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本草文献中探讨民间草药天茄儿的历史渊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天茄儿的植物来源。[结论]《履巉岩本草》记载的天茄儿,为茄科植物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Franch.et Sav.)Makino。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所载药物蜜蜂草的植物基原,挖掘其药用价值,并探讨《履巉岩本草》的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植物资源志要及实地考察等,从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性味功效以及药名考释等方面对蜜蜂草进行综合考证,并探讨蜜蜂草及《履巉岩本草》的价值。[结果]通过本草文献与植物学形态之对比,发现《履巉岩本草》蜜蜂草与今唇形科植物小野芝麻[Galeobdolon chinense(Benth.) C.Y. Wu]特征相符;实地考察发现小野芝麻在低海拔的路旁及疏林下广泛分布,符合《履巉岩本草》取材范围的生境;小野芝麻与蜜蜂草性味功效相近,主治用法相通;小野芝麻为草本植物,花叶具蜜香且全株密被柔毛,与蜜蜂体被绒毛相似,恰合“蜜蜂草”一名。[结论]小野芝麻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1220年南宋时期的《履巉岩本草》之蜜蜂草,是治疗毒疮、外伤出血、肺结核等疾病的良药。《履巉岩本草》全书彩色药图精美生动,对该书的研究,既是为重续药史守正创新,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精华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履巉岩本草》铁脚凤尾草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中铁脚凤尾草的药物基原及其药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植物学比较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对铁脚凤尾草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履巉岩本草》中铁脚凤尾草的基原与今鳞毛蕨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相吻合,而非蕨科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结论]《履巉岩本草》中铁脚凤尾草的原植物应是鳞毛蕨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所载山荷叶和仙天莲之基原.[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植物学比较,结合药物名称、产地分布、药性功效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山荷叶与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相符,仙天莲与小檗科植物六角莲相符.[结论]《履巉岩本草》山荷叶的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 N.E.Br.,而仙天莲为小檗科植物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天仙子的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形态、产地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履巉岩本草》天仙子与爵床科植物球花马蓝相吻合[结论]《履巉岩本草》天仙子的原植物为爵床科植物球花马蓝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Nees)T.Anders,建议《中国药典》把天仙子改为莨菪子。  相似文献   

6.
《履巉岩本草》中苦益菜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中苦益菜基原及功用,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古今文献查阅、植物学比较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现代对苦益菜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从植物形态、分布与生境、功效与主治、药物名称等方面考证发现,《履巉岩本草》中的苦益菜与白花败酱相吻合,而白花败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消痈排脓之功效。[结论]苦益菜的原植物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Thunb.)Juss.,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建议重新将其收入《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考证《履巉岩本草》中麸盐子及五倍子苗的基原,为后续中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并结合植物名称、形态特征、性味功效等,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进行植物分类学的合理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发现,麸盐子与漆树科黄连木植物形态特征、性味功效描述相符,历史记载较少,近似名"盐麸子"多见于本草典籍;五倍子苗与盐肤木形态特征相符,盐肤木变种"滨盐肤木"形态则与五倍子苗差异明显,且今杭州周边未见"滨盐肤木"分布。[结论]《履巉岩本草》所绘麸盐子药图为今漆树科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而五倍子苗药图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相似文献   

