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21日至2月25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重症COVID-19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51例COVID-19患者中,重型35例(68.6%),危重型16例(31.4%)。51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为主。危重型组呼吸频率快于重型组(P=0.027);危重型组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重型组(P=0.012);危重型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高于重型组(P=0.028);危重型组D-二聚体高于重型组(P=0.013);危重型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于重型组(P=0.013);危重型组白蛋白低于重型组(P=0.004);危重型组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预警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1日至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103例,随访至2020年4月10日。将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分为轻症组(71例,68.9%),重型及危重型病例分为重症组(32例,31.1%)。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年龄更大[(67.6±16.1)岁比(43.6±15.7)岁,P <0.001],有基础疾病者比例更高[22例(68.7%)比19例(36.5%),P <0.001],平均住院时间更长[(19.5±14.9)d比(13.3±4.5)d,P=0.002],发热持续时间更长[(10.1±6.7)d比(6.2±4.4)d,P=0.001],出现乏力[22例(68.8%)比30例(42.3%),P=0.013]和纳差[20例(62.5%)比20例(28.2%),P=0.001]比例更高,淋巴细胞下降更明显[(0.91±0.46)×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成功诊治的3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为诊治危重型COVID-19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成功救治的3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岁。2例为二代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6.67 d,发病初期均有发热,2例有咳嗽,进展期出现重症肺炎。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1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反应蛋白升高,恢复期淋巴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患者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渗出影、部分实变及磨玻璃影。入院后经积极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营养支持、CRRT、机械通气结合中医调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危重型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快,病程中合并多种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综合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背景 2020年3月后,我国新增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死亡病例明显减少,但境外确诊病例快速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COVID-19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的 探讨COVID-19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3例成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病情分型,依据住院期间最严重病情将患者分为: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主要临床表现、入院24 h内基线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量表(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影像学检查、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及结局。结果 COVID-19患者中普通型57例(61.3%)、重型22例(23.7%)、危重型14例(15.0%)。普通型、重型患者以女性为主,危重型患者以男性为主,但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中位年龄分别为45.0、62.0、81.0岁,各组>60岁患者比例分别为15.8%、54.5%及9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普通型组及重型组,危重型组SARS-CoV-2核酸转阴率较低,发病后病毒脱落持续时间较长,发病至出现呼吸困难间隔时间较短(P<0.05)。发热、咳嗽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8.2%及87.1%,但各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危重型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型组(31.6%)(P<0.05)。危重型组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型组(49.1%)及重型组(59.1%)(P<0.05)。急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并发症(58.1%),其在重型组及危重型组中发生率(77.3%、92.9%)明显高于普通型组(42.1%)(P<0.05)。中药总体使用率为75.3%,其中重型组中药使用率(90.9%)显著高于危重型组(50.0%)(P<0.05)。糖皮质激素在重型组(63.6%)及危重型组(64.3%)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5.3%)(P<0.05)。6例(6.5%)患者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拔管成功率仅为16.7%(1例)。9例患者死亡,全因病死率9.7%。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74岁〔OR(95%CI)=33.714(3.021,376.211),P=0.004〕、基线SOFA评分≥2.5分〔OR(95%CI)=15.447(1.331,179.260),P=0.029〕是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更易出现肝、肾、心等脏器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年龄及基线SOFA评分可用于早期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1例为武汉当地人右例直接与武汉当地人接触,其余4例为上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及咽痛,可伴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及腹泻。病程中有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转氨酶升高,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降低,CD8阳性的T细胞比例轻度升高等。经a-干扰素注射液雾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联合盐酸阿比多尔片、中药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未进展为重症病例。结论加强对COVID-19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的认识,正确评估患者,尽早隔离及治疗,严密观察各项症状及并发症,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王伟  李俊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265-3268
目的分析河南省漯河市、周口市、信阳市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收治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出的确诊病例标准,纳入河南省漯河市、周口市、信阳市三地区截止到2020年3月16日确诊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发病时临床症状,疫区暴露史等,填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再由专人双录入计算机并建立Excel病案信息库。对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等表示。结果截止到2020年3月16日河南省漯河市(35例)、周口市(76例)、信阳市(274例)共收治并确诊385例COVID-19患者,包括危重患者26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0.52%。男女比为1.55∶1。10~<60岁者占83.38%,≥60岁者占15.32%。农民或农民工居多,占48.31%,其次为个体经营者占26.75%。从行政区域划分,信阳地区患者占71.17%,其中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固始县为信阳地区疫情高发区。有明确武汉疫区暴露史者占54.54%,与本地病例密切接触后发病的"二代病例"占33.51%。发病时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症状者占89.87%。发病后按流感自行服药者占64.68%,合并慢性疾病者占30.13%。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2日至2月2日,其中1月24日最高,2月4日之后发病逐渐趋缓。从发病至临床确诊时间间隔多在1~7 d,占比81.56%。结论 COVID-19前期防控措施成效显现,疫情整体趋缓,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等人流高峰的出现,建议将防控策略从面上防控转为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发热门诊初诊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的25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25例均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6起为家庭聚集性病例。8例就诊时无任何临床表现,就诊时表现为发热11例,咳嗽11例,咽痛3例,乏力3例、全身酸痛2例,鼻塞流涕1例,腹泻1例。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降低7例,外周血CRP轻度升高10例。25例患者就诊时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检查:17例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性或片状磨玻璃影,5例表现为双肺多发胸膜下片状磨玻璃影,部分实变,1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渗出和实变,呈"白肺"表现,2例无异常。