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我们1993年以来发现7例肛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确诊前在本院或外院被误诊误治,患者年龄为28~35岁,平均32.2岁。病程1~3年,2~5年前均有过分娩时会阴侧切史,伤口甲级愈合6例,乙级愈合1例。主要症状:肛旁皮下肿块1~3年,经期增大、胀痛不适。经后一周症状减轻,周期性发作,肿块逐渐增大,症状加重。诊断及治疗经过:1例患者在当地卫生院误诊为肛旁脓肿行脓肿切排术,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4例患者被误诊为肛瘘行肛瘘切除术(其中一例在本院误诊),术后8~13个月均复发;另2例患者在本院诊断为肛旁肿瘤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结核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食管结核2例;误诊9例,分别诊断为食管癌7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9例,手术方式包括病灶段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5例、淋巴结切除术2例、胃造瘘术1例,1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证实结核而未切除食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结核,全部治愈,随访1~27年,症状均消失,结核无复发.结论 食管结核属罕见良性疾病,临床无特异征象,与食管癌和食管良性肿瘤鉴别困难.术前明确诊断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有效,如出现并发症则需外科干预,术后需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对肛周不同来源性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可疑肛周疾病患者80例,男性采用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采用经会阴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详细检查所有脓肿、窦道及瘘管,非腺源性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可能性质,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例手术患者中检出腺源性感染67例,非腺源性感染13例。2)67例腺源性感染患者肛瘘诊断结果:经术后确诊脓肿20例,主瘘管67例,支管18例,内口67例,外口67例。经超声诊断脓肿20例,符合率100%;主瘘管64例,符合率95.52%;支管15例,符合率83.33%;内口60例,符合率89.55%;外口67例,符合率100%。3)13例非腺源性感染病变中会阴尿道瘘、肛周表皮样囊肿、藏毛窦囊肿合并感染、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血栓性外痔,均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肛周不同来源性感染中的价值显著,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可进一步明确肛周腺源性炎症性疾病的范围及分型,通过鉴别腺源性感染、非腺源性感染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以便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1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结核确诊4例,其中纵隔内淋巴结核2例、增生型食管结核2例:误诊7例,分别为食管癌4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11例中2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痊愈;9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其中3例行食管结核切除加胃代食管术,5例淋巴结清扫术,1例结核性脓肿切开排除术。随访1-16年均无吞咽困难或结核复发。结论食管结核难以与食管癌和食管良性肿瘤鉴别。多采用抗结核药治疗有效,出现并发症则需手术治疗,术后仍需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6例胸壁结核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教训,总结出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抗痨方案、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结果246例病人术后伤口全部愈合,1年内复发5例,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胸壁结核术前需做完善的术前准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合适的手术时机,彻底的病灶清除,术后抗结核治疗6~9月以上,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抑酸、坐浴熏洗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2例,6例中有2例在术后半年复发、4例在术后1年复发;痊愈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肛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延误病情治疗,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细致的病史采集、临床表现、以及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是治愈肛周克罗恩病,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肛周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20例肛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6例,女14例,年龄22~67(平均41.6)岁.16例患者曾误诊为肛瘘、肛周脓肿进行多次手术治疗,误诊率为80%.所有患者均予手术治疗,术后治愈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结论 应加强对肛周皮样囊肿的术前诊断,术中尽量完整切除囊肿及囊壁.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复发多于术后2年内发现,复发部位多在盆腔、会阴及阴道壁,所有患者均出现会阴或骶尾部疼痛。有20例会阴触及硬结;8例阴道后壁出现结节隆起;有12例兼有肝、腹股沟淋巴结及胸椎转移。22例行盆腔会阴CT扫描,骶前可见散乱细条索影及密度增高团块影。12例经会阴局部切除,9例经骶尾做了扩大切除;另15例因晚期未能手术。结论对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早期诊断,病人全身状态允许,积极进行再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切开所有瘘管,彻底清除瘘管壁,术后给予抗炎、换药等治疗。手术时间(50±6)min,住院时间平均16.3 d,伤口愈合时间平均45.6 d。随访半年,1例患者4个月后局部复发再次入院,以同样手术方式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均治愈,未复发,无失禁,愈合后肛周切口形成瘢痕,无感染。结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手术彻底,是治愈肛周化脓性汗腺炎、降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胰腺结核临床分析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深入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提高对临床胰腺结核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截止2004年10月收治的胰腺结核13例。结果本组有结核病史2例,临床表现:发热6例、腹痛13例、腹部包块4例、黄疸3例、盗汗4例、体重减轻7例、脾大和脾亢1例等。根据临床表现及淋巴结活检诊断2例;剖腹探查1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11例,1例术后合并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证实胰腺结核诊断。全部病例经抗结核治疗治愈,1例未手术患者结核控制2年后出现区域性门脉高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结论腹痛、发热、体重减轻及影像学证实胰腺局限性、节段性病变病例,应考虑胰腺结核的可能。抗结核治疗是治愈胰腺结核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对胰腺结核特别是胰腺结核性脓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行了手术并明确诊断;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抗结核治疗并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手术针对并发症及不能明确诊断的腹部肿块进行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诊治不典型结核性肛瘘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了 7例不典型结核性肛瘘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年龄 18~ 6 1岁。病程 3个月~ 8年。