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正常结肠肠管不同区域对热耐受性的差异。方法 :用腺体计数法来测定加热后结肠肠管不同区域的腺体数。结果 :在加热 43℃、30min时 ,肠管的左右侧和系膜对侧的腺体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而肠管系膜侧的腺体数加热到 44℃、30min时才与对照组有差异。另外 ,在 43℃和 44℃温度组 ,肠管左右侧和系膜对侧的腺体数丢失明显比系膜侧严重 (P <0 .0 1)。结论 :结肠左右侧和系膜对侧对热的耐受性明显比系膜侧差。对于这种差异 ,提示可能是结肠肠管不同区域的血供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2.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小肠部分切除已形成定型的手术方式,系膜切除呈扇形,肠管断端吻合常用的有:端端吻合术、端侧吻合术和侧侧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机体微循环角度出发进行围术期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麻醉状态下受麻醉药物、非麻醉药物、手术和液体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可产生微循环紊乱.各因素中,液体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获得较多认可.麻醉领域、重症领域研究者均曾提出以微循环为导向的液体治疗或复苏理念,但缺少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目前,旁流暗视野技...  相似文献   

4.
古妮娜  张丹 《医学综述》2015,(5):873-875
正常的血流灌注是保证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活体微循环的监测对于了解脏器功能、诊治疾病、研究疾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几种活体微循环监测技术,如正交偏振光谱技术、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激光多普勒成像技术、近红外线光谱成像技术、脉搏血氧测定监测技术等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对其治疗给予巨大的投资,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在50%.微循环障碍是脓毒症的始动因素,早期提高微循环灌注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微循环的监测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监测微循环的方法有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OPS)成像技术和更先进的侧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SDF轻便、无创、无毒、可视,为早期发现脓毒症微循环改变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阐述了OPS及SDF的定义及原理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新生儿空回肠闭锁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凤文  刘勇生  李星 《广西医学》2004,26(3):398-399
新生儿空回肠闭锁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手术治疗是唯一挽救患儿生命的手段。我院小儿外科于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3年 2月共收治新生儿空回肠闭锁 9例 ,获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体重最轻者仅1 5 0 0g ,为一双胎早产试管婴儿 ;其余为 2 70 0~ 32 0 0g。 3例经产前B超诊断 ,生后即转入我科 ,其余就诊时间 2~ 4d。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2例 ,Ⅲ型 4例 ,Ⅳ型 1例。1 .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单次硬膜外麻醉。Ⅰ型肠闭锁于隔膜处纵行切开肠壁 ,切除隔膜 ,隔膜基底用 5~ 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扎止血 ,然后用 5~ 0可吸收线横行连续单层内翻缝合肠壁 ;Ⅱ~Ⅳ型肠闭锁切除近端闭锁盲端肠管 1 0~ 1 5cm ,切除远端闭锁盲端肠管 2~ 4cm ,Ⅳ型肠闭锁并将众多闭锁肠段一并切除。切除肠管后将远端细小肠管系膜对侧作纵行剪开 ,使远端吻合口径接近近端肠管口径 ,用5~ 0可吸收缝线做肠壁连续内翻单层吻合。吻合时自系膜侧开始缝合后壁 ,绕系膜对侧缝合前壁 ,回到系膜侧结束...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低位直肠,直肠低位前切除低位吻合术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手术是在盆腔深部操作,手工缝合有时非常困难。自从吻合器尤其是双吻合器应用以来,盆腔内低位吻合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双吻合器吻合法(DST)指在切除结直肠病变前,先用线型缝合器闭合病变远侧肠管,  相似文献   

8.
何智明  肖虹 《重庆医学》2013,(22):2584-25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病变术中需要结肠镜定位52例;术前远端肿瘤致肠腔狭窄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术中内镜发现近端肠管存在病变4例。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67.32±31.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44±17.16)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42±2.83)d。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对开颅手术家兔脑皮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家兔麻醉后机械通气,行开颅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渗盐水组(HTS组)和甘露醇组(MTL组),每组15只。HTS组术中静脉输注3.2%的高渗盐水渗透治疗,MTL组术中静脉输注20%的甘露醇渗透治疗,应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评估脑皮质微循环,记录相应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数据;记录SDF成像同时,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渗透治疗前,两组家兔脑皮质微循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治疗后,MTL组的微循环参数PPV、PSVD、PVD和MFI均低于HTS组(P0.05)。结论:在家兔开颅手术中,HTS较MTL能更好地确保皮质脑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10.
