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探索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等对194名内科及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工龄、受教育程度等对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低成就感明显,情感枯竭显著;内科护士情感枯竭高于精神科。医务人员情感枯竭与职业满意度各维度负相关性明显。玩世不恭与职业满意度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低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负相关,与精神质及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内在满意度及有无子女3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情绪枯竭程度(P<0.05)。内在满意度、工龄、社会支持总分及有无子女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玩世不恭程度(P<0.05)。精神质、受教育程度、职务、婚姻及神经质5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低成就感程度(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明显,特别是精神科医师的职业倦怠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医生工作压力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名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精神科医生最感压力的事件是工作负荷;除工作和家庭冲突外,其余各因子压力强度均超过中值3;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精神科医生的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女性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生(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精神科医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情绪衰竭与职业压力各维度,情感疏远与工作负荷及医患关系,职业效能感与医患关系,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SCL-90总均分均呈正相关(P<0.05).(3)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社会及各医院管理层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为提高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2名精神科护士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成就感低、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情绪衰竭维度在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年龄,人格解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成就感低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总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科规范化培训医生(规培生)焦虑、抑郁的情况,分析职业倦怠在工作负荷 和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选取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 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 1 174 名精神科规培生为研究对象。采用 Maslach 职业倦怠 问卷(MBI-GS)、9 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7 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以及自制的工作负荷调查 量表调查规培生的职业倦怠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工作负荷。采用 SPSS 26.0 软件 Process V3.4 插 件中的模型 4 分析精神科规培生职业倦怠在工作负荷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 共发放问卷1 174份,回收有效问卷 1 129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6.17%。不同规培年限、身份类型、个 人月收入规培生的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规培年限、身份类型、个人月收入、 文化程度规培生的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规培生工作负荷量表得分为7.00 (5.00,8.00)分,GAD-7 得分为 5.00(2.00,9.00)分,PHQ-9 得分为 5.00(2.00,9.00)分,MBI-GS 得分为 35.00 (24.00,44.00)分。规培生职业倦怠、工作负荷、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421~0.838; P< 0.001)。规培生工作负荷对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693、0.465;P< 0.001), 工作负荷正向预测职业倦怠(β=4.728,P< 0.001),职业倦怠正向预测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β=0.189、 0.237;P< 0.001)。规培生职业倦怠在工作负荷与焦虑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 0.868 (95%CI:0.742~0.998),占总效应的 55.82%;职业倦怠在工作负荷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 效应值为 1.092(95%CI:0.930~1.254),占总效应的 69.87%。结论 工作负荷不仅直接影响精神科规培 生焦虑与抑郁情绪,还通过职业倦怠间接影响焦虑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截止2013年底止,上海市24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医生队伍现状及未来需求,以便为更好地实施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24家公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核实,内容包括床位数量、医生数量、职称情况、需求情况等。结果 24家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159张,医生数为1046人,床位数与医生数之比为12.58:1;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609人;住院医师323人;各类其他医师114人。最近四年共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171人,未来3年在不包括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及其他民营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下,上海市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医师需求则为331人。结论上海市精神科医生供需矛盾突出,职称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睡眠与职业倦怠相关性。方法 采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与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200名精神科护理人 员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护理人员睡眠问题的因素。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PSQI总 分高于常模(P< 0.05),32.5%护理人员存在睡眠问题。ESS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日间存在嗜睡状况; ESS总分与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呈正相关。近一个月上中夜班护理人员与不 上中夜班护理人员两组PSQI总分、ESS总分及MBI-GS各维度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情 绪衰竭及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呈正相关;个 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及因子分无相关性;MBI-GS各维度得分与ESS总分没有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护龄是影响精神科护士睡眠的主要风险因素,职称分布上主管护师发生睡眠问题的 风险远低于护士。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存在睡眠及嗜睡问题。睡眠质量和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睡眠障 碍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年龄、护龄是影响精神科护士睡眠的主要风险因素。职 称为主管护师的护理人员出现睡眠问题的风险小于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与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医疗行为紧密关联,直接影响精 神卫生工作的开展。现对近 10 余年来国内外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精神 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整体情况不容乐观;现有研究多集中在不同人口学因素和组织因素对职业倦怠的 影响,今后应编制针对性更强的调查量表,探索减轻职业倦怠的具体策略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和疫情期间病情稳定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水平的差异,并对抑郁,焦虑水平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疫情期间精神科医生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疫情前和疫情期间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男51例,女59例),分别调阅疫情前HAMA,HAMD得分,并评定疫情期间HAMA,HAMD得分,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住院期间接触疫情信息时长,医生宣讲疫情次数以及家属来电次数,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疫情前相比疫情期间患者HAMA得分显著升高(P0.01);HAMD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HAMA得分与患者接触疫情信息时长(r=0.70,P0.01)呈正相关;与医生宣讲疫情信息次数(r=-0.476,P0.01),家属来电次数(r=-0.619,P0.01)呈负相关。