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观察外膜菌苗接种于人体后的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以及抗体消长动态,我们选择桐乡县崇福镇农民61名作为观察对象。每人接种外膜菌苗1ml,免疫后24小时检查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并在免疫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取耳血作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抗体。同时选取另60名农民接种钩端螺旋休普通菌苗(接种2次,共3ml)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以“膜菌”免疫的人群与按种“普苗”相同,均未出现强反应与  相似文献   

2.
现用的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全菌体菌苗预防钩体病已有显著的预防效果,但因接种剂量大、针次多、人群不易接受、给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于1978年~1984年我们所与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共同协作,先后完成了钩体外膜菌苗实验室小量研制与人体试验观察,结果证实外膜苗既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又有使用方便等优点。然而上述研制只限于  相似文献   

3.
我们过去业已证实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一次接种0.1毫升即可保护100%金地鼠免于死亡,接种0.2毫升也可100%保护豚鼠免于发病、死亡或肾脏排菌。为了进一步探明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对恒河猴的免疫原性,我们选用秋季群钩端螺旋体56060株制成的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钩体秋季群56060株制备的外膜菌苗免疫6只恒河猴(RM1~6),其中pRM1~2接种外膜菌苗0.5ml,RM3~6接种1.0ml。RM7~10不予免疫作为对照。RM1~4用5ml秋季群钩体强毒株活菌进行攻击,RM5~6用10ml,RM7~10分别以5ml及10ml活菌攻击,攻击后24及48小时抽取血液培养。结果证实所有免疫猴血液培养全部阴性。对照组不论是5ml或10ml攻击的均为阳性。第11日选取免疫组RM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巴县常见的地方病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有一定影响。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面向农村,保护劳动力,为农业学大寨服务。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菌苗(死)注射液(以下简称钩体菌苗),过去人们仅用作预防注射,以防人类发生相应的钩端螺旋体病。它是生物制品,因此,曾认为包括急性菌痢在内的急性传染瘸发热,是预防注射时的禁忌证。我们发现并非绝对如此。1972年我在给亲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应用ELISA于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诊断的进一步观察。共收集了106例钩体病人的双相血清及106份非疫区献血员的血清。试验时以1:400稀释被检血清。抗原  相似文献   

8.
<正> 多年来用吸附流脑菌苗预防流脑,发病率虽有下降,但效果仍不理想。1983年起我们改用“冻干A 群流脑多糖菌苗”,为考核其效果选择了491例13岁以下儿童进行接种反应观察,其中386例还做了血清抗体调查。流脑多糖菌苗系兰州生物制品所供给,每人一次皮下注射0.2毫升于接种后6、24、48、72小时观察体温和局部红晕,免疫前免疫后一个月各耳垂采血一次,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测定抗体滴度。491例观察对象中,70.88%出现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外膜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改良钩体外腹提取法,提取五株钩体外膜均获成功。电镜观察发现五株钩体外膜超微结构层数存在明显差别。豚鼠保护力试验证实赖型017株外膜对同型强毒株攻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017株外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017株和601株外膜蛋白电泳图谱及兔抗血清交叉识别图谱虽非常相似,但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钩端螺旋体外膜脂蛋白Loa22的免疫原性.方法 取健康豚鼠12只,分蛋白免疫组和PBS(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组6只.蛋白免疫组以Loa22重组蛋白50 μg加等量完全弗氏佐剂乳化一免,Loa22重组蛋白配以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二免和三免;对照组注射PBS与佐剂混合物.分别检测血清中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在末次免疫后2周时血清抗体效价和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Loa22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1960年底至1973年5月,我们收集我县220例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般情况1.发病季节:本组病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于6~9月(占50%以上)和11~12月(占14%左右)。  相似文献   

12.
将黄疸出血群及波摩那群勾端螺旋体浓缩20倍的外膜纯品滴于火棉胶——碳支持膜的铜网上作PTA染色及醋酸铀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60,000~80,000倍,观察到外膜大多呈圆筒状或多角形。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外膜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 2/0骨髓癌细胞融合,筛选出三株抗问号状钩体外膜 McAb。显凝试验(MAT)表明 McAb的E4B11C9株与选用的黄疸出血群的13型钩体(占选用的100%)均发生凝集反应,而选用的其他18群钩体(占选用的100%)和非致病性Patoc Ⅰ株钩体,伊利尼细螺旋体均为MAT阴性,MAT效价低于1:25。从而证明 E4B11C9 McAb具有黄疸出血群钩体的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外膜单克隆抗体凝集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Three McAb were produced against an outer envelope preparation from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by fusion of SP2/0 myeloma cells with immune BALB/c mice spleen cells. The fusion rate was 96% and th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50%. One of the hybridomas, E4B11C9, reacted with 13 of the 13 serovars of the Icterohaemorrhagiae serogroup in 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 (MAT) but did not react with the 18 representative serovars of L. interrogans and L. biflexa serovar patoc and Leptonema illini. For all non-reactive serovars the MAT titres were greater than 1:25. The McAb, E4B7G5, reacted similarly with all serovars except smithi and tonkini. E4B7D4 reacted also similarly with all serovars except serovars birkini, ndambari, bogvere, smithi and tonkini. Therefore, 3 McAb showed serogroup specificity and partial serogroup specificity by agglutination. The agglutination titres were high and hybridomas were stable, so it might be useful in providing a simple, rapid metho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 isolates such as pathogenic L. interrogans in place of the complicated and time-consum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第1报道中已指出,应用板式微孔滤膜加压过滤法收集盐变细胞及提纯外膜  相似文献   

16.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对1971年收容的钩体病患者,大胆地使用我科自制的“7012”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进行其他对症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观察共收治12例,未加选择,全部统计在内。其发病均在7—8月后,均有疫水接触史(修堤坝,支农,游泳等),其中男10例,女2例。除二例为9岁儿童外,其余均为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以重组外膜蛋白为基础的钩端螺旋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获取重组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以该蛋白为抗原,特异的钩体抗血清进行ELISA方阵滴定、交叉性试验、阻断试验,并对北京地区的70份犬血清使用建立的ELISA方法以及德国Virion公司的全菌体钩端螺旋体ELISA试剂盒进行相互验证。结果方阵滴定试验确立以100ng/孔为抗原包被浓度,1∶160为血清稀释度。交叉性试验具有广泛性、阻断试验标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两种方法数据经χ2检验,两者检出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重组LipL32蛋白具有结合活性。初步建立了以重组LipL32蛋白为抗原的钩端螺旋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浓缩和普通三价钩端螺旋体菌苗近期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3年5月至1984年2月在四川省平昌、仁寿和眉山县的15个公社133个大队,对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浓缩和普通三价钩体菌苗进行了人体接种反应观察,血清抗体动态测定和流行病学近期效果考核。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一例由钩端螺旋体菌苗注射引起的系统性变应性脉管炎。患者于1977年4月发病,次年3月20日入院治疗,1979年1月19日死亡,全病程642天。病理解剖发现血管炎累及皮肤、骨骼肌、肝、肺、脾、肠道等脏器。本例钩端螺旋体抗原成分可能是发病的始动因索,患者的过敏性体质是发病基础。本病早期如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能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