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安徽省预防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职业规划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安徽省所有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436名高年级本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436名本科生中,36.0%的同学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毕业后愿意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工作的学生占93.6%,愿意考研深造的同学占4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校级及以上奖励的学生有清晰职业规划的比例较高(OR=1.905, 95%CI:1.203—3.015, P=0.006);对预防医学专业了解程度越高的学生,有清晰职业规划比例越高(OR=0.615, 95%CI:0.451—0.840,P=0.002);而越早对于预防医学专业有清晰认识的学生,其清晰职业规划的比例越高(OR=0.549, 95%CI:0.412—0.732,P<0.001)。结论 安徽省预防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职业规划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增强自我认知,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治病救人,一方面要提高师资力量、丰富课程体系、健全考核机制、优化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其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学专业素养。[结果]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提升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来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理论]只有通过以上诸法,才能构建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长学制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双语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师资培训、语言环境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探索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长学制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双语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师资培训、语言环境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探索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5.
比较长学制医学生与医学研究生思维创新技能和学术表现能力特点,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举行课堂实验设计报告,测评和总结性评价报告者能力诸因素.学生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幻灯片、课堂报告实验设计、回答评委提问等过程受到高水平思维技能训练.聘请实验研究和医学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就课堂实验设计报告产生提问问题,测评实验设计质量、回答问题灵敏程度和学术表现能力.结果显示,优胜医学研究生组的15名学生在“实验设计”“口头报告”“电子演示文档(PPT)制作”及其细则测评项目得分均居首位,显现出较高学术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技能和学术表现能力;长学制医学生组的16名学生总体得分和“PPT制作”质量得分接近研究生组,两者明显高于医学研究生组的104名学生.而长学制医学生组的“PPT美工”项目得分组内排序位于首位,显现出良好的文字能力、视觉美学鉴赏力和表现力.3个组的“实验设计”项目得分均组内排序位于末位,长学制医学生组得分接近优胜医学研究生组,高于医学研究生组.同时,优胜医学研究生组和医学研究生组的最低得分项目是“思维创新”,而长学制医学生得分最低项目是“操作可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学制医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技能、知识结构、创新潜能和学术表现能力接近医学研究生中的优秀者,是一种优质智力资源,利于实现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他们还需要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摘要】对比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未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组学生的中期考核成绩的差异;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生对并轨培养所持态度、认识及并轨培养对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提出研究生并轨培养应加强师资培训、改革完善培训内容、规范考核、创新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Seminar”教学法在药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药剂学硕士研究生20人为试验组(采用“PBL-Seminar”法教学),2010级药剂学硕士研究生2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以《高等药剂学》课程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在专业问题认知深度、学习主动性、团队意识、课堂教学气氛满意度等方面较对照组学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PBL-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有效的药学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能力,有利于高校培养优秀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西北医学教育》2017,(4):643-645
结合近年来我科对长学制眼科学生培养的经验及不足,从理论教学和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提升等方面,分析眼科学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与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20,(1):11-14
目的了解不同学制医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意识的现状,探析长短学制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是否存在差别,为职业规划教育因材施教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意识量表对不同学制的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比较长、短两种学制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结果五年制医学生的职业规划随着不同学习阶段在不断调整,八年制医学生职业规划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不大,从医信心和职业规划意识弱于五年制医学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医的初始愿望对从医信心有着重要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学制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存在差别,八年制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弱于五年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选修《急救护理学》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0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任选课《急救护理学》,授课内容分为心肺复苏术(CPR)、急症处理技术、外伤急救技术三大类,以教师面授、观看电教片、老师示教、分组练习、学生回示及操作考试的方法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结果]学生考试及格率100%,94.4%的学生认为在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有必要开展《急救护理学》,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达91.7%。[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急救护理学》非常必要且深受欢迎,通过选修《急救护理学》可以有效提高现场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对中医药事业和个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此,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探索,揭示了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即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相关教育严重缩水、实践问题凸显。提出中医药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转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建立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金。以期有效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推进,社会大众对于中医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医药事业开始迈向一个快速稳健发展的新时代.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当今国家和社会的迫切之需.本文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视域,研究当今时代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出的使命要求,分析中医...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引导不足、结构矛盾、认知差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践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通过实施强化医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引领力度;强化个性化支持服务;健全完善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水平;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在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较好成效。以期为医学院校设计满足本校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中医专业学生。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广东省内部分地区工作的80名中医类医生进行质量追踪调查。结果 67名(83.75%)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尚可,43名(53.75%)毕业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8名(22.50%)毕业生临床技能较西医类毕业生明显不足,28名(35.00%)毕业生对传统中医的认识较浅。结论中医类医生培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进行加强创新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中医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加强引导中医类学生对传统中医深入研究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科研理念教育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关键。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针对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不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重临床、轻科研”以及整体科研意识薄弱等现象;依托实验室平台,通过导师引领、优化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促进研究生形成科研思维、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研究生养成良好科研素质、树立正确科研理念。  相似文献   

16.
吉首大学以“服务地方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引,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即德育为先,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政教育和学风教育;能力为重,强化临床技能的培训和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案为基,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和积极开展教学创新;监管为要,创新指导模式与完善质量监督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学专论》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课,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针对我校研究生中药药理学专论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探索性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整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开展多形式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和教育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本文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难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严把入学语言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合理安排课程、成立“一对一”互助小组、建立反馈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形成了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阐述该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方案,介绍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具体构建,为中医药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研究生录取和学习均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医学生“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医学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