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寻求膝骨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 80例 ,并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 80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不同严重度的近期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远期复发率治疗组 12 5 % ,对照组 30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协同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鹿角壮骨胶囊与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熏蒸对膝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在膝关节功能改善、骨量改变、疼痛等方面的疗效.方法:5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钙尔奇D+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组26例,给予鹿角壮骨胶囊口服,同时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中药熏蒸.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12、24个月疼痛程度、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评分、腰椎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WOMAC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WOMAC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角壮骨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蒸能明显缓解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魏建峰 《海峡药学》2012,24(2):92-93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配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2例,10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配合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对照组单独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68.83±14.32)分高于对照组(60.59±15.56),(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玻璃酸钠配合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治疗效果。寻求膝骨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并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8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不同严重度的近期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复率治疗组12.5%,对照组30%,差异有显性,结论: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协同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膝骨关节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直接关节腔注射2m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0.0%(16/2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11/20),P〈0.05。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正常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腔对冲引流玻璃酸钠、臭氧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基本治疗60例,关节腔对冲引流+玻璃酸钠60例。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8%,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OA患者关节面注射玻璃酸钠比单纯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周、末次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注射液结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玻璃酸钠注射液结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针,观察两组疗效,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按规定时间进行超声检查并记录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厚度)并进行VAS及WOMAC评分,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人群都有明显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治疗组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在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滑膜厚度变化方面,治疗5周,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5周、随访3月,滑膜厚度较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滑膜厚度在治疗5周时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3月较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序贯综合治疗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功能训练治疗,B组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小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之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的VAS疼痛评分(2.6±0.8)分明显高于B组(1.7±0.8)分),Lysholm评分(71±6)分明显低于B组(7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各维度: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宗教信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宗教信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B组较A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A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7%明显低于B组的93%(P<0.05)。结论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小针刀松解治疗较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功能训练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血糖变化。方法 40例合并糖尿病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曲安奈德(第1周),对照组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每周一次,5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停药4周膝关节症状的改善及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停药4周Lequesne指数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停药4周Lequesn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停药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两组间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4天、第5天血糖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膝骨关节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更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而无血糖明显升高造成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旋转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强生公司生产旋转平台假体(PFC-RP Depuy)对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7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55 ~ 77岁,平均63.2岁,采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髌骨评分、关节活动度及X线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7~6.2年,平均5.1年,术后KSS评分系统临床评分由术前(52.3±6.7)分提升至术后(89.6±8.3)分,功能评分由术前(30.1±8.4)分提升至术后(91.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膝关节各项评分、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恢复,关节功能得到改善.X线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线、骨溶解、假体松动及聚乙烯垫片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共22膝,对所有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结果 根据HSS评分标准,20例患者中,优秀16例(80%),良好3例(15%),尚可1例(5%),差0例,优良率为95%(19/20)。术前HSS评分为(48.5±11.3)分,术后2周的HSS评分为(83.8±10.2)分,术后半年的HSS评分为(91.5±7.4)分,术后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分总结。结果根据Tohn.N.Insall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2.5%,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而且尤其适用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后交叉韧带退变明显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specifically the role of obes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y Blagojevic et al. in Osteoarthr Cartil 18(1):24–33, (2010) examined 36 papers reporting on BMI and found that all studies demonstrated obesity and being overweight to be risk factor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The effect size for obes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knee OA was reported to be I 2 = 97%, and the random effects pooled odds ratio for obesity compared to normal weight was 2.63 with a 95% CI of 2.28–3.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本次实验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40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其余40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膝关节恢复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1例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切口不愈合,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坏死,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HSS评分显著优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双侧膝关节置换术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伤前均有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其中,股骨远端骨折6例,采用人工铰链膝关节置换;胫骨平台骨折7例,采用胫骨加长柄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骨折断端错位1例,采用人工铰链膝关节置换.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5 h.平均随访21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均能下地活动,8例步态正常.HSS评分,优良率100.0%.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在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透明质酸钠。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近期、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提高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膝外翻畸形常合并有一些骨与软组织的特征性改变,全膝关节置换术旨在矫正外翻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术前负重位的双下肢全长片有助于测量下肢力线与解剖轴关系。手术多采用前内侧入路,切骨时,注意股骨和胫骨的切骨平面、角度和厚度,如有骨缺损,需进行修复。外翻畸形时内外侧软组织失衡,通过松解平衡后恢复关节力线,但是具体软组织松解策略仍有争议。假体选择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术后疗效和使用寿命等,应结合患者关节及软组织综合考虑。术后注意有无腓总神经损伤,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夏清  袁海  曹娟娟 《安徽医药》2015,36(11):1358-1360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改变及疼痛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8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单足支撑分期时段参数、足角及膝关节疼痛指数,对健、患侧足底压力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膝关节疼痛指数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0±32.93)、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3±2.93)低于健侧对应百分比(60.26±2.66,P=0.007; 51.53±3.84, P < 0.001);患侧足角(16.24±4.50)明显高于健侧足角(14.67±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膝关节疼痛指数与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r=-0.53,P=0.004)、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r=-0.56,P=0.002)呈负相关;与患侧足角无明显相关性(r=0.245,P=0.193)。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具有特征性,前足着地时段、全足支撑时段明显缩短、足角变大,疼痛严重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