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陈永灿主任基于“本虚毒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结合陈主任临证的阐释,从核心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方面,总结陈主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并附一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陈主任认为“本虚毒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本虚”即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毒结”即浊毒留滞,蕴结隐伏。辨治以寒热错杂为基本面,主张平调寒热,根据虚实偏胜,随证治之。处方以自拟十味泻心汤为主,扶元解毒,如脾虚及肾,加用滋肾之品;兼有气血怫郁,喜用花类疏和;针对痰毒、瘀毒、热毒的不同,分别选用山慈菇、石见穿、猫人参,蜂房、刘寄奴、莪术,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对角药治之。验案辨证为脾虚毒结、寒热错杂,治法为健脾解毒、平调寒热,以十味泻心汤为主方,考虑兼有瘀毒阻滞、浊滞血瘀,选用蜂房-刘寄奴-莪术角药;复诊因气血不通,气机升降失调,以三花百草饮轻宣开郁;三诊考虑患者年龄增长,肝肾渐衰,且久病伤元,合四君贞元饮健脾益肾、固本培元。[结论]陈主任从“本虚毒结”辨治...  相似文献   

2.
搜集整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痛证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的认识,认为:叶氏介“久痛必入络”,而络痛证的病机为络中气血不通,痛因有虚实寒热四端;辨症要点为“痛则不通”,贵在辨别“络不通”有气血阴阳之分;总以辛香通气为络痛证的治疗大法,根据其络痛之属气血阴阳虚实而“辨证施通”,指出通络时应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及以奇经通补络脉,并强调因“痛久入络”,故治疗时以“缓调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辨治妇人产后病的经验特色,为临床辨治产后诸疾提供一定思路。[方法]以《医学心悟·卷五》中记载的14类产后病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血证论》《傅青主女科》《经效产宝》等相关著作中对于产后病的认识,以及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的相关论述,对程氏辨治妇人产后病的经验特色进行分析。[结果]程氏认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妇人产后的体质根本,外邪易感、瘀血停滞是产后诸疾形成的关键,在产后病的治疗上具有“健运脾胃补气血,善用四君四物”“活血化瘀止诸痛,善用失笑归芎”“产后诸疾辨证看,化裁用药精当”以及“产后将护有数法,性情饮食皆顾”的特色,不仅重视气血亏虚、瘀血停滞、外邪侵袭,亦重视脏腑功能的失衡和调节,使得产后病的辨治体系更加全面、系统。[结论]程氏辨治产后病具有独到经验,理法明确,方药精当。深入研究程氏治疗产后病特点,对临床指导产后疾病的治疗均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的经验。[方法]以《程原仲医案》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内经》、丹溪、河间等名家论著,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归纳、总结其辨治思路及特色。[结果]程氏认为,凡人身之滞而不通,皆为之郁。诊法上,程氏四诊合参,重视脉诊,擅于凭脉辨证。辨证论治方面,程氏认为,诸因皆可生郁,当各求其属,随证治之。虚可致郁,郁久易虚,解郁补虚须审察标本,谨守病机,同时重视脾胃中土的枢机作用。治疗时,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治以开郁养心;若误用寒凉、血郁邪伏,治以开郁逐邪;若误用温补、气血郁滞,治以行气开郁。程氏临证善用古法而不泥古,常有独创之见,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则夺之,有硝黄下之,有桂附温之,亦有平胃散燥之,皆为“土郁夺之”之发挥。对于儿科患者的辨治,程氏重视气的生理作用,提出“幼无七情,惟气滞则诸病生焉”,治疗则重在调畅气机。[结论]程氏临床诊治郁证,善从脉证入手,治疗上注重调和脾胃中土和全身气机。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及其辨治特色,可为现代临床中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胰腺癌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对沈师治疗胰腺癌的病案进行整理,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辨证论治三个层面介绍其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加以佐证。[结果]沈师认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脾虚不运、七情郁结、正气不足密切相关,临证重视脾胃、调畅气机、扶正培本,将胰腺癌分为气血亏虚、寒热错杂、脾虚湿阻、气机郁滞四型,气血亏虚型投以八珍汤加减,寒热错杂型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脾虚湿阻型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气机郁滞投以柴胡剂。沈师反复告诫切勿拘泥于证型,需谨守病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所举验案,沈师辨为气机郁滞,治拟疏肝利胆、条达气机,以大柴胡汤加减,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沈师治疗胰腺癌注重扶正祛邪,主张灵活辨证,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以求阴阳平衡,内外和谐,其学术经验丰富,临证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王丽娜教授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辨治产后身痛的经验。王丽娜教授认为产后身痛的发病关键是血虚受风,风寒湿邪稽留关节、肢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不通则痛,其总体病机为血虚血瘀。桃红四物汤为养血活血、化瘀调经的中医经典名方,用于治疗产后身痛契合其基本病机。