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对《汤液经法》一书的摘录和总结,本文旨在通过《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用药规律探讨间接反映该时期辨证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2.
三因司天方为陈无择所创制,以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制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10首,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6首,计16方。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临床表现取自《素问·气交变大论》,依据《内经》五(性)味理论制方;六气时行民病证治,临床表现取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制方则是在《内经》五味胜复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治则而设。三因司天方具有明显的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朱红俊  陆佳 《中医学报》2016,(8):1111-1113
附子山萸汤治疗乏力疲劳之症,以下肢疲劳乏力效果最佳,通常不伴腰酸或腰酸轻微,脉象多弦细、弦弱或细弱,总以沉、涩、弱、弦、微等虚、寒之脉象为用方之脉征,寒重酌增附子用量,虚甚酌增山茱萸用量。同时应注意结合当年运气特点,适当增减药物。  相似文献   

4.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据云源自敦煌遗本,1974年藏者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考证认为成书不晚于隋唐,保留有大量失传的古代中医学内容,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与研究。目前文献考证以马继兴、钱超尘氏比较深入,理论阐释与临床应用则丛春雨氏着力颇多。通过对该诀的学习,发现其中五脏病症诸方包含有久已失传的严谨组方法则,这些法则对解开所谓“经方配伍之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治“天行”方剂命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有治疗天行的方剂13首,以大小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鸟、玄武汤命名,这些方剂的命名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阴旦汤和阳旦汤与人体阴阳之气的开阖有关,其中大阳旦汤、小阳旦汤和正阳旦汤,对应着《内经》中的"平旦""日中""日西"三时。而青龙、白虎、朱鸟、玄武汤的命名和中国传统的术数思想有关。其中朱鸟汤与玄武汤文化含义与方剂功效的相反,体现了中医阴阳互含,水火既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记载了古佚书《汤液经法》的内容,与《素问》、《伤寒杂病论》有着密切学术渊源。近些年来,对《辅行诀》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作为联系医方派著作《伤寒论》与医经派著作《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纽带,《辅行诀》的理论内核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与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经方值得进一步综合深入研究。1《辅行诀》的发现与渊源简介《辅行诀》为敦煌遗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原卷子本藏于敦煌千佛洞,清末几被法国传教士伯希和窃走,幸被河北张南中医师收藏。原本毁于文革,现抄本为…  相似文献   

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出自敦煌遗本,后经张大昌先生献给中医研究院,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汤液经法五行图、二十五味药表的对照、比较、分析,重点以肝脏补泻方为例,初步阐释了《辅行诀》中五脏补泻方的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将五行互藏理论引入针灸五输穴之中,从汤液经法图组方思想的角度形成了五脏五输穴组成的大小补泻方,为深入理解和临床广泛应用五输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辅行诀》的组方理论归纳为汤液经法图体系和二旦四神汤体系,同时结合《辅行诀》书中内容,以其组方理论去探析真武汤制方思想,发现其中蕴含五脏气化思维和四神四象之象数思维的应用,期望为真武汤的运用和研究,以及充实方剂组方理论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程传浩 《中医学报》2022,37(1):59-63
通过对易水学派、黄元御等医家学术思想的分析,把握中医学中"五行-六气"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建立以"五行-六气"为核心的生理、病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应的方阵图解方式。"五行-六气"理论具有模型思维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可以依据"五行-六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运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构建方阵图解模型,用以分析相应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但由其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并发症明显。中医所主张的"培土生金法",在于顾护脾胃、扶助正气,将中医中药与化疗相结合,可以保证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杭州市滨江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同时结合中医运气学说,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线索.[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杭州市滨江区2009—2018年手足口病相关信息,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该病的发病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中医运气学说,探讨其发病运气特征.[结果]2009—2018年杭州市滨江区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五运六气生治及承制关系,探析癸卯年妇科疾病的发生及诊治规律。[方法] 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推演癸卯年运气变化及六淫消长,结合女性生理病理特征,推测值年各阶段妇科病的发生情况,并基于此探讨防治方法。[结果] 经推演,癸卯年运气为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间少徵火运,其特点为岁火不及,气温偏寒,气候不与季节应,使淫邪丛生,以寒、燥、火为主。女性经、带、胎、产均易受外淫相扰,故癸卯年多发妇科疾病。癸卯年妇科疾病的发生在五运及六气的不同阶段各异,应根据运气与环境变化施以不同防治之法,通过推演运气变化指导临床诊疗。[结论] 癸卯年妇科病多发,通过推演五运六气可为妇科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首见于明代铁峰居士所撰《保生心鉴》,书中分述了每个节气的导引方法及主治病症,被后世广泛流传.研究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的养生理论,对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在"天人合一"理论基础上,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与经络学说,更加完善了导引法的理论体系.本文以立春、立...  相似文献   

16.
"和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虚实夹杂,气血不和。立足"和法"治疗本病,应从调和气血、调和表里、调和补泻、调和肝脾、调和阴阳、以求平和等出发。和法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应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机。同时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可认为墨守原方才为循法而治。  相似文献   

17.
《时病论》从临床的角度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发挥和运用。尊崇运气学说的精神,以“时病”统称外感病,突出其发病的时相性特点;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外感病分类方法中,平等看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对外感病的致病作用,完善了外感四时六气辨证体系,并灵活运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全书的理、法、方、药皆在彰显运气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六气大司天理论源于“元会运世说”。明清医家试图以运气的变化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医家的诊疗特点与学术思想变化,现代也有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并以六气大司天理论来说明中医学术流派的演变。但从历代医家与六气大司天理论的比较,以及历史气候变迁与六气大司天理论的对照研究来看,并不能得出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六气大司天相关的结论,况且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演变有着复杂的医学、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六气大司天理论,还是气候的寒温变迁,都不可能是中医学术流派演变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与《千金》二方法在思维方式、认知特征、价值观念、理论建构和范畴体系呈现出惊人的一致。说明这二者既是有亲密的地缘关系,又有深刻的继承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着文化基因的传递,价值取向的一致;又有着思维方法和认知方式的相似构建,充满着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