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应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抗MP-IgM),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期治疗,缩短病程.方法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结果177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MP-IgM阳性389例,检出率为21.9%.年龄<3岁、3~6岁、6~13岁3个年龄组患儿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147/1 012),30.5%(139/456)和33.9%(103/304).取8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支原体诊断标准有的205例,抗MP-IgM阳性156例,阳性率为76.1%;不符合诊断标准的655例中,抗MP-IgM阳性仅为26例,假阳性率为4.0%.两组经统计χ2=48.2,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周兰霞  杜晓芸  唐艳  朱江 《西部医学》2012,24(11):2163-2164,2167
目的调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患者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期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292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MP-IgM抗体阳性148例,阳性率为5.05%。在不同年龄组中,7~18岁和成人年龄组MP感染显著高于0~1岁两个年龄组(P<0.01)。在不同季节中,春季MP感染明显高于夏秋季(P<0.05)。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可作为MP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MP在成人患者中感染率最高,一年四季中兰州市在春季MP的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海岛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阳性检出率、发病年龄分布及发病季节的特点。方法对2004~2006年收治的56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体外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P-IgM阳性1805例,阳性率为32.0%。发病率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为最高,1岁以下最低。结论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病房46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抗体效价,比较不同月份、不同年龄及不同临床表现的患儿的MP-IgM阳性率。结果464例患儿中211例MP-IgM为阳性,占住院总人数的45%,一年中12月、1月是MP感染的高峰季节,其阳性率分别为60%和58.3%(χ2=20.03,P<0.05);随着年龄增长,MP感染阳性率增高,10~14岁儿童MP阳性率高达75%,而1岁以下婴儿MP阳性率仅为13.3%(χ2=72.6,P<0.001);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最高,为64.5%(χ2=24.5,P<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该病原体是目前儿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34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 4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方法运用微粒凝集试验,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3 470例患儿中检测出1 054例MP-IgM呈阳性,检出率为30.37%,其中男622例,女432例,0~2岁组、3~6岁组和6~14岁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0%、43.16%和50.79%;男女阳性检出率之间和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MP感染以3~14岁感染率较高,微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程进行动态检测,可提高MP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对厦门地区33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计算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患儿的抗体阳性率,为肺炎支原体(MP)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发现332例患儿MP-IgM 抗体阳性143例,阳性率为43.1%.小于1 岁、1~3 岁、4~6 岁、7~14 岁年龄段中MP-IgM 阳性率分别是18.6%、41.9%、56.3%、59.3%.说明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MP,4~14岁患儿肺支抗体阳性率较高.在不同疾病检出阳性率中,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阳性率高于肺炎患者,表明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检出情况,探讨本地区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 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 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1年中5月份阳性检出率最高(42.74%);不同性别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感染有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深圳博卡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6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抗MP-IgM阳性150例,检出率为21.74%。<3岁、3~6岁和6~14岁3个年龄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14%(60/350),30.67%(46/150)和23.15%(44/190)。查阅41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史,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有110例,抗MP-IgM阳性82例,阳性率为74.55%;而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有304例,其中抗MP-IgM阳性仅30例,阳性率为5.1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敏感高度、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1611例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与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12月 1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1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阳性率为43.02%。2008年0-3岁、4-6岁、7-13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31.05%,59.25%,43.92%,34.5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二、三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三、四季度(P〈0.01)。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有低龄化发展趋势;2008年一、二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多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0多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阳性1/5例,检出率21.92%.按临床表现分组:高热咳嗽1/20例(28.3%),只有咳嗽1/20例(23.96%),咳嗽气喘1/20例(20%),其它1/20例(12.50%); 结论 MP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居多,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县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1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2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阳性136例,检出率21.90%.