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耐亚胺培南细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细菌在临床上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谱特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按常规方法培养和鉴定,或采用VITEK-AMS鉴定,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无锡市四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000年1~12月临床共分离到对亚胺培南耐药细菌40株,占3.2%;亚胺培南耐药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90%.结论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细菌主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多发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慢性病病房;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现象极其严重,治疗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外国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谱的特性。以利用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用E-test法检测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997-199年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当年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分别为:3.8%(8/58)、18.7%(23/123)、19.3%(53/275)。在三年中分离到耐亚胺培南菌株,其来源按标本分以痰液最多见,分别为:62。5%(5/8)、60.9%(14/23)、73.6%(39/53),按病区分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分别为:37.5%(3/8)、43.5%(10/23)、43.4%(23/53)。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其耐药率对氨基糖苷类中的妥布霉素相对较低,其次为哌拉西林和复合三代头孢菌不中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分离率有随年度增加趋势。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分离率有随年度增加趋势。其主要来源为ICU病房,主要致病部位为呼吸道。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实验室的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氨基糖苷类或哌拉西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谱的特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用E-test法检测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997~1999年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当年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分别为3.8%(8/58)、18.7%(23/123)、19.3%(53/275)。在三年中分离到耐亚胺培南菌株,其来源按标本分以痰液最多见,分别为62.5%(5/8)、60.9%(14/23)、73.6%(39/53)。按病区分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分别为37.5%(3/8)、43.5%(10/23)、43.4%(23/53)。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其耐药率对氨基糖苷类中的妥布霉素相对较低,其次为哌拉西林和复合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分离率有随年度增加趋势,其主要来源为ICU病房,主要致病部位为呼吸道。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实验室的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氨基糖苷类或哌拉西林。  相似文献   

4.
亚胺培南耐药非发酵菌流行进展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非发酵菌在我院的流行进展及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细菌用ATB Expression鉴定到种,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统计软件为WHONET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采用ATB配套的药敏卡。[结果]4年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有逐年增长趋势(χ^2=13.44,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化不明显,耐药率平均为2.4%;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株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强的是头孢哌酬/舒巴坦、环丙沙星,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仍是复方磺胺(9.34%),其次是环丙沙星(25.2%)、复方替卡西林(43.0%)。[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有升高趋势,值得密切关注;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多重耐药严重,尤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为有效的抗生素仍是复方磺胺,亚胺培南耐药非发酵菌经验用药可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环内沙星,但应根据药敏结果随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耐亚胺培南流感嗜血杆菌(Hi_Ir)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方法 对该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30株Hi_Ir分别进行纸片扩散法(K-B法)与Epsilometer测试法(E-test法)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检测及血清型鉴定,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菌株的临床特征.结果 30株Hi_Ir菌株分离自28...  相似文献   

6.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并研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Micro-Walkaway-4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IMP、VIM、GIM、OXA)和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进行检测,琼脂稀释法检测氰氯苯腙(cccp)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MIC的影响。结果 6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特治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8.5%、43.1%和44.6%,对头孢他啶、马斯平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0.8%、53.8%和55.4%;6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IMP阳性11株(16.9%)、VIM 4株(6.2%),oprD2基因缺失5株(7.7%),其余耐药基因未检出;CCCP检测阳性时,亚胺培南的MIC值下降,提示存在主动外排机制的菌株7株(10.8%)。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与细菌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细胞主动外排机制以及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7.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2000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0.6%(32/155),2001年为39.0%(48/123),2002年为41.3%(95/230)。痰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占69.1%(121/175),其次为尿液、伤口分泌物等。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外科监护病房,占35.6%(51/143),其次为呼吸监护病房(33.5%)、外科(12.5%)和呼吸科(6.25%)等。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外科监护病房和呼吸监护病房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并对多种抗菌药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蓠株分离,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茼鉴定药敏系统及绒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检测到9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亚胺墙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为23株(占25.3%),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液(占94.9%)。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蕾药物耐药率〉50%的有15种,耐药率〉90%有3种,分剐为氨苄西林(98.O%)、头孢唑林(99.O%)和呋喃妥因(99.0%),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仅为头孢哌嗣/舒巳坦(10.2%),另外检测到对所用抗菌素泛耐为4株(8.O%);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仅为4种,耐药率〉90%同样为氨苄西林(100%)、头孢唑林(97.9%)和呋喃妥因(97.9%),耐药率比较低的为美罗培南(10.4%)、妥布霉素(16.7%)和环丙沙星(16.7%),耐药率最低也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3%)。