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情况,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控,确保灭菌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以及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全省三级医院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调查监测。结果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6.8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3%,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3%。其中预真空及脉动真空式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8.05%,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0%,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均不合格,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均合格。不同科室之间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偏低,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欠缺,存在灭菌质量隐患。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规范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与日常的化学监测和过程灭菌参数监测结合起来,保证灭菌器的正常运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线监测的有效性,提高灭菌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29家医疗机构使用温度记录仪(型号BT-311L)进行每批次的物理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消毒灭菌在线监测云平台(智慧卫监);同时每个月选取相近批次开展生物监测,以进一步验证灭菌的有效性。结果共收集"智慧卫监"有效监测数据4 350例,合格4 235例,不合格115例,合格率97.36%;不合格原因中"未达到灭菌温度"47例(1.08%)、"未达到灭菌时间"40例(0.92%)、"超过灭菌温度+3℃"24例(0.55%)、"人为操作不当"4例(0.09%);生物监测232次,不合格1次,合格率99.56%。在线物理监测与生物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结论消毒灭菌在线监测云平台可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实时监测,能发现灭菌器故障。与生物监测方法相比,物理监测合格率稍低,但更准确,最重要的是监测结果同步知道,省时、高效,快速放行,同时可作为上级部门对医疗机构灭菌效果监管的有效监手段。智慧卫监在线监测能确保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状,以便规范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方法通过问卷、现场调查和监测的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结果调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117所,共132台灭菌器,其中下排气式灭菌器占54.55%,灭菌器械类型中,手术器械占40.51%;消毒员专业中,护士、工人、其他专业分别占71.79%、10.26%、17.95%,消毒员经培训持证上岗率为29.06%;二级、一级及民营医疗机构中,注册证持有率分别为45.28%、25.45%、22.22%,说明书持有率分别有75.47%、43.64%、55.56%,均未安装高效过滤器;灭菌器1、3、5年年检率分别为7.69%、3.42%、2.56%,其中86.32%的医疗机构灭菌器无年检,日常维护由厂家维护占12.82%,医院负责占32.48%,科室负责占42.74%,无维护占11.97%;81.20%的医疗机构持有操作规程;灭菌温度、灭菌压力、灭菌时间及干燥时间合格率分别为90.60%、79.49%、85.47%及62.39%;物理、化学及化学监测开展率分别为49.57%、64.96%及32.47%,进行现场生物监测100例次,合格98例次,合格率为98.00%。结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不规范,在人员培训及资质、灭菌器操作和监测方面存在缺陷,经加强培训及督导,加大供应室硬件设施投入,促进工作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状,以便规范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方法通过问卷、现场调查和监测的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结果调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117所,共132台灭菌器,其中下排气式灭菌器占54.55%,灭菌器械类型中,手术器械占40.51%;消毒员专业中,护士、工人、其他专业分别占71.79%、10.26%、17.95%,消毒员经培训持证上岗率为29.06%;二级、一级及民营医疗机构中,注册证持有率分别为45.28%、25.45%、22.22%,说明书持有率分别有75.47%、43.64%、55.56%,均未安装高效过滤器;灭菌器1、3、5年年检率分别为7.69%、3.42%、2.56%,其中86.32%的医疗机构灭菌器无年检,日常维护由厂家维护占12.82%,医院负责占32.48%,科室负责占42.74%,无维护占11.97%;81.20%的医疗机构持有操作规程;灭菌温度、灭菌压力、灭菌时间及干燥时间合格率分别为90.60%、79.49%、85.47%及62.39%;物理、化学及化学监测开展率分别为49.57%、64.96%及32.47%,进行现场生物监测100例次,合格98例次,合格率为98.00%。结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不规范,在人员培训及资质、灭菌器操作和监测方面存在缺陷,经加强培训及督导,加大供应室硬件设施投入,促进工作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目前医院自动清洗设备及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消毒及灭菌物理指标参数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为实际监测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线电子数据检测仪,选择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对7台自动清洗消毒机湿热消毒温度与时间参数的监测,以及22台压力蒸汽灭菌器(主要包括13台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9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温度、时间和压力参数的监测。结果 7台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消毒后直接使用程序能同时达到设置的温度和时间标准要求的合格率不高,其中探头位置在温度传感器旁的合格率为71.42%、在清洗架顶层中间位置的合格率为42.86%、在清洗架底层中间位置合格率为42.86%;消毒后继续灭菌程序能达到设置的温度和时间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00%;9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时间和压力三项参数同时达标合格率不高,其中9台灭菌时间参数都达到预设灭菌时间,而温度和压力合格率只有66.67%;13台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3台灭菌时间参数都达到预设灭菌时间,而温度和压力合格率只有84.62%。结论使用无线电子数据检测仪能够发现使用中的自动清洗机与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参数的不达标问题,灭菌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强规范管理与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市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02年3~9月共监测424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80.19%。卧式、立式、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合格率分别为84.30%,75.79%,73.56%;市级、区(县)级、镇级(包括社区医疗机构)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分别为88、40%,79.17%,78.07%。