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有软斑块、混合斑块的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较有扁平斑块、硬斑块的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腔隙性梗死在各种斑块的病人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脑梗死的病因,颈动脉超声可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 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阿司匹林lOOmg/晚,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晚,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斑块的类型.结果 (1)研究组6个月、12个月血清TC、TG、LDIJ-C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HDL-C治疗12个月后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1℃、TG、LDL-C均比治疗前稍增高,血清HDL-C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增大(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颈动脉斑块类型前后未见显著变化,但研究组具有稳定斑块的趋势.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确切,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脑梗死合并MS、37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和21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及其性质.结果 脑梗死合并MS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斑块总数和不稳定斑块数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0.01),稳定性斑块数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亦明显大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 ~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脑梗死组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病变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甚至大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生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促发病机制,提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12-2005—04随机选出32例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6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74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斑块以低回声软斑为主,所以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示同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我院住院治疗的非脑血管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判定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IMT以及颈总动脉的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7例(77.08%)患者颈动脉内形成斑块,对照组13例(27.08%)患者颈动脉内形成斑块。观察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通过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进行检查,有助于对脑梗死早期诊断,以便做到及时预防、及时治疗,可有效减少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133例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梗死灶同侧斑块发生率、同侧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梗死复发率均高于中年组,两者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预测脑梗死的预后,亦可动态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和非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斑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脑梗死的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CAA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人群逐渐壮大,病残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升高。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甚至扭转粥样动脉硬化,效果显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2009-01-2011-01我院诊治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0例,阿托伐他汀钙组116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按照观察内容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和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66 例、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测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计算斑块积分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积分为轻中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血管多为轻中度狭窄.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青中年脑梗死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发生有极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等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血糖、凝血谱等多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脂、血糖、凝血谱等项目。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78.79%,对照组为23.08%(P〈0.001)。斑块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为42.60%。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颈动脉有斑块的病例其高血压发生率、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无斑块的病例显著增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部落或小斑块脱落可以成为大片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动脉粥样斑块的民高血压病史、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指标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表现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脑梗死病人和9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彩超检测2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不同性质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较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增厚,斑块发生率显著增高,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含脂质多的低回声斑块与脑梗死关系最密切.结论 彩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及发病机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16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1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85例(73.28%)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其次为颈总动脉(CCA);梗死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对侧严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120例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均给予常规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晚,治疗12个月,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血脂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12个月,其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血脂水平、hs-CRP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的IMT与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显著稳定动脉斑块,并促进斑块的消退,减轻血管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回顾性分析124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心内科12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01—2012-01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4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脑CT和(或)MRI确诊。男72例,女52例,年龄42~84岁,平均(53.8±15.4)岁。以同期我院心内科12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男69例,女55例,年龄4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0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年龄〉65岁)和102例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稳定性、造成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分析三者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ACI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7.02%,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15.02%(P〈0.005)。ACI组中,中型及重型脑梗死患者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51/86)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5/20)(P〈0.02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