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程锦国基于“肾络”学说的认识,对局灶节段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在分子细胞层面进行新的诠释,并阐述该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转归、辨病辨治、临证经验的认识。[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收集病例,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对程锦国主任中医师运用肾络理论探讨FSGS进行分析及总结,并举以临床医案验证体现。[结果]程师认为,肾小球形态、功能上与络脉类似,其中肾络空虚是肾络病的发病基础,肾络瘀痹为其主要病理改变,风湿热邪入络化瘀是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治疗上多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解毒清热、祛湿化浊为要,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名中医程锦国将肾络理论与FSGS临床相结合,在控制疾病进展、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上疗效显著,为FSG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黄挺教授辨证治疗舒尼替尼相关蛋白尿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医案等方式,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总结分析黄挺教授辨证治疗舒尼替尼相关蛋白尿的临床经验,并列举具体医案两则予以验证。[结果]黄挺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舒尼替尼相关蛋白尿共有3个常见的证型,即脾气下陷、脾肾阳虚或脾肾不足、湿浊浸渍,其中以脾肾阳虚、脾肾不足多见。脾气下陷,治以健脾化湿之法;脾肾阳虚或脾肾不足,治以健脾温肾之法;水湿浸渍,治以健脾利湿之法。所举两则医案中患者皆疗效良好。[结论]黄挺教授运用中医思维正确认识舒尼替尼蛋白尿的形成机制,并以中医中药协同西药辨治,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值得大力传承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的论治依据,据此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CKD并发PEW,并佐以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CKD并发PEW患者以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为基本病因病机,此时先天之本已然衰败,治疗应以培补后天之本为重,并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还应兼顾随证而生的浊瘀之邪,将生新与祛瘀结合,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通畅肾络,健脾治痿。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辨为尿浊,属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为主方治疗,复建脾运,祛除肾中瘀浊,使气血津液化生运行如初,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顽疾复有转机。[结论]从脾肾亏虚、浊瘀壅滞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法治疗CKD并发PEW,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有效地延缓其病程的进展。其中及时纠治疾病增恶的可逆因素和合理的饮食营养疗法最为重要。中医辨证以正虚为本,浊毒为标;治宜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扶正泄浊,标本同治。扶正可用脾肾气虚方,肝肾阴虚方,肾虚方;泄浊可用和胃泄浊言,温肾泄浊方,峻逐水湿方。  相似文献   

5.
补脾肾泻浊汤治疗慢性肾衰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补脾肾、泻湿浊、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肾衰的远期疗效。方法 :用补脾肾泻浊汤治疗 3 2例 ,观察6个月及治疗终止时肾功能状况 ,平均疗程 1 6 3 2个月。结果 :治疗 6个月时病情稳定 ,治疗终止时统计 ,Scr、Ccr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情好转 ,总有效率 68 8%。结论 :具有补脾肾、泻湿浊、活血化瘀功效的补脾肾泻浊汤可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补肾祛毒汤是本院肾内科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全方以健脾益肾、祛湿泄浊、活血化瘀为法,临床治疗效验颇丰。在临床观察及前期实验中发现其具有明显改善肾功能,抑制TGF-β1表达,促进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抗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1]。本实验运用本方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观察补肾祛毒汤对大鼠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机制。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吴金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并分析记录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吴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从脾治肾,同时兼顾补益气阴,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所举医案中医辨病为水肿,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祛除湿浊瘀血,邪去正安,疗效显著。[结论] 吴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详辨病因病机,标本兼治,治疗上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据证化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辨治思路。 [方法] 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古今医家对于NAFLD“脾虚浊凝”病机观的认识,提炼NAFLD特色辨治思路及现代生物学机制。[结果] NAFLD大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胁痛”范畴,根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受损、脾失运化,导致痰浊瘀毒皆从中生,阻于肝络故而发病,“脾虚浊凝”贯穿NAFLD病程始终,临床上运用健脾化痰、健脾降浊、健脾祛瘀等特色治法效果卓然。NAFLD治疗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涵盖调整肠道稳态、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脂类代谢、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方面。[结论] 通过深入挖掘从“脾虚浊凝”理论辨治NAFLD临证特色和现代生物学机制,可为今后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林胜友教授运用五仙生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临证学习,收集林教授应用五仙生血方治疗骨髓抑制的验案,分析林教授从脾肾两虚论治此类病证的中医机制及治疗思路,并佐以验案两则。[结果]林教授认为,化疗后气血亏虚、脾肾失调,治以五仙生血方,健脾同时温补肾阳。肾为先天之本,五仙调补阴阳、填精益髓,肾精得复;脾为后天之本,五仙益气补血、理中纳化,脾运得健。先后天皆得复原,阴阳和顺,气血协调,在健脾温肾之上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林教授运用自拟五仙生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效果明显,特色突出,为中医辨证治疗骨髓抑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郭志强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整理郭老医案和访谈等方法,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等方面总结郭老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郭老认为脾肾阳虚是复发性流产的根本病机,肾不能系胎,脾不能载胎,脾肾阳虚不能温煦长养胎儿,导致反复堕胎。治疗上,以中药序贯疗法温肾健脾、预培其损,并强调男女同调,脾肾强健后方可受孕。