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O、NOS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普通的小分子气体物质 ,其结构简单 ,性质不稳定 ,易扩散 ,生物半衰期极短 ,仅五秒左右 ,但在细胞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氧化氮合成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是NO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变化间接反映了NO的生成量。因此 ,本文就近年来对NO、NOS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综述。1 NO、NOS的细胞生物学机体的多种细胞均能合成NO ,但大部分由内皮细胞合成 ,其它如脑神经细胞、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的研究证实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 (NANC)神经所释放的主要抑制性递质。NO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合成。NOS有两种类型 ,即原生型 (CNOS)和诱生型 (iNOS)。前者依赖于钙 -钙调蛋白 (Ca2 —CaM) ,正常情况存在于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等处 ;后者不依赖于Ca2 —CaM ,由内毒素和 (或 )细胞因子介导产生。NO不仅是强烈的血管舒张因子 ,亦是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 ,在豚鼠的胆道用NO合酶免疫化学的方法研究NO能神经元的分布 ,发现胆管下部含有的NO能…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合酶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任立群 《河北医学》2001,7(11):1042-1044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作为人体内一种生物学活性分子 ,有两个来源。一是非酶生 (non -enzymsti gense) ,来自体表或摄入的无机氮的化学降解或转化 ;一是酶生 (enzymstigense) ,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yn thase ,NOS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 (NO)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合成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 ,NO参与肝细胞损伤并抑制肝细胞合成白蛋白 ,Vallance提出体内内毒素通过激活细胞因子而诱导一氧化氮合酶 (NOS)合成 ,从而使NO合成增加 ,并在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检测了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及内毒素水平 ,以探讨二者的在疾病中的作用。龄 35岁所有人员检测前一周无服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药物。毒素及NO水平也显著高于无腹水的患者 (P <0 .0 1)。浆内毒素水平升高 ,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血内毒素水平高于无腹水患者。NO是由L 精氨酸…  相似文献   

5.
自 198 7年Palmer等证实了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一氧化氮 (NO)且NO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以来 ,医学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即一氧化氮生物学。根据近年的研究发现 ,内源性NO除具舒张血管作用外 ,尚有调节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文着重介绍NO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1 NO在肺脏的产生与调控肺内能合成NO的细胞包括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 (NANC)神经元、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NO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L 精氨酸末端胍基中的一个氮原子氧化而成 ,其反…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分子 ,为污染空气的常见有毒成分之一。自从 1988年Garthwaite等[1] 提出NO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以来 ,对NO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神经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 ,NO在多个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断被揭示 ,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笔者主要就目前对NO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1 NO在体内的合成与代谢1.1 NO的生物合成催化NO生物合成的酶称为一氧化氮合酶(…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近年来逐渐明确的细胞信息分子 ,在体内具有广泛的作用。作为决定NO生成的酶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体内广泛分布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是最集中部位。本文简要介绍NOS的分子结构 ,并就内皮NOS(eNOS)、NO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述。1 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的生物学性质  NO在体内由NOS作用于L -精氨酸 (L-Arg)的胍基而产生 ,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体内NOS存在三种异构体 ,根据其首次克隆时所在组织不同 ,分别命名为 :内皮NOS(eNOS)、…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在肿瘤血管生成及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政军  龚平  吴玉娥 《医学综述》2002,8(7):387-390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作为一种信使参与炎症反应、信号传递、血管调节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调节。NO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临床病理之间也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 ,NO与肿瘤生物学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已有研究表明 ,NO具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生长、发展和转移的作用。现就NO在消化道肿瘤生物学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NO的生物学作用NO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小分子物质 ,有高度化学反应能力 ,呈脂溶性 ,易透过细胞膜扩散 ,半衰期极短。内源性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NO)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在脑缺血中的作用生化药理研究室王中峰综述薛春生审校中图分类号R363.131NO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作为机体活性因子的NO最初是以血管内皮舒张因子而被发现的,它是在其合酶(NO合酶,NOS)的作用下,由L-精氨酸生成:其结构简单,易扩散但...  相似文献   

10.
自从 198 7年Palmer等首次证实内皮舒张因子 (EDRF)即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物质和神经递质 ,其生理和病理作用引起学者们广泛的重视。 90年代以来 ,人们日益重视NO与心肌舒缩功能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NO可能通过参与心肌能量代谢而调节心脏的功能 ,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1 NO的生物学特征NO是一种易扩散 ,低分子量的物质。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 ,其前体L -精氨酸 (L -arg)末断胍基上的氮原子氧化而生成NO。NOS为一含铁的单氧化酶 ,是NO合成的限速酶。通过原位杂交 ,RT …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信使 ,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 ,由血管内皮细胞 (EC)产生并释放 ,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1] 。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并释放一种舒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衍化松弛因子 (E DRF) [2 ] ,1987年Palmer定量证明EDRF就是NO ,1991年NO合酶克隆成功 ,从此 ,NO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本文就NO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内NO由L -精氨酸 (L -Arg)末端胍基产生 ,在此过程由…  相似文献   

