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427株黏质沙雷菌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27株黏质沙雷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70.26%),主要为痰(64.87%);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19.44%),其次为中西医结合科(15.46%)和康复科(13.58%)。黏质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厄他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10%;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30%。4年间耐药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2012—2013年黏质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明显增加,之后耐药率趋于平稳;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则耐药性降低。结论黏质沙雷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但耐药性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厄他培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相关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2010—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AB)的检出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重症医学科2010—2013年AB检出情况、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分离病原菌1 413株,其中AB共556株,占39.35%,每年AB检出率分别是39.45%、41.35%、29.44%、40.53%。AB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5.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5.85%)和阿米卡星(17.45%);2010—2013年多重耐药、泛耐药AB检出率分别从9.63%、3.70%,上升至42.50%、3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AB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泛耐药AB检出率逐年增加;加强对AB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治疗和预防AB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9—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某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AB919株,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其标本和病区来源,以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分离病原菌10 273株,各年度AB占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分别为7.98%(93株)、11.31%(155株)、10.22%(185株)、7.73%(217株)和8.62%(269株);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占AB的构成比分别24.73%、38.06%、71.89%、64.52%和86.99%。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83.68%;病区来源主要为重症监护室(ICU,39.28%)、神经内科(20.78%)和呼吸内科(8.60%)。2009—2013年AB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由2009年的24.73%和4.44%,增至2013年的86.99%和86.25%;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由2009年的91.30%降至2013年的27.14%;2013年,除对阿米卡星(20.82%)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27.14%)的耐药率较低外,AB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3.64%。结论该院AB分离率高,标本和病区来源主要为痰液和ICU;AB耐药率高,应加强预防和控制AB的医院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三级中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 年1 月- 2009 年11 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529株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29株PA,分离自痰标本 359株(67.86%),脓液及伤口分泌物标本82株(15.50%),尿标本41株(7.75%),其他标本47株(8.88%)。4年间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98.49%)、头孢唑林(98.49%)、氨苄西林/舒巴坦(96.98%)、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6.98%)、头孢曲松(73.53%);耐药率在50%~70%的抗菌药物有:妥布霉素(68.43%)、头孢他啶(68.24%)、氨曲南(65.60%)、环丙沙星(60.8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27.98%)、头孢哌酮/ 舒巴坦(27.79%)、阿米卡星(24.20%)、亚胺培南(15.12%)、头孢吡肟(14.74%)。结论P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耐药性高;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能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出的172株AB。结果172株AB中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共128株(占74.42%)。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56株,43.75%)、重症监护病房(44株,34.38%)。AB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9.30%),其次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8.60%和27.9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2.79%、86.04%,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76.74%~81.40%之间。结论AB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NICU 2011年1月-2012年3月住院患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调查期间送检标本5 612份,分离病原菌3 060株,阳性率为54.53%;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所占比率(29.93%)最高,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4.48%)、卡他莫拉菌(14.02%)及大肠埃希菌(9.48%)等。常见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0.00%~3.03%)、替考拉宁(耐药率0.00%~5.83%)、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6.73%~36.36%)敏感性较好;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率(42.60%~100.00%)较高。常见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00%~9.0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0.00%~18.55%)敏感性较好;而对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42.53%~100.00%)较高。结论了解NICU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CRAB感染的治疗及其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CRAB临床资料,应用WHONET5.5软件统计其标本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5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B)标本888株,检出CRAB421株,检出率为47.4%,其中2011、2012和2013年检出率均在50.0%左右;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占73.4%;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61.3%,其次是神经外科病房,为12.4%。CRAB呈现高度耐药性,除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外,CRAB对检测的其他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米诺环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非CR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年来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5%),其次是米诺环素,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多80.0%。结论应继续加强CRAB监测,重点关注ICU及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院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种标本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38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老年科(46株,19.33%)、神经内科(43株,18.07%)及神经外科(33株,13.87%);共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6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内科(36株,41.86%)、重症监护室(26株,30.23%)及普通外科(8株,9.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基本平稳,为11.11%~11.69%、1.12%~2.60%、5.61%~9.7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有所增高,为11.11%~23.59%,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为9.37%~17.39%,其中米诺环素增加了7.7%,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009-2011年该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院2012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控MDROs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检出的MDROs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MDROs 370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41株(92.16%),革兰阳性(G+)球菌29株[7.84%,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MDROs前5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79株)、神经外科(65株)、神经内科(40株)、普通外科(39株)、老年科(32株)。