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作为一种压力,可以引起自然杀伤NK细胞在其数量以及功能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和类型取决于运动的形式、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本文阐述了目前关于运动对NK细胞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I-IF)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NYHAⅡ-Ⅳ级的CI-IF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NK细胞数目,应用改良MIT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CHF患者循环NK细胞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降低,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r=-0.873、-0.949,P均<0.001)。结论CHF患者NK细胞数目和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CHF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NK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外都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近年来也逐渐被揭示.多种膜表面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将从DC对NK细胞的激活,NK细胞促进DC的成熟以及NK细胞对DC的杀伤三个方面论述NK细胞与D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 3、CD 4、CD 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免疫荧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30例和无微血管病变30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水平,并与体检健康者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组CD 3(58.82±11.70)、NK(14.41±6.49)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CD 3(65.81±6.54)、NK(22.40±8.13)细胞,p<0.01;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和无微血管病变者CD 3、CD 4、CD 8T细胞、CD 4/CD 8T细胞比值和NK细胞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改变,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不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所获IL-1β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导入HepG2细胞后.肝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方法:转染后用RT—PCR法检测反义基因片段的表达,MTT比色法分析NK一92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后反义RNA均得到高水平表达,并使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约15%。结论:IL-1β反义RNA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肝癌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NK细胞及其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NK)细胞在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天然免疫过程中,NK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MHC-I)分子限制,即以不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为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在白血病治疗方面,NK细胞作为免疫治疗手段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本文就NK细胞和白血病细胞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NK细胞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型和功能分子的变化及其与骨髓恶性克隆的相关性,并对不同危险度进行分析,探讨NK细胞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5-2016年间收治的35例MD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功能分子NKp30、NKp46、NKG2A的表达,并与34名正常对照比较;分析上述变化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量(Hb)相关性。结果:MDS组NK细胞、CD56~(dim)NK细胞的相对数量和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56~(bright) NK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分析NK细胞的亚型构成发现,MDS组NK细胞杀伤性亚型CD56~(dim) NK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S组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p30和NKp46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MDS组中,高危组NK细胞、CD56~(dim)NK细胞明显低于低危组(P0.05)。MDS患者NK细胞数量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CD34~+%)呈负相关(r=-0.53),与中性粒细胞数(ANC)和血红蛋白含量(Hb)呈正相关(r=0.52);骨髓原始细胞数(CD34~+%)与NKp46的表达与呈负相关(r=-0.584),与NKG2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3)。结论:MD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不足,亚群失调和功能下降可能导致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42例肝细胞癌患者,63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NK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较健康对照组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明显减少(P<0.05),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NK细胞较健康对照组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抑制性CD8+T细胞低下是机体无法有效清除病毒,使得病程慢性迁延的主要原因,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在放疗中MICA-NKG2D配受体功能变化,以及其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取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用不同剂量照射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C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接受不同放疗剂量的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并在结束时及结束后4周,用WHO评价标准评价放疗疗效,研究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与放疗疗效的关系。1年后评价生存率与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仅当32 Gy的照射量才能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40~60 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放疗前后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越高的放疗后疗效评价越好。但1年后的评价未证实此结论。结论放疗可以促使食管鳞癌细胞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放疗可使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多,增加越明显的患者短期放疗疗效越好,但对远期1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在放疗中MICA-NKG2D配受体功能变化,以及其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取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用不同剂量照射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C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接受不同放疗剂量的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并在结束时及结束后4周,用WHO评价标准评价放疗疗效,研究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与放疗疗效的关系。1年后评价生存率与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仅当32Gy的照射量才能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40~60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放疗前后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越高的放疗后疗效评价越好。但1年后的评价未证实此结论。