其中单纯性肛瘘 5例 ,复杂性肛瘘 2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症状和体征与一般化脓性肛瘘相类似 ,均有肛旁肿痛、破溃、反复流脓等症状。肛门局部表现不明显 ,肺部及肺外结核表现缺乏 ,均否认有结核病史。术前胸片及B超检查均未发现活动性结核病灶 ,仅 1例胸片发现右肺门钙化灶 ,4例血沉略加快 ,3例自诉有轻微盗汗 ,所有病例均无发热。1 3 诊治方法 经术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式,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肝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临床处理和随访。结果 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7岁。均无结核病史,最常见症状为腹痛(45%),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病灶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CT表现为低密度伴不同程度强化,MRI混杂信号。术前诊断:肝细胞癌2例,肝内胆管癌1例,肝门部肿瘤2例,肝良性肿瘤3例,肝脓肿2例,其中1例肝结核可能,肝包虫病或肝肿瘤1例,误诊率高达91%。手术方式包括肝部分切除5例,剖腹探查+肝组织活检术2例,肝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壁活检术2例,经皮肝组织活检术2例。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随访至今均未见结核复发迹象。结论原发性肝结核临床表现不一,极易误诊,外科干预可以切除病灶和明确诊断,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结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诊断和治疗的技术选择,以及临床分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们收治的5例甲状腺结核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甲状腺结核的疾病特点、诊治要点、误诊原因和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误诊,术中病理确诊2例,术后病理确诊3例。其中4例为干酪型,1例为增生型,均属慢性甲状腺结核,无急性甲状腺结核病例。手术根据病灶特点切除甲状腺一叶或大部(3例),不能切除者清除坏死组织后局部置药(2例)。术后行正规抗结核治疗6~8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分别获随访2、5、7、8及15年,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结核一般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宜根据甲状腺结核的病理类型、病灶特点和伴发疾病而定,选择手术切除、清创置药、局部注药或全身抗结核治疗。增生型可手术切除,干酪型若切除困难,可选择清除病灶,局部置药。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合并急性肛门周围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急性肛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近5年来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所有病例,总结其中有白血病为先发疾病的病例共计10例,其分别合并肛周脓肿、肛瘘、嵌顿痔等急性肛门周围疾病。分别予以手术治疗,其中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排脓根治术,肛瘘急性发作予以肛瘘切除术,嵌顿性混合痔予以外剥内扎术。结果10例患者均经一次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2天,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白血病合并急性肛周疾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加抗痨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2HRZE/4HR抗痨方案,手术切除瘘管及肛周结核病灶,术后每日用中药坐浴、熏洗伤1:3及利福平、异烟肼混合液换药治疗的5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结核性肛瘘均一次手术治愈,疗程15-30d,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结核性肛瘘应全程抗痨治疗与手术切除结核病灶相结合,术后伤口用中药坐浴、熏洗,抗痨药物换药,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附件结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诊断为颈椎附件结核患者,评估CT、MRI、病理检查结果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在诊断颈椎附件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联合外支具固定制动对颈椎附件结核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2例均获得随访,1例抗结核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另外1例为年轻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联合颈部外支具制动3个月后患者完全恢复,未见复发迹象。结论CT及MRI是诊断脊柱附件结核最有价值的方法,病理检查及结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利于进一步诊断附件结核,药物抗结核治疗是治疗脊柱附件结核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在病灶清除及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直肠类癌无特异临床症状 ,往往以肛直肠其它疾患就诊而得诊治。笔者于 1 987年 7月至 1 998年4月收治直肠类癌 1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2~ 6 4岁 ,平均 48.8岁 ,40~ 6 0岁占 81 .7%。1 .2 临床表现 :间歇性大便带血 5例 ,肛门疼痛 6例 ,肛门不适便急频繁 2例 ,便秘 1例 ,粘液便 5例 ,面色潮红心动过速并肝转移 1例。无临床症状 ,肛诊发现 5例。1 .3 诊断与治疗 :本组病例术前确诊直肠类癌 3例 ,3例术前活检诊断直肠腺癌 ,另 6例术前未能确诊 ,术后病理确诊直肠类癌。 7例行局部楔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会阴离断直肠末端一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肛前瘘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资料,其中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前庭瘘9例、直肠阴道瘘2例、直肠会阴瘘7例和直肠尿道瘘1例。均经会阴离断直肠末端一期行经会阴肛门成形和肛前瘘修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平均随访3年(1个月~6年),瘘管未复发,肛门排便和控便功能满意。结论经会阴离断直肠末端一期肛门成形和肛前瘘修补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肛前瘘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对再手术治疗效果观察随访。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27例再手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作用强度,针对主要原因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再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术5例,病灶清除和窦道切除术7例,Ⅰ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8例,Ⅰ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2例,单纯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5例。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定期检查血沉、X线或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根据作用强度大小排列为:术前术后未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早期发现和处理、自身营养状况差、术中病灶清理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再次手术术中无大血管、神经或输尿管损伤,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正常。术后8~12个月影像学复查提示椎间隙植骨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再手术原因复杂且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诊断和治疗难度大。术前应详细分析复发的主要原因,强调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个体化手术治疗,同时应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