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红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00-100,88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知识的抽象,很多学生觉得该门课程枯燥乏味,该文介绍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几种教学方法,并认为改进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是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将来进行临床工作积累经验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并没有很大兴趣,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该文通过对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经济步伐的推进,人们对于健康以及医学水平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我们应当对原有的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以更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方式优化人才培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医学人才。在本文中,将就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改革病理实验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74-75
探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原有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从更新观念、革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入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性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共80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需做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32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术后危象2个(6.25%),抢救成功2个(100%),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6.88%。结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肿瘤累及颌骨时需做骨移植和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过敏反应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威胁的一类疾病,平时看似健康的人群当中大约有10%~60%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过敏反应没有一个确定的年龄,从小到大都有可能患病。口腔过敏又叫做口腔变态反应综合症,人们可能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当中就会产生过敏反应,本文从平时的一些诊断经验来说明口腔过敏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提高口腔临床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革教学方式,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1.1理论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口腔医学生在三年级全面接触临床理论课的学习.在以往教学中老师总是强调经典性和系统性,一个疾病的讲授分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结果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只知机械地寻找临床症状作出诊断.口腔临床老师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口腔临床教学中应把自己临床工作的工作体会,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身在教室,犹如正在接待病人一样,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理解并接受新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该院2009—2012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各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对象: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7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收治确诊的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1~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8.94%,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所有患者中口腔部位发病患者最多,共23例,所占比例为48.95%;患者中上皮源性肿瘤43例,所占比例为91.50%;间叶源性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在上皮源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为鳞状细胞癌,共有35例,所占比例为74.46%。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口腔部位发病者最多,鳞状细胞癌和上皮源性肿瘤分别作为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来源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相似文献
10.
11.
王瑞萍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11):971-973
目的规范门诊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完善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处置设施、加强环节控制、加强监督治理机制。结果通过落实措施,改变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结论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医院社会环境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2012年教育部更新学科目录,五年制的医学检验专业变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而实验教学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影像技术锥形束CT在口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62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骨折患者均接受X-ray(X射线)和CBCT(锥形束CT)检查,除骨折外门诊病人.分析在不同疾病中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CBCT检查对于牙槽骨缺损是否在颊侧、根分叉、舌侧中的判断情况优于牙片机(p<0.05);CBCT对埋伏牙位置的判断准确率高于X-ray(p<0.05);CBCT还能清晰的观察到根尖周炎的范围和程度;CBCT还能够清晰显示颌骨骨折位置、骨折片大小、形态、移位情况能,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有用信息.结论:锥形束CT能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影像,帮助医生了解病变位置、范围、程度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口腔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16.
郑厦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6):10-12
目的:研究组织修形高频电刀应用于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2020年9月的口腔修复患者当中,共抽选80例,根据口腔修复治疗方案,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均纳入对照组,使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进行修复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组间修复治疗效果、修复满意度情况及相关功能指标展开比对,同时比较组间食物嵌塞发生情况。结果:对观察组所纳入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依据标准进行评定为97.50%,对照组评定为80.00%,观察组明显占据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咀嚼功能评分、牙齿舒适度评分、修复体美观度评分以及牙齿固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物嵌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可促进口腔形态、口腔功能改善,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护理专业的生理实验教学.结合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特点,我们采取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变机能实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护理观念. 相似文献
19.
王志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6):106-10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因、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5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临床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为20~30岁的男性群体,发病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患者的主要骨折部位为下颌骨以及颧骨,超过半数患者在受伤2周后来院治疗;通过仔细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了残疾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损伤,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过程需谨慎以免因治疗不当而造成颌面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临床并发症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100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50例.其中,50例对照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50例观察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口腔冲洗方法,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后期临床治疗效果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对口腔术后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