结论放疗可以促使食管鳞癌细胞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放疗可使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多,增加越明显的患者短期放疗疗效越好,但对远期1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NK细胞数目,应用改良MTT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CHF患者循环NK细胞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降低,并与心衰程度呈负相关(r=-0.873,-0.949,P均〈0.001)。结论 CHF患者NK数目和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CHF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可能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和肝硬化(L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41例PHC和57例L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PHC患者外周血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01),且较LC患者也明显降低(P<0.05);LC患者外周血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PHC和LC患者外周血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检测上述两项指标对临床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预测病情变化和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入住医院的25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了手术及化疗的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 CD3^+,CD4^+,CD8^+,CD4^+/CD8+及 NK细胞不同治疗时期的数值,统计学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期间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1~3个月,CD8^+显著性降低(t=2.57);治疗3~6月,NK 细胞显著性升高(t=-2.23);治疗6个月后CD3^+(t=-2.25),CD4^+(t=-2.07)显著性降低,NK细胞显著性升高(t=-3.56)。其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能一定程度地反映患者治疗中的免疫状况,但治疗中具体数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异基因自然杀伤细胞(NK)和NK-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IL-2和PHA诱导下培养扩增NK和NK-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SC共培养对扩增体系中NK和NK-T细胞比例的影响,MTT法观察MSC对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MSC能抑制NK细胞的生成,MSC在0、1×105/ml和5×105/ml时培养体系中NK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6.9±4.6)%、(14.0±8.6)%和(6.4±4.6)%,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5),但MSC在低密度条件下(1×104/ml)可促进NK细胞的生成,NK细胞比例可达(20.9±7.1)%,与无MSC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剂量的变化对共培养体系中NK-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影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体系中K562细胞杀伤作用与NK细胞比例平行,不同密度MSC可能通过对NK细胞比例的双向调节而调节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MSC在低剂量时可促进NK细胞形成并增强其肿瘤杀伤作用,但在高剂量时可抑制NK细胞形成从而抑制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风湿活动组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而非风湿活动组N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认为NK细胞活性降低与免疫反应调节失控有关,同时NK细胞功能缺陷本身,又进一步加剧了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加重了心肌及心瓣膜的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培养脐血来源NK细胞,通过细胞和动物水平验证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N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观察培养过程细胞形态、细胞总数、增殖倍数,流式检测其中CD3-CD56+细胞的比例,细胞毒性检测验证NK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肝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采用瘤内与静脉方式注射NK细胞,密切观察不同时间段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大小、体积、质量以及裸鼠存活状态。荷瘤40天后取肿瘤组织进行分析。通过流式分析、HE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NK细胞移植在裸鼠体内第37天含量,分析NK细胞在裸鼠体内残留情况。结果 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的NK细胞能保持典型的NK细胞表型特征,细胞活性好、增殖能力强、纯度高,对多种癌细胞系均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注射组均能抑制肝肿瘤生长。NK细胞移植35天后,尾静脉组肿瘤大小显著下降(P<0.05)。同时NK细胞在体内无明显残留,表明NK细胞小鼠体内移植无致瘤性。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脐血NK细胞符合临床研究需求,可作为肝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替代方案,为下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慢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的 B 和 T 淋巴细胞,其功能和细胞表型都有异常;患者有 E 玫瑰花结阳性细胞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和 ADCC 活性缺乏。由于 NK 细胞参与对肿瘤的监视、杀伤以及正常造血讽控和防止病毒感染,因此,患者 NK 活性缺乏可能对该病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作者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 细胞和非T 细胞的 NK 活性。结果 NK 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 玫瑰花结阳性细胞 NK 活性缺乏尤其显著(P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NK细胞数目,应用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比色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CHF患者循环NK细胞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01),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r=-0.873、-0.949,P均〈0.001)。结论CHF患者NK细胞数目和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CHF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体外扩增的自然杀伤细胞(NK)表型、扩增倍数、杀伤活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利用NK细胞体外扩增试剂盒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刺激,特异性扩增NK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杀伤实验等检测扩增后NK细胞的特点及抗肿瘤活性;并检测NK细胞外源性因子污染情况等。结果体外培养16~21 d后,细胞扩增500倍以上,总数可达1×1010以上,其中CD3-CD56+NK细胞占90%以上,扩增后的NK细胞对Ho8910、A549、K562、Hep G2及SK-MES-1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同时,扩增后NK细胞未检测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外源性病原体污染。结论 NK细胞具有较高的体外杀瘤活性且无外源性因子污染。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孙茂本  谭友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949-1952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作用前后人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和厚朴酚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NK作用前后Raji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NK作用前后Raji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HNK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HNK作用后,Raji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较HNK作用前显著增强(P<0.05).HNK作用后,Raji细胞表面MICAB、ULBP2、ULBP3表达显著升高(P<0.05),ULBP1和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细胞周期检测显示Raji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HNK能提高Raji细胞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3)的表达,从而使Raji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