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治疗要领等方面,全面总结范永升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1例予以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肝肾;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风寒湿热等病邪是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痰瘀为病理产物;间质性肺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少阳三焦衰弱,因此临证必须紧抓少阳三焦衰弱这个根本病机。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扶正主要从益气健脾和补益肝肾入手;祛邪则根据风寒湿热以及痰瘀等的夹杂灵活运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以及通络等治法。范教授临证重视扶助正气、强调适时祛邪以及不忘宣利肺气,所列举医案充分佐证了范教授临床灵活应用扶正祛邪的这一治疗原则。[结论]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审因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益参考,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以口干、眼干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机为少阳三焦经、腑瘀阻,失于通畅,使气血津液、水谷精气不能上乘,失于濡养润泽致燥;三焦气化、相火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阻滞三焦,水津失布,或日久化热,煎灼真阴致燥,最终导致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临床以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为治则,辨病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中医运气学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易感人群及证治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理解NCP发生的运气学原理,为当前的临床诊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别从NCP发生的气运背景、易感人群、证候分析等全面解读分析NCP发生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及其证治。[结果]2019己亥年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阳相火,岁运是湿土不及。客气少阳相火侵犯三焦之肺、岁运土气不及的脾胃虚弱为在上在里的关键因素,复感时寒阴雨雾露之气为在表的引发因素。素有阴火之人,常有脾气虚、心肺阴火、湿流下注的阳虚三联证之人,最易感受。病位在肺和脾胃,表有时寒阴雨雾露,里有肺胃三焦郁热,属两感疫病,故发病急危。肺是病变核心病位,肺功能失常,一来不能通调水道,二来脾不运输,于是湿聚为患,多见舌苔腻,此舌苔腻并非寒湿直中。既有火毒,复有湿毒,肺天脾地损伤,失纳天地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通,形神不和。上有火通心郁肺,则上焦不通,中下焦湿聚结滞,三焦相溷,肺不吸天之五气,脾不纳地之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行,脏腑经络不通,而邪乘亏虚处盘踞筑巢,则危病时致。其治疗,要透热清肺以祛邪,健运脾胃以扶正,兼以解表祛湿,用药当以辛咸寒透热清散和温健脾胃为主,基础方当以竹叶石膏汤和苇茎汤、升麻鳖甲汤为主。[结论]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分析,NCP属冬温,为"两感疫病"。其防治原则,当以透清肺之火热和健脾胃为基础,扶正祛邪,兼以解表利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黄帝内经》心身学说的视角切入,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病机,从而为该病的临床中医论治提供理论思路。[方法]从心身学说情志因素入手,运用中医藏象基础理论,从发病根源、关键因素、病机转化三方面展开对本病的病机探讨。[结果]通过探讨心、肝、脾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认为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病性总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脾,与心、肝密切相关。痰、气、瘀既是本病的病理产物,也是促进本病发展的病理因素。病程日久,累及于肾。治疗当以健脾益心疏肝为主,辅以行气祛瘀化痰之法,用药时兼顾固益肾气。[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病机探讨,对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及中医理论发展均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代浙江省名中医叶熙春治疗水肿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翻阅并研读叶熙春的相关存世医学著作,选取其中典型水肿案例三则,结合经典文献以及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总结、概括叶熙春从三焦论治水肿的经验。[结果]通读《叶熙春专辑》,选取案例三则,一为肺卫郁闭,治以开宣肺气、佐利水道;二为脾虚水泛,治以扶脾理气、崇土制水;再则为火衰水停,治以暖肾通阳、温脾化饮。叶熙春从三焦论治水肿的经验之要可概括为,详查三焦气机利与不利贯穿全程,注意肺气郁滞与否,肾阳脾阳气化健运与否;兼观病之由来,患者体质如何,且以培补先后天以巩固疗效,主张阴阳平和,药至病所,攻伐无过。[结论]名中医叶熙春从三焦论治水肿,疗效肯定,其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西药常因长疗程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难以取效。从疾病的中医病机,少阳生理病理特性论述,并从临床实践疗效进一步论述,"宣畅少阳"为主论治,以图开泄肝胆郁结,疏解少阳郁滞,恢复少阳转枢之功,使三焦畅达,中风恢复期后痰浊血瘀病理产物随之日化,情志畅达,枢机健运,使郁证得以解除。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方法,凸显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同时尚待从大标本、药物作用机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病理变化与三焦的功能息息相关.上焦从心肺论治,以宣散为主;中焦从脾胃论治,以健运为主;下焦从肝肾论治,以滋养升清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从三焦论治,以脾肾为本,以祛痰瘀为要,令三焦通利,常收显效.  相似文献   

8.
运用《伤寒论》中理论,对部分咳嗽从少阳论治进行探讨,分析少阳病机特点为枢机不利,易化火邪,影响津液代谢,并针对病机分析四逆散,论述其治当在少阳。治疗少阳咳嗽,少火被郁,郁之轻者,发于外致咳则用小柴胡汤加减;郁之重者,发于内致咳则用四逆散加减。  相似文献   

9.