结论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茼多重耐药性严重,出现了泛耐菌株;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茼药物,一般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嗣/舒巴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分离培养的耐亚胺培南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采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液。在老干部病房、ICU和呼吸科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耐药组泌尿道及呼吸机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和MIC法检测25株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外膜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相关基因(IMP、VIM、SPM、GIM)。结果 25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5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60%;5株产金属酶,检出率20%(4株产VIM-2,1株产IMP-1);未检出SPM-2、GIM基因。结论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与产金属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类型。方法: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筛选,PCR法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IMP和IMP的检测。结果: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为27.3%,其次为环丙沙星(20.5%)和头孢吡肟(15.9%);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扩增出IMP型阳性株4株,未检测到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可以考虑使用。北京天坛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亚胺培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经亚胺培南诱导后对β-内酰胺类及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用亚胺培南的亚抑菌浓度(1/2MIC)诱导铜绿假单胞菌5步(10天)后,测定其对各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诱导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诱导前增长了8.67倍,其抑菌环直径缩小了7.95mm;对其它抗生素无明显改变。结论:亚胺培南诱导后获得的耐药不是由于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产生,而可能是其它耐药机制所致,且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对6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检测,对其中2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酶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碳青霉烯酶VIM、IMP、OXA-23和OXA-24,SDS-PAGE方法研究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6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亚胺培南耐药25株,占41%;20株亚胺培南耐药菌中,ESBLs和AmpC酶阳性株分别为10株(50%)和20株(100%),PCR扩增VIM、IMP和OXA-24均阴性;OXA-23基因扩增显示19株(95%)阳性,PCR产物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为OXA-23;与敏感株相比,部分菌株存在22、29、33kD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耐亚胺培南绿脓假单胞菌的体外耐药监测与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IRPA)的耐约特征及流行现状,以利于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方法 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对56株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IRPA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8种抗菌药物对I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56株IRPA用ERIC方法分为33刊;IRPA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结论 IRPA的多重耐药性值得关注,ICU内IRPA存在散在的克隆流行态势,应注意监控IRPA在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动态变迁及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方法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GNS-121药敏组合检测118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结果 2003~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年增设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科,共检出1089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应严格控制并谨慎使用新的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病原菌之一,由于其具有天然或获得性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在临床治疗十分因难。亚胺培南曾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但随着亚胺培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难题。为此本文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IRPA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亚胺培南已广泛用于治疗临床重症感染。本文就亚胺培南在重症感染患者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宝囡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7,25(6):585-586,651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并与其他抗生素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均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应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和分析.结果 651株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大肠埃希菌为53.6%、铜绿假单胞菌为5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7.2%、肺炎克雷伯菌为37.0%、鲍曼不动杆菌为47.1%、阴沟肠杆菌为37.5%、变形杆菌为40.0%、粘质沙雷菌为28.6%、枸椽酸杆菌为38.9%、产碱杆菌为37.5%.总耐药率为40.3%,高于舒普深34.7%(P=0.042);和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相近(P分别为0.903和0.584);显著低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类抗生索和其它喹诺酮类抗生素(均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对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倪立东  杨泽民 《新医学》1997,28(10):558-559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应用广州铁路中心医院(510080)倪立东杨泽民亚胺培南(imipenem)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碳青霉烯类,是硫霉素(thienamycin)的脒基衍生物。亚胺培南具有抗菌谱广、耐酶性强的优点。由于亚胺培南在体内...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对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并与其他抗生素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均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应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和分析。结果651株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大肠埃希菌为53.6%、铜绿假单胞菌为5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7.2%、肺炎克雷伯菌为37.0%、鲍曼不动杆菌为47.1%、阴沟肠杆菌为37.5%、变形杆菌为40.0%、粘质沙雷菌为28.6%、枸椽酸杆菌为38.9%、产碱杆菌为37.5%。总耐药率为40.3%,高于舒普深34.7%(P=0.042);和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相近(P分别为0.903和0.584);显著低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类抗生素和其它喹诺酮类抗生素(均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对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