临床辨治可从气血双亏、邪气外侵,邪瘀互结、筋脉引急,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分型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张婷婷教授运用膏方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临诊,总结张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妇女产后身痛的经验与思想,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张教授认为产后妇人气血俱虚,临证采用具有扶赢补虚、治病纠偏作用的膏方,在治疗产后身痛诸疾中能取得较好疗效。且膏方口感优于汤药,其副作用较小,尤适宜产妇服用。两则验案,均予以佐证。[结论]膏方用药全面,药效平和,在产后调理等妇科慢性病的调治方面有独特优势,结合妇女经带胎产生理病理特点,从个体化辨证体质入手,重视标本正邪、寒热阴阳、脏腑冲任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调理身体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衡的影响,以《伤寒论》为指导,运用八纲及脏腑辨证探讨其经方论治,并以临床验案佐证。[结果] 恶性肿瘤病机冗杂,临床表现多具有矛盾性和寒热错杂的特点,辨治颇为棘手,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本源,从阴阳、寒热失调认识并辨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开寒热错杂辨证论治之先河,通过参悟仲景思想,认为治疗上可从清肺温脾、清肝温肾、清温中焦、清肠温肾等立法,代表经方包括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所附肺癌放疗后放射性皮炎验案,其证型归属于脾阳亏虚夹痰热蕴肺之证,治以上清肺热,下温脾寒,方予麻黄升麻汤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及临床表现,临证中常运用经方治以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患者多有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周天梅教授临床应用千金小续命汤治疗面肌痉挛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跟师临证、整理验案,结合现代医家研究,从病因病机、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周师应用千金小续命汤治疗面肌痉挛的诊疗思路,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周师认为,面肌痉挛的根本病机为正虚邪中,治以扶正祛邪,运用千金小续命汤,临床疗效颇佳。所举验案以风邪袭表、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要病机,治以扶正补虚、祛风解表、燮理寒热之法,以千金小续命汤从表论治,原方原量,未加减药味和药量,疗效确切。[结论]周师治疗面肌痉挛,紧扣正虚邪中之病机,运用千金小续命汤,遵循古籍,原方原量,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祁钰涵  靳利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2):1362-1364, 1376
[目的]探讨运用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及病房诊治,收集相关资料,从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病机与乌梅丸方证病机对应等方面来论述相关学术经验及临证心得,并分析典型案例。[结果]临床上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患者辨证多为肝阳虚夹郁火的寒热错杂证,而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功擅温肝寒、益肝体、泄郁火,高度契合病机。所举验案病机为七情戕伐阳气导致肝寒气馁、肝气郁滞而化火,治以乌梅丸为主方,随证加减,寒热同调,补泻兼施,收获良效。[结论]运用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显著,对于中医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阐述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为切入点,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韩延华教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韩延华教授认为痰邪是产后抑郁症的关键因素,责于肝脾肾三脏。脾肾亏虚,虚则生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扰清窍是其最终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痰火上扰型、气郁痰阻型、脾虚痰凝型。治疗上始终以祛痰作为总纲,辨证治疗,气郁者当疏肝解郁以顺之,脾虚者当健脾祛痰以补之,痰火者当涤痰祛热以清之,临证加减,收效甚佳。所举验案为气郁日久,痰火上扰型,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显著。[结论]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理论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陈霞波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陈霞波教授的医案,总结陈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阐释绝经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佐证。[结果]陈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以肝为主导,治疗以调肝为要,创疏肝、清肝、滋肝、养肝四法,并注重乙癸同补、心肝同治、气血并调。而"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肝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重要性,提倡女科病从肝论治,这与绝经综合征病机特点和治疗方法如出一辙。所举验案辨为肝郁肾虚、阴阳失和之证,其肝郁之象显著,予丹栀逍遥散化裁疏肝解郁、协调阴阳治疗后,诸患皆和,可为证验。[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对于绝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陆圻的医术特色。[方法]以文献学研究方法,整理陆圻医著《医林新论》和《恭寿堂诊集》,分别从医学理论、诊疗方法、方药运用、临证经验等方面总结陆圻医术特色。