结论 COVID-19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部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HRCT多数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性或片状磨玻璃影,部分病灶伴有实变,极少数患者无肺炎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9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中,肝损伤38例(40.9%),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87岁,平均48岁。肝损伤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表现为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其中,TBIL异常者9例,ALT/AST异常者25例,TBIL合并ALT/AST异常者4例,TBIL增高均在3倍以内,ALT/AST增高均在5倍以内。19例(50.0%)入院时已有肝损伤,19例(50.0%)入院后出现肝损伤,两组TBIL、ALT及AST分别为(16.4±2.0)μmol/L vs. (17.8±2.4)μmol/L(P=0.43);(56.3±8.6)U/L vs. (52.02±6.3)U/L(P=0.69);(42.8±4.7)U/L vs. (31.92±2.4)U/L(P=0.0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中,肝损伤的发生比例高,程度较轻,大部分可自行恢复,但肝损伤的机制复杂,除了病毒本身所致肝损伤还可能合并药物性肝损伤,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23日—2月16日在某院确诊并收治的COVID-19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近期是否到湖北出行,是否接触过来自湖北的人员,近期是否接触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资料包括发热、乏力、干咳、肌肉疼痛、咳痰等,收集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指标,分析COVID-19患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5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3.11±17.91)岁。临床分型:轻型3例,普通型48例,重型3例,危重型1例,以普通型为主(87.27%)。家庭聚集性病例29例(52.73%),输入性病例19例(34.55%),近期接触到过湖北的人员27例(49.09%)。临床症状为干咳34例(61.82%),发热30例(54.55%),咳痰19例(34.55%),乏力18例(32.73%),无症状者6例(10.91%)。首次住院检测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者52例(94.55%),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2例(21.82%)。出现症状后5 d CT双肺毛玻璃样变46例(83.64%)。结论 COVID-19患者以普通型为主,主要为输入性和家庭聚集性病例,同时也存在着无症状感染者。对COVID-19防控要严防输入性病例和人员的聚集,加强体温的监测。加强对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的COVID-19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无症状病例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9日至2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湖北省武汉市3家定点医院收治的123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南宁68例,武汉55例.于入院第1天收集病例资料,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7日—2020年2月26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5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患者在随访截止时间的转归,分为存活组(n=51)及死亡组(n=1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轻/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的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死亡组的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肝功能损害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最高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最低淋巴细胞数、血小板、最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RDS(HR=6.316, 95% CI:1.342~29.713)、最长PT(HR=1.200, 95% CI:1.067~1.349)及CRP(HR=1.026, 95% CI:1.012~1.040)是重症COVID-19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时的淋巴细胞数升高(HR=0.014, 95% CI:0.001~0.322)则是重症COVID-19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应密切监测重症COVID-19患者的最长PT、CRP及淋巴细胞数的变化,若发生ARDS,死亡概率显著增加。早期识别及采取有效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临床资料,为该病的防治及血糖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3月4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93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之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CT及危重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9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糖尿病组在年龄、胸闷气喘发生率、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血沉、累及一侧肺、胸腔积液方面较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合并糖尿病者较非糖尿病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及危重症且病重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肺部炎症重,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及致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住院123例的COVID-19患者.比较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结果:死亡组相比于治愈组的男性患者更多,年龄更大,合并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为该病的防治及血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2020年1月19日—3月4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93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之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CT及危重症情况的差异。结果:9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糖尿病组在年龄、胸闷气喘发生率、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血沉、累及一侧肺、胸腔积液方面较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期间,合并糖尿病者较非糖尿病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及危重症且病重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COVID?19肺部炎症较非糖尿病患者重,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分析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变,从而为临床快速筛查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5日在广州市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病史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 205例患者中男性101例(49%),女性104例(51%),年龄范围2~83岁,平均(48.64±16.74)岁,其中20岁及以下仅有5人。194例(95%)有疫区居住或旅游等接触史。55例(27%)有慢性基础疾病,以高血压41例(20%),糖尿病11例(5%),心血管疾病8例(4%)为主。入院时发热175例(85%),其余临床症状以干咳80例(39%)、咳嗽咳痰54例(26%),咽部不适55例(27%),畏寒50例(24%)多见。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正常或偏低197例(96%),淋巴细胞正常或偏低202例(9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4例(12%),C反应蛋白升高85例(42%),降钙素原升高73例(37%),56例样本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44例(79%)。D二聚体、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部分病例异常。计算机化X线体层照相术显示192例(94%)有肺炎表现。结论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男女比例接近。儿童或青少年感染少,以中老人,有基础病为主。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正常或偏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计算机化X线体层照相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初步临床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19.
李沙  张猛  朱雄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8):760-763
目的 回顾分析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血常规和核酸检测结果,为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5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和实验室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疑似病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24例,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为11.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确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确诊病例中,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23例(占95.8%),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双侧浸润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确诊,在综合考虑其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仍需依靠病原学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