结论疫情期间,精神科医师需关注病情稳定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患者接触疫情信息时长,增加对患者新冠病毒知识的宣讲及家属与患者电话沟通次数。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与三维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与三维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某医院75名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和三维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情绪衰竭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正相关,与RD1、RD3因子和RD维度呈负相关;玩世不恭与HA3、HA4因子和HA维度呈负相关;成就感低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负相关;成就感低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其三维人格特征的特定维度和因子有关,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工作满足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工作满足感量表对20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高度耗竭。(2)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r=0.356,r=0.372,P〈0.01);与角色模糊及工作满足感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角色模糊、工作满足感呈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角色冲突、工作满足感是主要预测因子。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工作满足感有关,充分提高个体的角色认知能力和工作成就感,可以作为预防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精神科首诊抑郁症患者特征.方法:调查196例初次就诊精神科的抑郁症患者,对病程、就诊主动性、非精神科求治史等特征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至精神科门诊初诊时平均病程(6.4±4.4)个月,仅37.6%患者主动来诊,46.7%曾求治过非精神科.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初诊时病程的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及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精神科病房连续性排班与传统排班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对连续性排班模式的两个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数字随机法抽取传统排班模式的两个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比较。结果连续性排班模式的病房与传统排班模式的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均低于常模,但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的护士总工作满意度、家庭/工作的平衡、对排班的满意度均优于采取传统排班模式病房的护士(P<0.01)。结论在精神科病房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与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强迫症青少年作为病例组,50例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家庭环境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病例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强迫症与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环境密切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是预防强迫症的有利条件,应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因素,培养其乐观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内科与精神科医师诊治神经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内科与精神科医师诊治神经症患者的差别。方法:对1994-1995年期间内科与精神科的神经症患者住院病历中各抽取49份进行症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比较。结果:两科在观察到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不少差异。结论:应研究在内科如何更好地诊治神经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安眠药的处方现状、安眠药的种类及特征、安眠药的选择标准及应用时间和中止方法给以阐述 一安眠药的应用现状 单以马萨诸塞media报道看,安眠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1991年11月以内科医师和精神科医师为对象,用咨询方法进行了对安眠药的调查,结果对安眠药治疗有抵触感的以内科医师最强,为7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与综合医院医生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随机抽取60名精神科医生和60名综合医院医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两组应用最多的防御机制均为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应用最少;综合医院医生较多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与精神科医生相比,综合医院医生较多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I-G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对20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组)及未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咨询师组自我成就感、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2.55±5.24)分vs.(16.32±4.51)分][(2.22±0.50)分vs.(1.69±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与自我成就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r=0.33、0.41,P0.05)。结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可能好于未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提升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佛山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1 620名,采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主观幸福感量表(SHS)进行评定。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423份;30≤年龄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20≤年龄30岁者[(28.29±5.38)分vs.(27.27±5.20)分,t=-1.02,P=0.014],医生职业倦怠评分高于护士[(28.34±5.29)分vs.(27.34±5.16)分,t=-1.00,P=0.009],中级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初级职称者[(28.28±5.16)分vs.(27.36±5.25)分,t=0.92,P=0.020],硕士学历者职业倦怠评分高于专科学历者[(28.49±4.96)分vs.(27.08±5.30)分,t=1.42,P=0.043],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其他医院医务人员[(25.39±5.00)分vs.(26.03±4.22)分,F=11.62,P0.01],而工作满意度评分[(72.98±9.52)分vs.(71.18±8.07)分,F=7.31,P0.01]和主观幸福感评分[(20.02±3.94)分vs.(20.33±3.67)分,F=5.65,P0.01)]均高于其他医院。结论 30≤年龄40岁、医生、中级职称、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且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20名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对照研究,发现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对工作中安全性的满意度及对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的满意度二方面有极显著差异,而对自己的业务学习及进修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重症医学科(ICU)护士职业倦怠发生原因进行剖析与探讨逐渐提高ICU护士的职业认知水平,护士工作满意度,减轻职场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医院ICU护理事业的良性发展。方法使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郑州市五家三甲医院21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为(18.20±6.71)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19.12±5.81)分,均属于中度倦怠;个人成绩感得分为(30.36±5.48)分,属于高度倦怠。结论 ICU护士职业倦怠非常严重,应该重视并降低ICU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不断促进医院ICU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