[结果]陆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医术特色为:取法诸家,师古不泥;望色为先,脉诊为重;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天行疾疫,推明运气;循因种子,广嗣有方;防病祛疾,饮食宜忌;初学戒行,以正医德。[结论]明末清初钱塘医家陆圻,医理崇尚经典而每多发挥,医术取法诸家而讲求实用,对后世钱塘医家学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张培影教授辨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经验。[方法]通过中医经典理论文献参考、临床观察,对UA病机、治则、辨证原则进行归纳,并以两则案例具体分析张培影教授辨治冠心病UA的特点。[结果]张培影教授提出了气虚痰滞是冠心病UA发病的前提和基础;痰滞瘀阻、心脉挛急是UA的病机关键;祛瘀和脉、健脾化痰是基本治疗原则;UA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滞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阳虚痰瘀证4型。[结论]张培影教授针对UA痰滞瘀阻、心脉挛急的病机特点,设立了祛瘀和脉、健脾化痰的治疗原则,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整理归纳陈意教授的学术思想。[方法]根据陈意教授的临证经验,结合临床验案,以经典医籍作释,总结陈意教授的学术思想。[结果]陈意教授的治疗思想可归纳为临诊贵辨证、遣方喜调气、神治重情志、八法以和统、湿病忌滋腻、湿热宜苦温等六个方面。[结论]陈意教授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朱丹溪生平医案探析其临证诊病辨治特色,以期学习、传承朱氏学术思想精华与临证诊治特点。[方法]以《丹溪心法》《格致余论》《金匮钩玄》《脉因证治》等所载医案为基础,结合朱氏经典论述与学术思想,阐述例案朱氏辨治经过,并综合分析其诊治特点与背后蕴含的学术思想。[结果]分析可知朱氏临证诊治具有方简效著,擅用人参白术;诊病施治,善辨体质异同;气血之虚,活用四君四物;病究经络,细审阴阳虚实等特色。反映了朱丹溪擅长滋阴降火,以及杂病论治责之于气、血、痰、郁等学术思想精华。[结论]朱丹溪医案言简意赅,特色鲜明,若能结合朱氏一生经典论述与学术特色对医案进行深入探析,则能对其临证诊病施治规律与特点有更深刻认识,以便传承其特色、提升临床辨治疾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论治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特点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黄桂成教授侍诊抄方,整理医案、临证揣摩,总结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角度论治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黄桂成教授认为筋骨由络脉充养,络脉不通是膝骨关节炎的病机本质,临证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立足络病理论,从发病因素、病邪新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病血病等方面着手,治疗上提倡"以通为用",并善于运用辛味药、虫类药、藤类药、补益药等药通络蠲痹,临床疗效突出。所举医案患者辨为肝肾亏虚、寒湿阻络证,黄教授从"络"论治,以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法,注重通络药与其他药物的灵活运用,经治后患者多年痼疾告愈。[结论]黄桂成教授诊疗膝骨关节炎,从"络"论治,强调辨证与用药的统一,思路清晰,特色突出,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浙江近代著名临床医家邵兰荪治疗痛经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研读裘吉生编《邵氏医案》,筛选出其中治疗痛经的医案十余则,并结合邵氏在妇科方面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分析其辨证立法遣方特色,从而总结邵氏治疗痛经的临证经验。[结果]邵氏治疗痛经多从血辨治,且分虚实两端,其中属虚者血虚内热用益母胜金丹养血清热、活血止痛,血虚肝风治以养血柔肝、息风止痛;属实者水结血瘀用五苓散利水散瘀、行气止痛,气阻血滞治从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结论]在治疗妇人痛经方面,邵氏辨治遣方确有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拓宽诊治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发为LN,其中风湿扰肾是LN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活检均提示,LN风湿扰肾证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故在临床中应准确辨识LN风湿扰肾证候,予以祛风除湿治疗,同时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所举医案中,患者起病已久,以气阴两虚为本,此次因风湿内扰于肾,导致LN复发,故治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疗效显著。[结论]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结合古今学术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治疗要领等方面,全面总结范永升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1例予以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肝肾;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风寒湿热等病邪是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痰瘀为病理产物;间质性肺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少阳三焦衰弱,因此临证必须紧抓少阳三焦衰弱这个根本病机。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扶正主要从益气健脾和补益肝肾入手;祛邪则根据风寒湿热以及痰瘀等的夹杂灵活运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以及通络等治法。范教授临证重视扶助正气、强调适时祛邪以及不忘宣利肺气,所列举医案充分佐证了范教授临床灵活应用扶正祛邪的这一治疗原则。[结论]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审因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益参考,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