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近十几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近期成功救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脑室炎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内出血最常用的方法.临床常同时大量采用脑室内注入尿激酶促血肿溶解.以清除脑室内血肿.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降低颅内压力,同时监测脑出血急性期颅内压力。但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室炎发生率较高,脑原发疾病及继发中枢系统感染使病人预后凶险。现将我院引流术后脑室炎的治疗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相关脑室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全组9例均从分流阀抽取脑脊液细菌培养.7例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2例利用原分流管行脑室外引流.7例病人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全组病例均静脉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脑室炎治愈后再行V-P分流.结果 7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治愈,2例分流术后再度感染.结论 拔除分流管、脑室外引流、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及感染治愈后再次分流是治疗V-P分流相关脑室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71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患者分成脑室炎组和对照组,对其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导管放置时间及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1例患者放置96根引流管,其中13例出现脑室炎,发生率为18%,男8例,女5例,放置导管时间平均18.5 d,导管数1.7根,病因分别为外伤3例,肿瘤3例,脑室出血5例,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积水2例.统计分析显示原发疾病和导管数量是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发生与原发疾病和导管放置数量相关,引流的时间越长,发生脑室炎的风险越高,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硬脑膜下积脓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脑膜下积脓亦称硬脑膜下脓肿,是一种少见的急性发作预后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以往国内报道尚不多。我科1985年3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2~65岁,平均26.8岁,其中鼻源性感染4例,耳源性感染3例,颅脑开放伤后感染3例、血源性感染8例,隐源性感染6例。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发病,发病时有高烧、寒战、血象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并核左移)及血沉明显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脑膜刺激征和视乳头水肿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亚急性期出现神志等意识改变,最终形成脑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流管相关性脑室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脑室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内镜下脑室冲洗,拔除分流管,同期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抗生素的应用可有效治疗分流管相关性脑室炎。  相似文献   

8.
化脓性脑室炎易患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脑室炎临床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0.2%~1%,死亡率高达58%[1].作者收集1981年至2002年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导管相关性脑室炎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管相关性脑室感染(catheter—related ventricular infection.CRVI)是脑室外引流、脑室分流、颅内压监护相关的脑室感染的统称,俗称导管相关性脑室炎(catheter-related ventriculitis.CRV),是一种与留置脑室导管密切相关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数属于医院感染性脑室炎.其中化脓性CRv所致病残、死亡率高,仍是神经外科与感染科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实际工作中,针对严重CRV.神经外科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7 d,发热23 d"于2008年3月25日人院.患者27 d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当地MPd示左侧脑桥急性梗死,予抗血小板及改善脑循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细菌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例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3例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临床治愈,4例死亡;治愈率为63.6%(7/11),病死率为36.4%(4/11)。结论 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应早期明确病原菌、及时拔出原引流管、持续引流脑脊液,静脉或脑室予以敏感足量抗生素,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兔细菌性脑室炎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12只。模型组侧脑室注入浓度为1×106 CFU/ml的表皮葡萄球菌混悬液0.5 ml;对照组侧脑室内注入0.5 ml生理盐水。结果 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造模后肛温、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总数、白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而脑脊液糖含量、氯化物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及正常组肛温,血、脑脊液指标无明显改变。模型组血细菌培养阴性,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对照组及正常组血、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病理观察示模型组室管膜下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所见正常。结论 接种0.5 ml浓度为1×106 CFU/ml的表皮葡萄球菌混悬液可成功建立兔细菌性脑室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加脑室内药物灌洗治疗重症脑室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02—2011-12收治重症脑室炎患者32例,采取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加脑室内药物灌洗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0例病情控制,有效率93.8%,死亡2例(6.2%)。结论重症脑室炎患者采取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加脑室内药物灌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冲洗脑室系统治疗脑出血和脑积水术后出现脑室内感染的体会和策略.方法 28例脑室系统感染患者采用内镜下冲洗脑室系统,术后留置脑室外引流管并每天抗生素冲洗脑室.结果 本组患者控制感染时间最短为8d,最长为45 d;死亡3例,1例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余患者颅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神经内镜下冲洗脑室并术后脑室内给药为治疗脑室内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室内感染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室内感染的治疗方法 . 方法 21例脑室内感染的患者行双侧脑室置管后,给予脑室持续灌洗引流配合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愈18例,死亡3例,治愈率85.7%.结论 脑室持续灌洗引流疗法配合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室内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586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确定颅内感染病原体。结果 脑脊液培养显示AB感染124例,其中MDR-AB共99例。颅内AB感染的发生率为7.82%(124/1586),颅内MDR-AB感染的发生率为6.24%(99/1586),占颅内AB感染的7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开颅手术>1次是颅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MDR-AB感染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预防MDR-AB感染对改善颅脑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ICU条件对预防颅内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后颅窝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相关治疗及护理体会,为后期治疗、护理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7我院4例后颅窝术后并发的颅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护理后全部痊愈,治愈率100%。结论后颅窝术后容易并发颅内感染,预防、护理是关键。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早期采取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基础上,脑脊液细菌分离培养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静滴、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并给予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同时强调医务人员手卫生、感染患者隔离、加强微生物检测、彻底环境消毒、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力度等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不同途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兔细菌性脑室炎的效果。方法 将新鲜配制的标准表皮葡萄球菌混悬液0.5 ml以0.1 ml/min的速度缓慢注入侧脑室将制作兔细菌性脑室炎模型。将50只细菌性脑室炎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静脉组(Ⅰ组,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单纯动脉组(Ⅱ组,颈内动脉注射万古霉素)、联合静脉组(Ⅲ组,先静脉注射甘露醇,继而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动脉组(Ⅳ组,先颈内动脉注射甘露醇,继而注射万古霉素),对照组(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0只。所有动物均12 h给药一次,直至动物死亡,最多给药6次。结果 Ⅰ组、Ⅱ组给药后96 h内无动物死亡,Ⅲ组给药后72~96 h死亡5只,Ⅳ组给药后72~96 h死亡1只,Ⅴ组给药后24 h内全部死亡。首次给药后1 h,Ⅰ、Ⅱ、Ⅲ、Ⅳ组脑脊液万古霉素浓度分别为(40.02±0.07)μg/L、(89.11±0.19)μg/L、(69.02±0.17)μg/L、(118.13±0.31)μg/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72 、96 h,Ⅳ组肛温、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 经颈内动脉联合应用甘露醇和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脑室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或动脉注射万古霉素以及经静脉联合应用甘露醇和万古霉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术后化脓性脑室炎继发脑性耗盐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科治疗的9例脑室引流术后化脓性脑室炎合并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并提出一种结合补钠量和治疗后血钠水平变化来推测是否存在肾脏异常排钠和计算每天肾脏异常排钠量的方法.结果 患者均在发生脑室炎后1~2 d出现脑性耗盐综合征.经过治疗,6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 脑室引流术后化脓性脑室炎极易引起脑性耗盐综合征,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预后;补钠治疗应以每天肾脏排钠量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