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小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观察消风宣窍汤对AR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消风宣窍汤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组和消风宣窍汤组,以卵蛋白腹腔注射进行致敏,局部鼻黏膜激发的方法建立BALB/c小鼠AR模型,孟鲁司特组和消风宣窍汤组分别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和消风宣窍汤,每天2次,连续7d,各组分别于给药最后1天采集尿液样本。采用基于U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各组代谢物的变化,分析药物的干预机制。结果 AR引起小鼠体内酸类、胺类等多种代谢物紊乱。消风宣窍汤主要调控了其中14种异常代谢物的水平,对AR小鼠的干预效果良好。结论 AR小鼠尿液中多个小分子偏离正常状态,消风宣窍汤主要通过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N-甲基烟酸、S-腺苷甲硫氨酸(SAMe)、吲哚-2-羧酸(I2CA)、6-氨基己酸(EACA)、咪唑乙酸、1-甲基-4-吡啶-5-羧酰胺(M4PY)的上调和1-甲基组胺的下调,改善组氨酸代谢和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治疗效应及其相关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孟鲁斯特组,每组12只。采用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灌胃治疗1周,观测小鼠鼻部症状积分,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及指数,鼻黏膜组织学改变,血清总IgE、OVA特异性IgE以及胸腺IL-4、IL-17、IL-33、IFN-γ水平。结果?消风宣窍汤能够显著降低AR小鼠鼻部症状,减轻变应性反应引起的体质量、胸腺质量、胸腺指数的增加,能够显著减少血清总IgE、OVA特异性IgE的水平,抑制胸腺IL-4、IL-17、IL-33、IFN-γ产生,且在降低胸腺IL-33水平方面,消风宣窍汤效果优于西药孟鲁斯特组。结论?消风宣窍汤对AR小鼠疗效确切,其可能通过抑制胸腺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AR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风宣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卵蛋白(OVA)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药物干预后,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总IgE、IL-4、IFN-γ、组胺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gE、IL-4、组胺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总IgE、IL-4、组胺水平,升高IFN-γ水平(P〈0.01),消风宣窍汤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能降低血清总IgE、IL-4、组胺水平,升高IFN-γ水平(P〈0.05)。[结论]消风宣窍汤能促进IFN-γ的产生,抑制IL-4的形成,促进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之间恢复平衡,从而减轻EOS的活化,减少IgE的合成,减少组胺的释放,从多方面阻止变应性鼻炎的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中风(IS)痰湿证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代谢产物差异,总结IS痰湿证相关生物标志物特点,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3例明确诊断为IS、中医证型为痰湿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IS痰湿证组),另选取18例中医体质为平和质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和质组)。对收集的IS痰湿证患者和平和质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处理,使用SIMCA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经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置换检验,最终得到2组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IS痰湿证患者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甲基组氨酸、醋酸、丙氨酸、丙酮、柠檬酸、肌酸、乙醇胺、甲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异丁酸、异亮氨酸、乳酸、低密度脂蛋白、亮氨酸、脂质、赖氨酸、甲醇、蛋氨酸、肌醇、N-乙酰糖蛋白、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极低密度脂蛋白、α-葡萄糖、β-葡萄糖,与平和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上代谢差异物均为IS痰湿证潜在生物标志物;IS痰湿证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机制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类代谢密切相关,具体影响涉及血脑屏障破坏、三羧酸循环无氧糖酵解增强、叶酸代谢通路障碍、胆碱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 H spectroscopy,1 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潜在生物标记物,探讨其相关代谢通路并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1 HNMR技术对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血浆进行检测,对所得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根据差异性代谢物的变化构建相关代谢通路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模式识别分析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类、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β-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精氨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谷氨酸、丙酮酸、谷氨酰胺、柠檬酸、肌酸、肌酐、葡萄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仅存在脂类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紊乱,还伴随着炎症反应发生和肝肾功能损害.该结果加深了对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代谢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代谢组学上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n=29)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n=31)血浆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检测。通过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得到两组血浆的差异性代谢物,并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两组血浆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α-酮戊二酸、肌酸、甘氨酸、不饱和脂类、酪氨酸、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降低,丙酮酸、柠檬酸、肌酸酐、胆碱、鲨肌醇、β-葡萄糖、肌醇、α-葡萄糖和甲酸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可以分辨健康对照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UPLC-MS/MS法分析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物组,并对刺五加提取物的降糖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四氧嘧啶诱导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观察刺五加提取物对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各组小鼠血清代谢物组及变化规律,通过在线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鉴定差异代谢物;借助MetPA在线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 成功建立T2D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提取物组小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苯丙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6:0,18:0)、酪氨酸、丝氨酸、尿素和β-羟丁酸显著上调,丙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缬氨酸和乳酸显著下调.通路富集结果显示,5条通路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苷和刺五加多糖组小鼠上述代谢物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向正常转归.结论 刺五加提取物具有降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能量及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代谢组学的改变。方法 采用气液相质谱仪(GC-MS)检测15例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相邻正常组织的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总共检测出有334种生化分子,结直肠癌组织样品和其匹配的健康邻近组织相比代谢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肿瘤组织中,葡萄糖、3-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乳酸含量增加,糖代谢中瓦氏效应明显。用于肿瘤合成的嘌呤、嘧啶及其中间产物水平显著上调。甘油脂代谢中,甘油和甘油-3-磷酸的含量降低。结直肠癌组织中,β-丙氨酸、GPG、泛酸增加。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包括糖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发生了代谢重排。不常见的代谢物变化将来也许可以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差异表达的代谢物。方法采用Zea Longa改良栓线法构建大鼠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收集脑组织和血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检测代谢物表达谱。利用OmicShare工具对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结合t检验筛选得到差异表达的代谢物。进一步利用Metabo Analyst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结果总共鉴定出105个血清代谢物以及95个脑组织代谢物。PLS-DA分析表明,假手术组和MCAO模型组血清和脑组织区分较好。