按临床表现分组高热咳嗽45例(28.3%),只有咳嗽49例(23.4%),咳嗽气喘30例(19.1 %),其它12例(12.50%);按年龄分1~3岁组感染率22.32%,3~6岁组感染率25.62 %,6~10岁组感染率(23.11%),10~15岁组感染率13.70% ;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90%,夏季感染率16.92%,秋季感染率13.79 %,冬季感染率27.20%.结论 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居多,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童MP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结果分析的6878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为34.04%,其中女患儿的阳性率39.46%明显高于男患儿30.63%,不同年龄段中,小于1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低,为5.51%,而8-14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高,为55.59%。不同季节,结果也有差异,以冬季阳性率较其他三个季节最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好发于秋、冬季的学龄儿童。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做好MPIgM抗体的检测,提升临床诊疗的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喘息发作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病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7年呼吸道疾病患儿,查血MP-IgM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1524例,喘息性疾病718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32例,占标本例数的10.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54例,占标本例数的21.5%,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5.2%;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 MP可能是2003~2007年南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县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阳性96例,检出率21.92%.按临床表现分组:高热咳嗽21例(28.3%),只有咳嗽23例(23.96%),咳嗽气喘19例(20%),其它12例(12.50%);按年龄分 1~3岁组感染率22.32%,3~6岁组感染率25.62%,6~10岁组感染率(23.11%),10~15岁组感染率13.70%;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90%,夏季感染率16.92%,秋季感染率13.79%,冬季感染率27.20%. 结论 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居多,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MP)肺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我科2009年2~7月住院肺炎中MP肺炎比例明显增高,现将流行情况做一初步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经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阳性的106例支原体感染病例中,结合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有80例.80例中男61例,女19例,<1岁49例(61.25%),1岁~15例(18.75%).3岁~11例(13.75%),7岁~5例(6.25%).咳嗽73例,气促45例,发热41例,腹泻19例,个别有皮疹、抽搐、共济失调、心悸等.  相似文献   

16.
杨晓华  谭南  林爱心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086-1088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为肺炎支原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4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4 827例取咽拭子进行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827例患儿中MP阳性为764例,阳性率为15.8%;男性患儿3 004例,阳性率为15.3%;女性患儿1 823例,阳性率为16.6%.全年均可检出MP,且无季节差异。1岁~3岁患儿的感染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以婴幼儿发生率为最高,男女性别感染无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应加强对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3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MP-IgM抗体阳性率及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469例患儿中有135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8.78%,其中0~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病后第4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1.11%明显低于病后第2周、第3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3.33%、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2 631例可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与病毒独立检出情况及合并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对2 63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同时进行9项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 631例患者中MP检出率21.28%,病毒检出率10.22%。MP阳性合并病毒感染百分率20.71%,病毒感染合并MP百分率39.03%(P0.05)。MP合并病毒感染以MP合并Flu B感染最常见,占2.43%。不同年龄组中,儿童组(18岁)MP检出率最高,占27.52%。不同年龄组MP合并病毒感染,也以儿童组占最高,占25.07%(P0.05)。不同性别组中,男性MP检出率18.74%,女性MP检出率25.19%(P0.05);男性MP合并病毒感染率8.75%,女性MP合并病毒感染率11.96%(P0.05)。不同季节组,春季、夏季MP检出率分别为24.15%、24.46%,较秋季、冬季高(P0.05);春、夏季MP合并病毒感染率分别占5.89%、7.85%,也较秋冬季高(P0.05)。结论 MP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原,且MP合并病毒感染机率高,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以被动凝集法检测900例肺炎患者MP-IgM抗体。结果900份血清标本中,MP-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32.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4%和27.1%,学龄前期(0~6岁)、学龄期(7~20岁)和大于20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3%,37.2%和4.7%,各年龄段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a中以1月份阳性率最高为60.1%,7月份最低为12.3%。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深圳地区儿童肺炎的重要原因,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学龄期儿童较多,学龄前儿童也逐渐增多,其他年龄段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王群  欧维琳  李雄  杨方源  彭娟 《华夏医学》2012,25(3):323-325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率28.2%,健康儿童MP-IgM阳性率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儿童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结论:MP感染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