29株MRSA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替加环素、利福平等抗生素耐药率均>60%,无万古霉素耐药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50%左右;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普遍不敏感,特别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几乎是泛耐药。结论该院分离的MDROs以G-菌为主,主要分离自收治重症及高龄患者的科室。需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MDROs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对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氨苄西林菌株进行TEM型和ROB型β-内酰胺酶基因扩增。结果 100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者,年龄段分布主要为1~10岁,占61.0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35.00%(35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高,达64.65%;对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7.96%、96.84%,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氯霉素、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均较高,依次为96.91%、92.78%、85.71%、77.89%和74.75%。100株流感嗜血杆菌中,21株β-内酰胺酶阳性,且均为氨苄西林耐药株。对35株耐氨苄西林菌株进行TEM和ROB基因检测,结果 22株TEM型阳性,未检出ROB阳性株。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某县级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69株,主要检出自痰液及咽拭子(234株,63.41%)、尿液(41株,11.11%)和伤口拭子(28株,7.59%)标本;在病区,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146株,39.56%)、呼吸内科(51株,13.82%)和神经外科(37株,10.03%)。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无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6.81%~22.73%);各年度相比,除多粘菌素B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部分抗菌药物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以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分布较多;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共检出KP 1 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AB)肺炎的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降低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9—2012年发生的医院获得性AB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一的方案、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AB耐药性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84例医院获得性AB肺炎患者,主要分布于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45.07%)、呼吸科(19.01%)、神经外科(9.15%)、神经内科(5.99%)。医院获得性AB肺炎的感染发病率及多重耐药AB(MDR-AB)、泛耐药AB(XDR-AB)的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总体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9.51%)和米诺环素(9.86%)较低,左氧氟沙星(43.66%)和环丙沙星(45.42%)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20%,美罗培南为20.42%。AB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B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AB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某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中的流行情况。方法对该院临床分离的22株MDRAB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其进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SHV、CTX-M、PER、DHA、IMP、VIM、SIM、OXA-23、OXA-24、OXA-58)检测。结果 22株MDRAB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为10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40.91%、31.82%,中介率分别为31.82%、36.36%、31.82%。22株(100.00%)MDRAB均携带耐药基因OXA-23群,16株(72.73%)携带TEM,12株(54.55%)携带IMP,4株(18.18%)携带PER;SHV、CTX-M、DHA、VIM、SIM、OXA-24群、OXA-58群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携带IMP、TEM、PER、OXA-23耐药基因是导致该院MDRAB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岛市两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情况、分布特征,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45株(A院78株,B院67株)A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A院AB对临床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3.85%),其次是米诺环素(16.6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3%。B院AB对常用的23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均不耐药,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3.88%、38.8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4%。两院所有菌株均携带OXA-51基因,A、B两院碳青霉烯耐药组OXA-23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86.76%(59/68),56.67%(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01);A院3株菌携带OXA-58基因,B院未检出OXA-58基因。145菌株共分为8个基因型,其中A型71株和E型37株,为主要流行株;A院主要流行A型(46.15%)和E型(41.03%),B院主要流行A型(52.24%)和C型(17.91%)。结论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AB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医院流行,OXA型酶OXA-23、OXA-51基因在介导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感染病区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2015年感染病区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及药敏结果。结果5年间共分离病原菌5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7株(44.1%),革兰阴性菌313株(55.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69.8%(81/116)和24.3%(9/37)。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8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88.9%~100.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84%)。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从2011年的50.0%上升至2015年的77.8%,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4.9%。结论感染病区临床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对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上半年临床分离病原菌1 141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不同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两种药敏纸片(70/35 μg与75/75 μg)的抗菌活性。结果1 141株病原菌中肠杆菌科细菌675株(59.16%),非发酵菌447株(39.18%),其他革兰阴性杆菌19株(1.6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两种药敏纸片(70/35 μg、75/75 μg)的耐药率: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eco,221株)分别为7.69%、2.26%,肺炎克雷伯菌(kpn,92株)分别为10.87%、3.26%;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 295株)分别为54.92%、11.19%;两种药敏纸片抗菌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阴性肠杆菌科细菌(eco,135株;kpn,98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51株)、铜绿假单胞菌(4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2株)对两种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SBLs阳性肠杆菌科细菌与IRAB对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的抗菌活性具有差异,临床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时要充分考虑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剂型,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病区分离的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2013年某院老年病区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对检出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检出病原菌7 42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6 755株(占90.96%),革兰阳性(G+)球菌537株(占7.23%),真菌134株(占1.81%)。检出菌株数居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9.16%)、大肠埃希菌(16.4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5%)、肺炎克雷伯菌(7.22%)及鲍曼不动杆菌(6.21%),居前5位的细菌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 573株,占94.15%)。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等8种常见抗菌药物,以及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均P<0.01)。结论老年病区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日趋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