关天容  宋欣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0):1181-1183, 1194
[目的]介绍宋欣伟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宋欣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并总结宋欣伟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并例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宋欣伟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阴虚津伤,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滋阴润燥乃其治疗大法。临床上常合并郁证,宜从肝论治,养阴柔肝,疏肝解郁。阴亏燥热使元神受损,症状敏感难愈,治疗应注重安神养心,从神论治。燥痹临床症候变化多端,治疗绝不应拘泥于养阴润燥,病久亦会出现虚、瘀、毒等征象,需强调辨证论治。所举验案,患者以“反复口眼干燥、咽部不适2年余”就诊,诊为“干燥综合征”,治以养阴清安神、清热止咳,症状明显缓解。停服中药,疾病无复发加重。[结论]宋欣伟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痹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少阳为枢",关系胆及三焦。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脾胃气机通畅,三焦流畅,枢机通利,升降自如,气血功能正常。气机阻滞为"少阳主骨"致痹病机关键,气血功能失调为"少阳主骨"致痹病理基础。"少阳主骨"包括硬骨、软骨、关节、肌腱、关节囊、骨髓、脑髓、脊髓、骨膜、脑膜、椎间盘、半月板及经脉之"支"类等。临床实践证明,可以应用"少阳主骨"理论治疗痹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元聪教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经验.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慢性唇炎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虚血燥证、胃经风火证3型,分别治以清胃泻火、健脾除湿;健脾益气、养血润燥;疏风清热、表里双解.予以清脾除湿饮加减、四君子汤合四物消风饮加减、双解通圣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春婷认为胃癌为患者久病,气血亏虚,体质羸弱,癌毒伺机入侵而发病,其发生、发展是因虚致实,病位在脾胃。脾虚为发病根本,治疗益气健脾;久病气耗,或情志内伤,进而胃阴亏耗,治宜益胃养阴;脾喜燥恶湿,脾虚湿浊蕴久化痰,与病情进展关系密切,影响津血运行而化瘀,治以涤痰化瘀;肝助胃和降,患者情志不舒,治以疏肝理气、养血柔肝;癌毒内犯者,毒瘀交结,以解毒散结为要务。根据患者综合情况,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上则治本与治标各有主次,虚实兼顾。治本以健脾益气、益胃养阴;治标则根据致病因素以涤痰化瘀、疏肝和胃、抗癌解毒。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因人而异,补泄有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导师谈勇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复发性流产的经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整理分析临床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等方面阐述谈勇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的学术观点,并列举病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谈勇教授认为LPD病机以肾虚为主,同时涉及心肝脾,病理因素可见气滞、血瘀、痰湿,导致阴阳气血失衡,而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肾阴虚、肾阳虚为本,兼见肝气郁结、脾阳不足、心火旺盛及痰湿瘀阻证,以本虚标实多见,故治疗以补肾为主,佐以疏肝、健脾、宁心、化痰、祛瘀等法。本案患者辨为肾阳虚证,治疗上主要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黄体期温补肾阳,卵泡期滋补肾阴,在此基础上兼顾疏肝健脾宁心,同时联合西药治疗,配合心理及饮食方面的指导,使阴阳平衡,最终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充分应证了上述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结论]谈勇教授以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案,总结王自敏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探析其从不同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同阶段、生活调护三方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思辨经验,并辅以验案佐证。[结果]王自敏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根本,脾肾功能失调,精微外泄,水湿、湿热、痰浊、瘀血等浊邪潴留,乃发此病,治疗时应以健脾益肾为治疗大法,同时兼以祛邪,标本兼顾。根据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疾病始终。王自敏教授常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选方用药,并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汤剂,以缓解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阴虚阳亢、气虚、阳虚的证候。同时,王自敏教授亦重视生活调护,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预防感冒、防治感染、避免劳累,防止疾病复发。所举案例首诊时以脾虚湿盛、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治疗以健脾燥湿、理气和胃为大法;而后出现阳虚、外感之象,加以清肺补肾之品。患者久病气阴两虚,故宜益气、滋阴、养肾以调护机体,诊治过程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随证治疗3个月余后痊愈。[结论]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结合,其临床思辨经验值得广大后辈参悟学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拓展“六经病欲解时”和“升降相因”理论在咳嗽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临床5则医案,阐明“六经病欲解时”与“升降相因”理论在咳嗽病中的运用思路与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则医案均具有反复出现的时间性特征,表现为一个或者数个时段症状突出,符合“欲解时”理论。六经传变有三阳传变、三阴递进的特点,太阴、少阴、厥阴及少阳四经在时辰上有重叠,需仔细鉴别。阴阳气消长变化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咳嗽的基本病机,例如少阳病欲解时案肝火冲逆犯肺,以小柴胡汤合从龙汤疏利少阳、降逆平肝;厥阴病欲解时案厥阴风动,以乌梅丸缓肝调中、敛肺止咳;太阳病欲解时案肺气郁闭,予麻黄汤开宣肺气;少阳、阳明欲解时案三焦气机失调,蕴为痰湿,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通利三焦,药后腹泻数次,肺气得降;少阴、厥阴病欲解时案阴虚火旺,予连梅饮加减养阴清热、肃肺止咳。“六经病欲解时”与“升降相因”理论的基础是阴阳气之升降,结合两者治疗咳嗽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结论]洞悉六经病欲解时之象,调节阴阳气之升降于六经当旺之时,在辨治咳嗽中屡获良效。该理论为判断疾病的传变、拟定治则以及给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衣先荣教授认为,肛肠病诊治时应结合《内经》理论,从肠燥津亏秘结证、脾胃气虚泄泻证、湿热瘀滞肠痈证、寒热错杂蛔厥证加以分型,治疗上采用滋阴清热、润燥通便,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