孕后应温肾健脾安胎,慎用黄芩,使胎有所系、所载、所养。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复发性流产,辨证为脾肾两虚、冲任虚寒,治以补肾健脾、温阳散寒,孕前以郭氏中药序贯疗法调经促孕,孕后以自拟补益脾肾、益气养血方药保胎,最终顺利得子。[结论]郭志强教授以温肾健脾为法,预培其损、固胎安胎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独到,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是全国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名家医案精选,就研读程门雪、黄文东等部分医家有关脑病之医案,李乐园、董廷遥治疗癫痫一主痰、一主瘀;黄文东、程门雪治疗不寐同用甘麦大枣汤,一合定志丸,一合百合地黄汤;吴考褩、俞慎初治疗眩晕,一采用柔肝通络法,一采用滋阴潜阳法;赵棻、刘赤选治疗头痛,一采用补中益气汤,一采用吴茱萸汤,各有侧重,深得中医之精髓,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治思路,阐述姜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是内外相因,本虚标实。本虚系心之本位正气不足,发病初期以心气虚为主,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阴阳两虚。标实包括水饮、痰浊和瘀血,进而影响体内水液和血液循行,形成水饮内停、痰浊蕴肺、水血互结、痰瘀互结等证。姜德友教授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气虚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5个临床证型,对其症型分别应用心力加、参景益心汤、补气通脉汤、补火汤、自拟参苈加进行治疗。所举验案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型,用参景益心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证,用补火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用补气通脉汤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姜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治分型及治法方药均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刘启廷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刘启廷教授对带下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健脾益肾化浊汤在,临床实践中的辨施要点,阐述刘启廷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并举案例佐证。[结果]刘启廷教授根据带下痛多因脾肾虚损,湿热毒邪内蕴,致使带脉失约的病因病机,以健脾益肾化浊为治法,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随证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刘启延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临床疗效显著,对带下病的中医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系统受累等临床综合征。CRF缠绵难愈,为进行性恶化的不可逆病变,其病机以脾肾两虚,湿浊毒瘀内蕴,气血阴阳衰败为主,治疗上以温补脾。肾以治其本,通腑泄浊以治其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咽炎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chronic pharyngitis,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就诊肺肾阴虚型CP病人120例,随机法将其分成60例为治疗组,6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咽炎汤、金果饮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炎汤治疗肺肾阴虚型CP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史伟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在跟随史伟教授学习过程中,整理、归纳史教授的临床经验,思维方法,总结出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的经验。结果:史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分型对症治疗,具体有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脾胃不调、水湿、湿浊、浊毒内蕴、瘀血阻络等证型。结论:史伟教授从脾论治慢性肾衰收效显著,其临床经验值得探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中医证候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随机调查患者211例,比较中医证型及慢性肾脏病(CKD)原发病种、分期与中医证型证候间的相关性。结果 211例患者共涉及7个中医证型,其中单纯气虚(定位肺脾肾)52例,气阴两虚75例,单纯阴虚(定位肝肾)32例,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3个证型。共涉及3类原发疾病,其中:气阴两虚在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率最高(40.84%),脾肾气虚在肾小管间质病中表达率最高为(28.78%),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多表现为气血两虚(32%)。本虚证中,阳虚多见于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88%);标实证中肾小球肾炎易出现浊毒证(75%),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易出现血瘀证(75%)。随着CKD分期及病情的不同,CKD4期的患者最容易表现为气血阴阳虚证,浊毒证及血瘀证逐渐加重,气滞证表现不明显。结论肾小球肾炎与气阴两虚证、浊毒证、血瘀证相关;肾小管间质病与脾肾气虚、浊毒证相关;高血压相关肾损害与气血两虚(阳虚)—血瘀证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彭万年教授经验方治疗石瘿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温补脾肾、行气活血为基本大法,用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对1例石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该患者以上方随症加减调理1年余,生存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以温补脾肾为法,用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石瘿患者,可获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灸加中药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艾灸和内服健脾温肾汤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35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结论]艾灸和健脾温肾汤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导师谈勇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复发性流产的经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整理分析临床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等方面阐述谈勇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的学术观点,并列举病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谈勇教授认为LPD病机以肾虚为主,同时涉及心肝脾,病理因素可见气滞、血瘀、痰湿,导致阴阳气血失衡,而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肾阴虚、肾阳虚为本,兼见肝气郁结、脾阳不足、心火旺盛及痰湿瘀阻证,以本虚标实多见,故治疗以补肾为主,佐以疏肝、健脾、宁心、化痰、祛瘀等法。本案患者辨为肾阳虚证,治疗上主要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黄体期温补肾阳,卵泡期滋补肾阴,在此基础上兼顾疏肝健脾宁心,同时联合西药治疗,配合心理及饮食方面的指导,使阴阳平衡,最终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充分应证了上述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结论]谈勇教授以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