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临床可疑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按CLSI标准判定.对我院2005年分离的8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0.8%分离自痰标,95.5%来自ICU病区;对抗牛素的敏感率为:米诺环素100%,左氧氟沙星75.6%,TMP/SMZ72.7%.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耐药.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米诺环素、TM P/SMZ,和左氧氟沙星对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崔东岚  张文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368-2369
目的:了解我院2002年至2004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对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到的10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的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中,氧氟沙星,环丙氟哌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是18.5%,20.4%,30.6%,31.5%,而高于80%的抗生素有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亚胺硫霉素、头孢噻肟。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肺部感染病人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从肺部感染病人的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ATBEXEPRESSION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肺部感染病人中共分离到1089株革兰阴性杆菌,前七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共968株,脑膜脓毒性黄杆菌20株,其他革兰阴性杆菌101株。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2.9%、1.7%,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35%、44.5%;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抗菌活性最强,耐药率为0%;亚胺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天然耐药,复方新诺明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最敏感,耐药率分剐为:10.3%、15%;肺炎克雷伯菌、犬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率分别为60%、62.8%。结论:我院肺部感染病人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呈多重耐药,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外,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细菌耐药情况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分析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控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来源及有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耐药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是呼吸内科痰液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显示耐药,敏感性在前3位的抗生素依次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达90%,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多表现敏感。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同孵育时间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观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8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及其他各种抗生素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孵育24h和48h对各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无论培养24h还是48h,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最高的依次是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率均大于60%;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100%耐药。药敏试验延长至48h判读结果时,部分在24h敏感的菌株抑菌区内可见小的耐药菌生长。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首选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复方新诺明,延长药敏培养时间可检出更多生长缓慢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6.
106例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及用ATB系统鉴定细菌和药敏.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9%(106/532),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7%(57/106),不动杆菌占16%(17/1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15/106).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为20%,亚胺培南为2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为18%,多粘菌素B为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至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为28%,多粘菌素B为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的显示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本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00年10月-2004年10月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MIC法做药敏及用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7%,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6%)、不动杆菌(占16.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19.9%)、亚胺培南(23.1%)、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18.3%)、多粘菌素B(23.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28.3%)、多粘菌素B(31.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显示其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2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同源性调查结果,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22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2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ctrophoresis,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2.3%,对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高达70%以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的7株没有同源性,说明该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为散发病例。结论PFGE是调查感染来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 :通过 18种抗生素对 2 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2 .8% (178/2 15 )菌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 ,占绝大部分。替卡西林 /棒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 唑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 ,介于 15 .4 %~ 4 3.7%之间 ;其他 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耐药率高为 6 1.9%~ 10 0 %。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由于该菌耐药机制复杂 ,常呈多重耐药性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耐药情况非常严重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 ,多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感染 ,对该菌的治疗和预防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特点。方法2005年5月~20007年4月从临床送检标本分离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MicroScan40型进行鉴定,测定其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在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监测中,氨曲南、头孢三嗪、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复方新诺明敏感率最高(57.4%)。结论复方新诺明的抑菌率最高,可有效的抑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新 《安徽医学》2003,24(4):69-70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Microscanwalk away -4 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从临床分离的 6 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结果  6 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液和尿液为主 ,分别占 6 1%和 16 %。该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 10 0 %,对丁胺卡那霉素、菌克单、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在 15 %以下 ,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他定、替卡西林 /棒酸和头孢哌酮的敏感率分别为 81%、44%、38%、32 %和 2 1%。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应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 ,减少耐药菌在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郑艳芬  邓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91-1292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通过18种抗生素对2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2.8 %(178/215)菌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绝大部分.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唑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介于15.4 %~43.7 %之间;其他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高为61.9 %~100 %.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由于该菌耐药机制复杂,常呈多重耐药性,从分析结果中可知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感染,对该菌的治疗和预防关健在于早期诊断,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院内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为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量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痰标本共分离得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9例,该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但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低,分别为9.5%、10.2%和17.9%.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医院内的恶性肿瘤患者呼吸道特别易受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下呼吸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对痰培养分离的35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分布在呼吸科、外科和肿瘤科等科室,2008年分离菌株最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定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复方新诺明(13.2%~36.0%)的耐药率最低.经χ2趋势检验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定、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院内感染常见菌,耐药率高且易出现多重耐药,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WHONET 5.6软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开展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分离得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共966株,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检出率为2.54%,检出率最高科室为小儿内科;临床科室分布中呼吸内科构成比最高(30.85%);感染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占57.04%;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共分离771株,占79.81%。药敏结果分析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2.60%、10.40%、13.5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0.9%。不同标本来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灌洗液、尿、血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高于痰标本。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内科,以痰为主。易感人群为老年人,耐药性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  相似文献   

16.
张翠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11-2212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状况,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非发酵菌328株,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4.3%)、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8%)。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高,分别为94.4%、9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分别为93.9%和91.5%。结论:临床非发酵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常见,对多种抗生素存在高耐药率,应重视非发酵菌耐药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状况,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非发酵菌328株,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4.3%)、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8%)。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高,分别为94.4%、9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分别为93.9%和91.5%。结论:临床非发酵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常见,对多种抗生素存在高耐药率,应重视非发酵菌耐药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2007-2009年我院3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敏感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分别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45、367和2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达90%(头孢哌酮/舒巴坦例外,18%)。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耐药率8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不高,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小于35%,对头孢噻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超过80%。多重耐药菌株数分离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58.54%菌株对5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3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3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  古月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12-1513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的临床特点,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5%和56.2%,对其余抗生素均较耐药,且呈现多重耐药。结论:高龄、侵入性操作、联用3种以上抗生素上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选用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院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的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对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均呈100%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65%以上;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6%和3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耐药率也逐年上升。治疗该菌感染应首选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