8.
我国共有地榆属植物7种6变种,形态特征相近者有细叶地榆,地榆及其变种长叶地榆、腺地榆、粉花地榆、长蕊地榆。近年来,市场流通地榆药材涉及到地榆属多种植物,细叶地榆、地榆及4个变种包含其中;并且市场流通药材还有赤地榆、紫地榆等与地榆混淆者。不同文献对地榆的加工炮制方法描述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地榆生用较好,有些认为炒用效果最佳。为正本清源、确保地榆药材质量,本文对地榆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加工炮制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显示历代本草书籍记载的地榆应为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和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üet Li.,同属其他形态相近植物能否作为地榆药用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证王周《金盘草》诗中所述金盘草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名称、分布生境以及药性功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盘草》诗中之金盘草与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及六角莲相吻合.[结论]王周《金盘草》诗中所述金盘草之基原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Cheng ex Ying或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狗卵草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狗卵草的植物来源与玄参科植物婆婆纳相吻合.[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狗卵草之基原为玄参科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其始载文献为释继洪所撰的《澹寮集验秘方》,始载年代可上溯至宋元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引《采药录》中鲇鱼须基原及功用,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查阅古今相关文献,以本草文献为基础,并结合植物学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现代对鲇鱼须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采药录》中鲇鱼须的原植物与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或白背牛尾菜Smilax nipponica Miq.相吻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镇痛等作用。[结论]《采药录》中所载鲇鱼须的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或白背牛尾菜Smilax nipponica Miq.,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枳壳药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枳壳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1]。现将近年来有关枳壳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本草考证与药源调查1·1本草考证据文献及我国学者的考证,枳壳、枳实类药材以枳实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被列为木部中品。枳壳之名始见于唐·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唐·苏敬《新修本草》[2]始提出枳实和枳壳两个不同的名字。宋·《开宝本草》以其与枳实“主…  相似文献   

13.
<正>《救荒本草》[1]是明代朱棣编著。此书共记载植物414种,其中历代本草记载138种,新增加276种。全书分为五部,草部(245种)、木部(80种)、米谷部(20种)、果部(23种)、菜部(46种)。它详细记  相似文献   

14.
《本草纲目拾遗》引汪连仕之鲇鱼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汪连仕所载鲇鱼须的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形态、药物名称、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植物形态、产地分布、药物名称、功效主治等方面考证发现,《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汪连仕之鲇鱼须,与豆科植物龙须藤、粉叶羊蹄甲相符。[结论]汪连仕所载鲇鱼须的基原为豆科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粉叶羊蹄甲Bauhinia glauca(Wall.exBenth.)Benth.等羊蹄甲属植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运气学理论阐发中药药性的钱塘医派本草气化学说。[方法] 通过研读《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辨》和《医学真传》等著作,查阅研究钱塘医派本草理论相关文献,参考时代学术背景等影响因素,对本草气化学说内容进行整理论述,探讨各医家的传承,并列举医案以证临床验效。[结果] 钱塘医派对本草气化学说研究大体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五运六气思想,各医家主要通过对《神农本草经》的注释发挥,从而创立本草气化学说。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辨本草生时、形态以及色味,以格物之法推药物禀气,以原药性。以本草生时与禀气相关为线索,引出《内经》“司天备药”以及药物“以偏纠偏”发挥药效等理论,完善本草学研究体系,并影响了如陈修园、唐容川等医家的本草研究方向。所举医案系运用本草气化学说治疗小儿痘疹,进一步验证了该学说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结论] 钱塘医派各医家不断探索,进而创立本草气化学说,虽然从现代科学认识角度来看,其正确性还有待研究,但是以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认知背景来讲,钱塘医派本草气化学说的形成,对于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者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16.
《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项下共收录了两种植物,其中《李氏草秘》仙桥草和《汪氏草药方》紫背仙桥之基原当为玄参科植物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Sieb.et Zucc.)Yamazaki,而《百草镜》描述的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当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D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载一粒金丹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产地分布、药性功效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植物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物名称以及药性功效等方面考证发现,《本草纲目拾遗》所载一粒金丹,与罂粟科植物珠芽尖距紫堇相符。[结论]《本草纲目拾遗》一粒金丹基原为罂粟科植物珠芽尖距紫堇(珠芽地锦苗)Corydalis sheareri S.Moore f.bulbilliferaHand.-Mazz.,建议《中国植物志》把"珠芽地锦苗"的中文名修订为"一粒金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性功效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性功效等方面考证发现,《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与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相吻合.[结论]《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之基原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其始载文献当为《百草镜》而非《植物名实图考》,并建议《中国植物志》把“临时救”的中文名修订为“地蜈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