结论加强对医院供应室消毒人员的培训,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才能提高压力蒸汽灭菌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市28所医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消毒灭菌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的方法,对某市二级乙等(含二级乙等)以上28所医院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28所医院共配置68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三级医院20台、二级医院48台;其中B型6台、N型44台、S型18台,由使用科室管理占94.12%,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到科室集中管理占5.88%;三级医院正确负载率为85.00%,二级医院正确负载率为56.25%;三级及二级医院每锅物理监测执行率均为100.00%,三级医院化学监测执行率为85.00%、二级医院化学监测执行率为83.33%,三级医院每周一次生物监测执行率为80.00%、二级医院每周1次生物监测执行率为64.58%;三级医院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科室建立灭菌物品清洗质量控制记录执行率为65.00%、二级医院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科室建立灭菌物品清洗质量控制记录执行率为43.75%。结论某市医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以使用业务科室管理为主,相关业务科室不熟悉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各类型的适用范围,灭菌前器械及物品清洗质量控制记录不完善,灭菌过程监测欠规范,需加强监管,促使各级别医院正确选择并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灭菌效果在线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包括物理参数监测设备在内的在线检测设备对天津市8各辖区30家医疗机构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相关数据整理分析。 结果 连续两个月监测期间,总共获得858条在线监测数据,其中合格802份,合格率为93.47%。不合格情况中未达到灭菌温度和超过温度总共占73.21%。 结论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性能亟待重视,灭菌效果在线监测可以发现常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无法发现的问题,加强卫生监督“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提高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ME -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生物指示剂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灭菌效果。结果 市、县、乡三级医院 2 46台压力蒸汽灭菌器中 ,灭菌效果合格 196份 ,合格率 79.7%;2 3.1%不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集中于乡镇卫生院 ;不合格因素是多方面的。结论 加强乡镇卫生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督管理 ,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北京市18所医院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监测。结果共调查64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脉动真空式灭菌器31台,占48.44%,卡式灭菌器15台,占23.43%,下排气式灭菌器16台,占25.00%,电加热手提式灭菌器2台,占3.13%;进口灭菌器50台,占78.13%,国产灭菌器14台,占21.87%;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7.19%;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为96.88%;生物PCD监测合格率为35.93%;化学PCD监测合格率为28.13%。结论各医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合格,但在灭菌设备的管理、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对西安市市管所有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随机现场采样监测。结果 2015年共采集西安市80所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标本240份,合格127份,合格率为52.92%。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市立直属医院为62.67%,职工医院为55.95%,私立医院为40.74%;综合医疗机构为67.68%,专科医疗机构为42.55%;三级医疗机构为79.63%(43份),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45.16%(84份),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卫生不同项目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83%、8.33%。各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5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高(71.43%),其次为30岁年龄组(67.82%),40~岁组合格率最低(39.66%)。结论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整体水平偏低,应提高检验科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质量监控,严格掌握并执行标准洗手操作规程,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郭宁晓  栾玉明  丘春萍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16-1618
目的掌握广州市海珠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医疗机构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为95.90%;在各类监测项目中,灭菌医疗用品、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紫外线辐射强度合格率较高,医院污水和空气合格率相对较低,依次为100%、99.65%、99.04%、98.88%、93.08%、90.59%、71.94%;不同环境类别监测结果不同。结论海珠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年度样品合格率有下降趋势,须进一步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瑶海区医疗机构2005-2006年消毒质量监测资料,找出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区所有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85.82%;2005年、2006年医护人员手与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3.42%和98.75%,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分别为88.52%和100%,2006年医护人员手与物体表面(χ^2=5.99,P〈0.05)和压力蒸汽灭菌器(P〈0.05,fisher exact)的合格率高于2005年;两年合计空气、医护人员手与物表、消毒液和保存液、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的合格率依次为55.7%、96.2%、100.0%、94.4%、80.30%,不同检测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98.45,P〈0.001);两年区级、乡级、村级医疗机构的空气合格率依次为80.00%、58.33%、54.82%,空气合格率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瑶海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消毒管理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状况,为保障手术室洁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采样与检测方法,对西安市 15所市属医院的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与分析。结果共监测51间手术间。其中二级医院24间,三级医院27间;Ⅰ级手术室26间,Ⅲ级手术室25间。Ⅰ、Ⅲ级洁净手术室≥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6.92%、80.0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3.08%、88.00%。Ⅰ级和Ⅲ级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61.54%和80.00%,经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χ2=2.092,P>0.05)。