假手术组相比,MCAO大鼠血清中尿素、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露糖、尿素、苯丙氨酸以及蛋氨酸代谢物显著升高(P0.05),与脯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肌醇、丝氨酸、丙三醇、亚油酸以及4-羟基脯氨酸显著降低(P0.05)。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丙氨酸、乳酸、尿素、亮氨酸、脯氨酸、缬氨酸、2-羟基异丁酸、异亮氨酸显著升高(P0.05)。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可参与部分氨基酸合成及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甲烷代谢通路、甘油酯类代谢通路及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与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可能参与脑卒中发病机制,为研发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分析过表达miR-181a-5p对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物组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NC)组以及实验(over expression of miR-181a-5p, OE)组。将不同组别处理后的细胞混悬液,通过皮下注射到M-NSG重度免疫缺陷雌性小鼠右侧腹股沟中上部,构建成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按时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对小鼠小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串联Orbitrap质谱联用仪检测NC组、OE组和Control组小鼠小肠中的代谢物,使用XCMS预分析原始数据,质量评价样本数据,鉴定Control组与NC组、NC组与OE组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获取差异代谢通路。结果 Control组和NC组小肠组织中共鉴定出170种差异代谢物。代谢物富集的显著性信号通路包括胆碱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γ-氨基丁酸(GABA)神经突触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环磷酸腺苷(c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与黏液分泌相关基因IRE1β、SPDEF、AGR2和mCLCA3的影响。方法?结合前期研究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O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联合诱导激发BALB/c雌性小鼠,建立哮喘缓解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固本防哮饮低、中、高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及地塞米松组。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RE1β、SPDEF、AGR2和mCLC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RE1β、SPDEF、AGR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mCLCA3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固本防哮饮高、中、低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中IRE1β、SPDEF、AGR2 mRNA水平较模型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固本防哮饮低剂量组和孟鲁司特钠组小鼠肺组织中mCLCA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固本防哮饮防治哮喘抑制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RE1β、SPDEF、AGR2 mRNA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血β-羟丁酸和尿酮在糖尿病酮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澄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NDK组),8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DK组)以及10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受试人员血β-羟丁酸、尿酮以及血糖水平;对NDK组和DK组患者血β-羟丁酸、尿酮以及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ROC曲线预测血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的最佳阈值.结果 DK组患者血β-羟丁酸水平、β-羟丁酸阳性率、尿酮体阳性率以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NDK组和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β-羟丁酸水平与尿酮及血糖均呈正相关(r=0.552, P<0.000;r=0.405,P=0.010).以尿酮阳性为糖尿病酮症诊断的金标准,通过ROC分析得出血β-羟丁酸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最佳阈值为0.64 mmol/L,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9.2%.结论 血β-羟丁酸及尿酮检测对糖尿病酮症的早期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血β-羟丁酸联合尿酮检测可减少糖尿病酮症的漏诊和误诊,血β-羟丁酸诊断糖尿病酮症的最佳阈值为≥0.64 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龙胆泻肝汤、消风散、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7%、1%的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间隔1周,分别涂抹于豚鼠背部去毛皮肤以复制豚鼠急性湿疹模型,口服灌胃给药,并设外用曲咪新乳膏组为药物对照组,据皮损局部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龙胆泻肝汤组、消风散去荆防方组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无显著差异,消风散去荆防方组优于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消风散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但消风散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疗效相当,消风散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及核因子-κB(NF-κB)在孟鲁司特钠治疗类固醇激素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R)中的作用。方法 筛选50例类固醇激素抵抗型AR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孟鲁司特钠组)或ATP片(安慰剂组)治疗,治疗21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和体征记分,应用EMSA法测定外周血中AP-1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IL-4、IL-5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21 d后,孟鲁司特钠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孟鲁司特钠组AP-1和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P〈0.01);孟鲁司特钠组症状与体征总积分下降指数(SRI)与AP-1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呈负相关(P〈0.05),而安慰剂组两者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经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患者血清IL-4、IL-5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而IL-10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AP-1及NF-κB的转录活性,调节细胞因子IL-4、IL-5及IL-10的表达,改善类固醇激素抵抗型AR患者病情,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元聪教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经验.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慢性唇炎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虚血燥证、胃经风火证3型,分别治以清胃泻火、健脾除湿;健脾益气、养血润燥;疏风清热、表里双解.予以清脾除湿饮加减、四君子汤合四物消风饮加减、双解通圣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数字法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THS组,n=10),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n=10),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乳酸菌复苏组(AL组,n=10),其中AL组大鼠建立休克模型前在正常喂养的基础上加服用乳酸菌素片1周(按照体积面积换算,大鼠每次服用剂量108 mg/kg,每天3次)。THS、AR组及AL组制备成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AL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30 min液体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大鼠回肠组织,THS组不予复苏,于休克观察4 h后取回肠组织。利用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4、及IL-10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ZO-1、Claudin-1、TLR4、p38磷酸化及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THS组相比,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IL-6含量降低,IL-4、IL-10含量升高,AR组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比较,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细胞因子水平AR组和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中,与THS组相比,AR组大鼠外周血TLR4、P-P38、P-JNK含量降低,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相比,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TLR4、P-JN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L组回肠组织损伤程度轻于THS组与AR组。结论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可能进一步抑制TLR4-p38MAPK/JNK炎性信号通路的表达,逆转休克造成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减轻了创伤失血性休克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