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并对196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个别辅作C带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73例,占全部被检者37.2%。其中性染色体异常69例,占全部被检者35.2%,占异常核型94.5%,嵌合体3例,占异常核型4.1%;常染色体异常4例,占全部被检者2.04%,占异常核型5.5%。结论:细胞遗传学分析对不育患者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1298例遗传咨询者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为遗传咨询者提供优生知识。方法: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G显带、C显带标本。结果:129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异常核型162例,占12.48%,其中数目异常127例,占9.78%,结构异常30例,占2.3l%,(其中l例经鉴定为世界首报),嵌合体5例,占0.39%。结论:对相关疾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死胎、畸胎史的患者及智力低下、不育、不孕症和原发闭经患者都应进行染色体检查,从而为遗传咨询以及指导优生优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血液学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37例MDS进行核型分析。按FAB分型:难治性贫血18例(占48.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3例(占25.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6例(占16.2%)。结果37例MDS中16例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占43.0%),数目异常4例,结构异常5例,数目及结构异常7例;1例出现核型演变。结论细胞遗传学在MDS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核型分析在该疾病向白血病转化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MDS患者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用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患者根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分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观察不同危险组的生存状况。结果:MDS患者中异常核型率为49.12%(28/57)。28例异常核型患者中伴有+8异常8例,t(8;21)易位4例,20q-2例,少见的重现性异常i(20q-)1例,复杂核型7例,未见5q-核型。随访的42例患者中,14例死亡,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核型分析在MDS患者向白血病转化及预后中有重要意义。某些特殊的核型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5.
(1)目的:对1029例遗传咨询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2)方法:对咨询者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中期分裂象,经G,C显带处理,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分析分散良好的分裂象30-100个,并对染色体异常者进行显微拍照分析。(3)结果:1029例遗传咨询者共检出异常核型182例,异常型检出率为17.69%,其中常染色体异常为136例,占总检出率的13.99%,性染色体异常46例,占总检出率的4.18%;染色体多态现象104例,占总检出率的10.11%;(4)结论:生长分育异常,智力低征,性征异常及存在不良孕产史者异常核型检出率高,提示在临床中对发现有上述表现咨询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核型分析.为人类染色体病的研究和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500例病人采用了常规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23例,占受检病例的24.6%。其中智力低下70例(56.9%).流产27例(21.9%),性腺发育不全21例(17.1%),不良生育史5例(4.1%)。结论:染色体异常患者中智力低下和流产严重危害我区人口素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83例MDS患者中,77例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7.21%。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发生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8,-20/20q-,-Y,易位型,-7/7q-,+9,-5/5q-。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较难治性贫血(RA)检测到更高的异常核型比例。随访78例中有17例转化为白血病,转化率为21.79%。核型异常者及IPSS评分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的几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及IPSS低危组(P〈0.05)。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正确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核型变化的有关特点及预后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64例CM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64例CML患者中,53例检出典型费城染色体(Ph),2例为变异Ph易位,2例Ph阴性,6例核型呈嵌合状态,5例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为+8、-17、-y、-21等。其中3例为加速和急变期患者。结论:C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非随机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与患者临床分期高度相关,CML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DS32例中发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14例(43.8%)。最多见的类型为 8和20q^-。结论:染色体核型的改变,不但有助于MDS的诊断,而且对MDS的判断预后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染色体核型改变。方法: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以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本组135例,急性白血病(AL)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各为11例,41例及1例,有核型异常者各为5例、25例及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6例,除4例经干扰素治疗核型转正常外,余22例均有ph′染色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5例,仅有1例核型异常;多发性骨髓瘤(MM)13例,3例有核型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9例,仅1例核型为46XY,20q^-;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骨髓增殖性疾病(MPD)9例,淋巴瘤(NHL)12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例,核型均正常,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分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变时染色体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性变时染色体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取20例(CML病人急性变前、后外周血或骨髓液、处理后制片,Giemsa染色,G显带或R显带,在显微镜下摄影后配对、分析。结果急性变前ph染色体阳性18例,阴性2例。急性变后19例附加出现了新的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超二倍体占15/20。附加出现的异常染色体中,+8、+19、+22q-及I(17q)中的我个或多个异常蝇  相似文献   

12.