双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5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丰 《广西医学》2008,30(9):1407-1408
随着对直肠癌认识的提高,外科治疗观念的改变及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以往作为"金标准术式"的Miles手术,已沦为最后一种选择,保肛手术成为人们首选的术式.双吻合器吻合法(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指用线性闭合器闭合病变远侧肠管;经闭合残端用端端吻合器与近侧肠管吻合.DST的问世和应用大大提高了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的成功率.笔者对1997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7例中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法进行保肛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扭转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肠梗阻类型,是一段肠管甚至几乎全部肠管沿系膜或索条扭转360~720°,因此,病变既有肠管的梗阻,更有系膜血管扭转不通,血液循环中断,受其供应的肠管将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病死率10%~33%。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肠梗阻178例,其中有22例经手术证实为肠扭转。现将22例病人诊治过程的几个问题分析讨论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回肠闭锁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四定点单层内翻回肠端斜吻合并吻合口近端造瘘术,对16例回肠闭锁患儿进行了治疗。即切除闭锁近端扩张的肠管盲端10~15cm及闭锁远端肠管盲端2~3cm,将远端肠管沿系膜对侧纵行剪开,使远端和近端肠管口径基本相同;吻合时,以肠壁系膜缘、对系膜缘、前壁中点及后壁中点为4个定点,将吻合缘分为4段,分别牵引相邻两定点,使肠壁内翻、对齐,并使待吻合的两肠壁边缘充分展开,分段行单层全层连续内翻缝合。在吻合口近端10~15cm处肠壁置入造瘘管,于下腹部前外侧壁戳创引出,待病儿能自行排便和进奶正常后拔除。结果 14例恢复顺利,肠蠕动于术后2~3d恢复,4~5d进乳,7~10d即可全胃肠道营养,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或梗阻。随访1~4a,其生长、发育均达到同龄儿正常标准,未见智力发育迟缓。2例因术后并发肺炎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四定点单层内翻回肠端斜吻合并吻合口近端造瘘术,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可避免吻合口梗阻吻合口瘘的发生,是治疗先天性回肠闭锁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开腹后切除病灶或松解肠管的粘连,再行阑尾残端盲肠回肠逆行置管肠排列术(简称肠排列术)。开腹后切除病灶或松解肠管的粘连再切除阑尾后即从阑尾残端插入3m长的硅管至盲肠-回肠-空肠,将肠管列置成袢状。行肠管系膜固定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120例手术仅1例术后需要再次手术,本手术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致梗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背景]探讨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病例报告]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使用双吻合器技术及直肠全系膜切除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14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提高,局部复发率降低,术后发生吻合瘘为12例(5.6%),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讨论]精准的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强  杨勇  宋念  杨厄  马忠明 《西部医学》2009,21(10):1717-17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直肠肿瘤3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Dixon手术12例、Miles手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有29例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7%),1例为直肠癌侵犯膀胱后壁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1min,术中出血量40~300ml,平均出血约110m1。术后20~72h胃肠功能恢复(平均32.5h),无术中大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不包括化疗)7~10天(平均8d);随诊1~30个月,平均16个月。1例肿瘤复发转移后死亡;无Trocar处和小切口处肿瘤种植。术后并发症约2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再次手术者。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手术损伤小、安全可行,熟练的腔镜技术和手术经验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方法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Abbott ABA-10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对16例Dukes B期(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手术标本进行LDH,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CK,AKP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癌旁3.0cm以内肠管酶活性升高,与癌组织相近,但与癌旁4.0cm,5.0cm肠管及正常肠管差异显著(P<0.01)。同时连续切片检查癌灶肛侧肠管,仅发现1例是远浸润至2.5cm。结论:3.0cm以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及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对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治体会。结果:12例均为术中证实。6例以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2例腹痛剧烈,有腹膜炎体征,行剖腹探查手术;4例患儿反复间断性腹痛,故行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肠系膜裂孔疝。术中均行肠管复位加系膜孔修补术,7例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早期发生中毒性休克,经手术及抗休克治疗后痊愈。1例系膜裂孔大,未切除足够长的肠管,肠管蠕动差,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本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已完成手术的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其中16例单纯肠管修补术、5例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及局部引流术。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充分认识外伤性结直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掌握结肠手术或修复的适应证、了解直肠损伤处理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减少结直肠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可行性。方法:对53例良性结肠息肉患者采用了纤维肠镜术中定位和腹腔镜切除,对患者的病灶资料、病理学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53例患者均在肠镜定位下顺利完成腹腔镜切除手术,其中腹腔镜下肠壁部分切除37例,辅助腹腔镜部分肠管切除16例,手术时间45~170 min,平均手术时间77.2 min,术中出血量30~70 ml,平均出血量40.6 ml,术后肠道恢复时间15~54 h,平均26 h,住院时间5~11 d,平均6.5 d.术后患者均愈合良好,无肠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除3例随访中途流失外,其他50例患者复查肠镜均无息肉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定位联合腹腔镜切除是一种治疗良性复杂结肠息肉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以来大肠手术后出现的10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资料:本组急诊手术作一期吻合的有3例;择期手术,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满意的手术操作过程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有7例。均作近端肠管造口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在择期手术后出现的瘘的病人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其中一例年龄达81岁。结论:吻合口漏仍是大肠手术后最常见病发症,随作结直肠癌老龄病人的增多,吻合口瘘大多出现在此类老龄病人中,应引起重视;一但发生吻合口瘘,要尽早作近端肠管的造口术,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