12.
鼠脑线粒体一氧化氮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主要由存在于胞浆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生成。最近,Giulivi等[1]发现,分离的大鼠肝线粒体能独立合成NO,并提取和纯化出线粒体NOS。Bates等[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鼠脑的线粒体内膜存在NOS或其抗原相关蛋白,而NOS激活所必需的底物及辅助因子亦存在于脑神经元的线粒体内。由此我们推测脑线粒体存在有独立于胞浆的LArg/NOS/NO系统,该系统对线粒体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活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分离和纯化的大鼠脑线粒体上用光谱技术直接检测脑线…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NO)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活性,是借NO合成酶(NOS)由L-精氨酸合成的,几乎人体所有的细胞均能合成NO,除公认的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机能外,还是重要的细胞毒性因子,并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调节白细胞的粘附,参与B细胞、骨髓系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的凋亡,在许多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NO的研究颇多,本文就NO对血细胞的影响以及与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1 NO对血细胞的影响11 对骨髓系干细胞的影响:1991年Burke-Wolin等研究发现,NO可诱导骨髓…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NO仅被认为是一种毒性气体分子 ,但自 80年代以来 ,内源性NO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NO不仅可能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一种信使分子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1,2 ] 。本文对NO在人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 NO的生物合成及生物学效应NO酶合成途径 :NO是由左旋精氨酸 (L -Arg)和氧分子(O2 )为底物 ,经NO合成酶 (NOS)催化而生成。该途径以NADPH为辅助因子提供电子 ,NOS中的FAD及FMN以及血红素 -铁传递电子 ,四氢生物喋呤 (BH4 )与NOS形成 1:1…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 2 0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生率在持续下降 ,但在我国其死亡率仍居首位。一氧化氮 (NO)是生物体内一种结构简单的自由基 ,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左旋精氨酸 (L -Arg)生成。其参与调节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NO的生物学特征尤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的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胃癌患者血清、癌体及其癌旁组织NO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1 胃癌血清、癌体及癌旁组织NO水平NOS广泛…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在消化性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洁  王清丽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6):324-324,326
一氧化氮 (NO)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NO不论是在参与胃粘膜的保护 ,还是调节胃肠神经的运动方面 ,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NO-2 /NO-3 水平的显著变化 ,也提示了NO与消化性溃疡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故近年来引起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视 ,现将近年来NO在消化性溃疡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NO的生成及生物活性人体内的NO是由L 精氨酸通过一氧化氮合酶 (NOS)合成的一种小分子物质 ,在体内极不稳定 ,半衰期为 3~ 5 0秒 ,易被迅速氧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NOS至少有两种亚型 :结构型N…  相似文献   

17.
NO在肿瘤中的双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ynthase,NOS)催化L -精氨酸 (L -Argi nine,L -Arg)生成的。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 ,NO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生物过程 ,调节循环、神经、免疫等系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 ,如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 ,血板粘附和聚集 ;神经信号传递 ,宿主防御反应等 ,同时参与包括肿瘤在内的病理过程。本文就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参与调节血管形成方面作一综述。1 NO的合成与降解1 .1 内源性NO的产生内源性NO是由NOS催化L -Arg生…  相似文献   

18.
自从 1987年证实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的内皮源性松弛因子 (Endothelium -derivedrelaxingfac tor,EDRF)亦即一氧化氮 (NO)以来 ,对NO在肺动脉高压 (PH)中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综述如下。1 NO的产生及其作用1980年Furchgott等[1] 证明乙酰胆碱 (Ach)扩张游离兔胸主动脉段需要完整的血管内皮 ,Ach通过内皮细胞产生的EDRF扩张血管。 1987年Plemer等[2 ] 进一步发现NO在生物学特性上与EDRF相似。内源性NO是由机体半自给的L -精氨酸…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近年来发现的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 ,它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ynthase,NOS)介导 ,以L -精氨酸 (L -Arg)和分子氧为底物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气体自由基。NOS有 3种亚型 :内皮型 (endothelialNOS ,eNOS)、诱导型 (in ducibleNOS ,iNOS)和神经型 (neuronalNOS ,nNOS)。NOS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正常组织 ,包括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 ) ,还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组织中。大量研究表明 ,…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沈兴平  舒昌达 《重庆医学》2000,29(6):570-571
NO因参与杀灭微生物并介导一系列免疫病理过程 ,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仅就NO与巨噬细胞抗菌作用加以综述。1 NO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内源性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 ,其半衰期只有数秒(一般在 5秒以下 ) ,体内多种组织和细胞均能合成内源性NO(如巨噬细胞 )。在合成NO的细胞中 ,以L -精氨酸 (L -Arg)和分子氧为底物 ,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还原型辅酶Ⅱ (NADPH)存在的条件下 ,生成中间体对羟基L -Arg,后者与O2 发生反应 ,生成等克分子量的NO和L -瓜氨酸 ,其中NOS是NO生成的最主要限速因子 ,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