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血管瘤属良性肿瘤,对其发生发展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其主要有两种类型:肝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前者发病率在人口中占15%,后者罕见,过去对该病诊断手段较少,现在随着螺旋CT、MRI及DSA的普及,对该病定性诊断精确率极高,本文主要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作一综述。(下文内均称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成像特点,提高诊断率。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征像特点及检查手段。结果:CT能显示肿瘤钙化,眶壁骨质改变,呈渐进性强化,最后明显均匀强化,MRI三维成像能发现微小病变,显示肿瘤毗邻关系更佳,压脂像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结论:CT、MRI互补,能明显提高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骏 《放射学实践》1997,12(3):123-126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面临的重要问题。US、CF、MRI及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都涉及到对二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3cm以上的病灶,所有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对于3cm以下的病变,检出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均以增强MRI最高。本文将对MRI增强扫描中HCC和肝血管瘤的影像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以进一步提高MRI对二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肝血管瘤(hepaticcavernoushemangioma,HCH)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胛孺,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5%-0.7%m。但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其检出率明显增加,已占肝良性肿瘤的84%,并且一旦发生破裂导致肝内或腹腔内出血,死亡率可高达80%。现综述其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眼眶的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10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12例行MRI平扫,8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增强后21例显示不同程度的片状强化,10例CT动态增强扫描,8例(80%)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8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7例(87.5%)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结论:CT和MRI能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准确诊断,其“渐进性强化”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肝血管瘤的B超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一般诊断不难,但巨大且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诊断困难。我们经历了一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上腹部不适1周,外院B超提示上腹部巨大肿块,肝受累:因诊断不明确,故到我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象之后,机械控制静团剂注射造影剂的动脉CT扫描成为肝脏血管瘤的最佳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血池闪烁摄影和磁共振是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腺瘤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描述肝腺瘤的超声(US),CT和MRI表现与病理基础,探讨综合影像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症实的6例肝腺瘤的US,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6例肝腺瘤均为单发肿块,1例术前综合影像诊断为肝腺瘤,4例误诊为肝癌,例误诊为肝局灶结节性增生。US:6例呈稍低或低回声,4例有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显示6例肿块内有较丰富的门脉样血流和低速动脉样血流,CT:6例为稍低或低密度,4例有假包膜,4例动脉期,门脉期均轻度强化,1例动脉期中度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MRI:T1WI和T2WI上,6例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用脂肪抑制后T1WI上的高信号无变化;2例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基匀轻度强化。6例均有假包膜,且在门脉期或延迟期现轻度强化。结论:肝腺瘤的综合影像表现缺乏特性性。对有假包膜和混杂高信号(用脂肪抑制后T1WI上的高信号无变化)的多血供肿块应考虑到肝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CT与B超对照诊断血管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50便肝血管瘤病人经CT、B超对比检查。结果 本组50例肝血管瘤病人B超检出率为100%,CT与B超诊断完全符合36例,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8例,B超发现1cm以下病灶而CT未能检出4例,CT不能定性2例。结论 B超以肝血管瘤病灶检出率估于CT,CT常规应用“两快一慢”增强扫描描述,依据CT诊断血管 三条标准,在病灶定性方面优于B超。二  相似文献   

18.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l4例。12例行CT平扫,10例行CT增强扫描;10例行MM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扫描;9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以单发病灶多见。12例CT平扫发现16个病灶,全部病灶均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7个病灶可见钙化;10例CT增强扫描发现病灶14个,9个病灶无强化,5个病灶呈轻度强化。10例MRI检查发现13个病灶,3个在T1WI上是等信号,10个为高信号;在T2WI上全部病灶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中9个病灶周围伴有环形低信号,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结论 CA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MRI优于CT。正确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节样强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再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节样强化的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1988年10月至199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63例,92个病灶,对于“X地节性样强化”分别从增强程度,分布进行观察。结果:83%的病灶显示结节样强楷,其中77%的结节样强化与同一扫描层面接近等密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