三级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85.19%,高于二级医院的58.33%(χ2=4.600,P<0.05)。二、三级医院手术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50%、92.59%,周边区合格率分别为95.83%、92.59%,二、三级医院手术区及周边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和浮游菌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尤其是二级医院应加强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大理州各级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管理情况,工作中的难点与困惑,为进一步强化管理打基础。方法: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大理州48家医疗机构现阶段使用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对灭菌器的使用、灭菌质量管理、灭菌效果监测及信息化质量追溯情况展开调研。结果:调研发现大理州48家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共81台。N型17台、占20.99%,B型23台、占28.40%,S型15台、占18.52%,还有26台、占32.10%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各级医疗不确定其灭菌周期,从而存在错用灭菌周期的安全隐患。其中有72.92%的医疗机构无物理监测参数打印记录,化学监测每包执行率77.08%,还有29.17%的医疗机构从未做生物监测,68.75%的医疗机构未实施信息化质量追溯。结论:大理州各级医疗机构现阶段使用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使用管理不规范、灭菌质量监测不到位及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滞后等问题,相关医疗机构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保证使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试剂达到灭菌效果,监测和分析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保证灭菌质量。方法用3种不同的监测方法,每月对实验室4个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一年共监测了48次,化学指示法监测合格48次,合格率为100.00%;生物指示法监测合格39次,合格率为81.25%;Prospore2生物指示法监测合格37次,合格率为77.08%;监测结果与实验室培养基灭菌效果要求温度和时间有关。结论正确使用监测方法是确保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情况,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要求,对该辖区各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和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按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0年共监测各医疗卫生单位各种样本10 637份,总合格率为91.2%;2007—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85.0%、87.5%、92.5%、94.8%,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8,r=3,P0.01)。监测项目中不同种类样品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05.09,v=6,P0.01),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最高,总合格率为98.4%;最低为空气,总合格率为76.2%。结论该辖区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合格率逐年上升,但消毒质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消毒监测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使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成本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1—12月灭菌的腹腔镜器械90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洗、干燥、包装后的腹腔镜分别选择上述3种灭菌方法进行灭菌,每组各30套。监测灭菌效果,分析3种灭菌方法的时间、经济成本,并比较其灭菌安全性。结果 3组器械灭菌效果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0%,光学视管成像质量均为100.00%。压力蒸汽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平均每组腹腔镜灭菌时间分别为3、21.7、320 min;每套腹腔镜灭菌设备与维护成本分别为:1.32、23.74、100.46元/套;每套腹腔镜灭菌所需耗材成本分别为15.60、116.67、106.67元/套;所需人力成本分别为1.55、11.17、164.96元/套。3种灭菌方法平均每套腹腔镜灭菌所需总成本分别为18.47、151.58、372.09元/套。压力蒸汽灭菌法无消毒剂残留,医护人员无不良反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和环氧乙烷灭菌法有消毒剂残留,对医护人员眼睛、呼吸道、皮肤有刺激。结论 压力蒸汽灭菌法较其他两种方法在时间和成本、安全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适合于耐热、耐湿的腹腔镜器械灭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安市属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现状,加强医院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以改进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水平与感染控制措施。 方法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相关规定,对全市69所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样品2 224份,消毒灭菌质量合格1 766份,总合格率为79.41%。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中,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83.67%)高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公立医疗机构(79.64%)合格率与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7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综合医疗机构合格率(80.18%)高于专科医疗机构(7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不同监测对象(样品)中,使用中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测试包和PCD)合格率(分别为98.46%、100.00%、98.06%)较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戊二醛合格率(分别为58.48%和43.28%)较低。结论西安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监测对象消毒灭菌质量差异较大,应重点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戊二醛浓度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评价萧县三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 ,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对 1 999年萧县县、乡、村医疗机构 4类标本微生物污染监测结果分析。共监测医疗单位 42 4个 ,采集标本 2 950份 ,合格率 77.4 %。县、乡、村监测合格率分别为 86 .1 %、77.3 %和75 .7% (P <0 .0 1 ) :4类标本监测合格率依次是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1 0 0 % ;使用中消毒用品92 .6 % :消毒后医疗用品 67.8% ;灭菌后医疗用品 60 .7% (P <0 .0 1 )。结果表明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均不高 ,但级别高的医疗相对医疗相对较好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合格率高 ,而医院灭菌后医疗用品合格率偏低 ,应强化消毒管理措施 ,全面提高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