CHROMOSOME ANALYSES OF 2,319 CASES IN GENE7IC COUNSELING CLINI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diagnose and prevent chromosome diseases, 2,319 cases of chromosome analysis were chosen from those seen in our genetic counseling clinic between April 25, 1973 and June 27, 1985. l,140 males and l,179 females were examined. G banding was used routinely. When necessary, CTG QFQ, N-banding, SCE, Lx, G-11 technics, X-body, Y-body and high-resolution G-banding technics were also employed. The Karyotypes of 39 patients with chromosome variants and 198 patients with chromosomal anomaly are discussed. Among them 49 cases of 27 kinds have never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155例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与临床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诊断、分期、风险率分组及治疗方案等4个方面来探讨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改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55例CML患者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及Sokal危险指数进行分期分组,取骨髓行常规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55例CML患者中,Ph1( )148例(95.5%),Ph1(-)7例(4.5%);21例慢性期CML发生附加染色体畸变,占慢性期患者总数的15.6%;所有急变或加速期患者均发现有Ph1染色体,14例(70%)有附加染色体数量和/或结构异常,比慢性期患者多见;Ph1( )细胞百分率不随病程而改变。结论:慢性期C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肿瘤生物学恶性的高低决定了病人的预后。CML进入加速、急变期是肿瘤演化的结果,多伴有非随机的附加染色体异常,这些染色体的出现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同时细胞遗传学分析有助于CML的疗效判断及指导治疗,有利于发现新的肿瘤演化克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人群中7个表型群体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7个表型群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或骨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 在7个不同表型群体中染色体异常比率(%)分别为:慢粒组91.00,急非淋组46.50,智力低下组27.78,无精子组24.27,女性矮小或原发闭经组21.62,习惯性流产组2.05,生育先天缺陷儿组0。结论 染色体检查对白血病患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估计具有较大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5例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抽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64例,异常率28.4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39例(包括2例性反转),占异常率的60.94%;常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占异常率6.25%;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1例,占异常率32.8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行染色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闭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各种异常核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取外周血做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或常规染色体检查。结果:被检的493 例患者中,268 例为原发性闭经。异常染色体核型占41.8 %(112/268),其中以45,X及其各种嵌合型最多,占65.2% (73/112)。46,XY是原发性闭经另一类常见的异常核型,占22.3 %(25/112)。225 例继发性闭经中,异常核型占9.8% (22/225) ,其中X单体占22.7% (5/22)。15.2% (5/33)的X单体患者( 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有月经初潮。结论: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是高促性腺素继发性闭经的主要病因。X 单体及其嵌合型是闭经的主要异常核型。Y染色体的存在也可引起闭经。  相似文献   

17.
徐丽霞  王秦秦 《医学综述》2009,15(2):188-190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每一生物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分析有助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也非常重要。染色体显带技术的产生使人们能对人类24条染色体(1~22,X,Y)进行识别和鉴定,而且近年来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自动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诊断、分期、风险率分组及治疗方案等4个方面来探讨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改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55例CML患者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及Sokal危险指数进行分期分组,取骨髓行常规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55例CML患者中,Ph1(+)148例(95.5%),Ph1(-) 7例(4.5%);21例慢性期CML发生附加染色体畸变,占慢性期患者总数的15.6%;所有急变或加速期患者均发现有Ph1染色体,14例(70%)有附加染色体数量和/或结构异常,比慢性期患者多见;Ph1(+)细胞百分率不随病程而改变。结论慢性期C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肿瘤生物学恶性的高低决定了病人的预后。CML进入加速、急变期是肿瘤演化的结果,多伴有非随机的附加染色体异常,这些染色体的出现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同时细胞遗传学分析有助于CML的疗效判断及指导治疗,有利于发现新的肿瘤演化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