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是《伤寒论》治疗厥阴病的主要方剂。该文浅述厥阴病病机及主要症状,分析厥阴病"欲解时"的时间特点,并附乌梅丸治疗厥阴病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曰:“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至于“厥”为何病,其病状若何,《伤寒论》则曰:“厥者,其人当吐,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故后世医...  相似文献   

3.
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咳嗽常在下半夜发作,符合厥阴病欲解时(1点至7点)。通过对厥阴病欲解而不解的机理进行探讨,提出代谢免疫因子日节律的改变,在厥阴病欲解时期间,血浆皮质醇浓度及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降失常或许是CVA在欲解时加重的潜在机理。CVA的病机特点可概括为卫虚风动,若出现寒热错杂证及咳嗽多发作或加重于下半夜时,证属厥阴咳,须寒热、气血同调,扶正、祛风并用。从厥阴病欲解时论治小儿CVA,即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厥阴咳,可谓圆机活法,处方切证则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重温厥阴病 活用乌梅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来重温《伤寒论·厥阴病篇》,玩味张仲景名方乌梅丸的药性配伍,结合自己以往的临证经验,认为乌梅丸不仅只为蛔厥而设,实乃厥阴诸病的主方,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只要谨守厥阴病机,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花椒等组成,具有寒热并调,气血兼顾,扶正祛邪,调肝和脾的功效。厥阴病多寒热错杂,方中乌梅酸能制蛔,花椒、细辛辛能散寒,黄连、黄柏苦能泄火,黄连、干姜、黄柏、细辛等同用,寒热并调。伤寒三阴证多为虚寒,厥阴则为三阴之末,阴尽而阳生,故方中桂…  相似文献   

5.
<正>胸痹是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属难治性疾病。历代医家常从气滞、血瘀、寒凝、痰浊、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论治。笔者跟随导师王兴臣教授学习以来,发现老师擅从六经欲解时入手,每获良效,深受启发,兹举案例如下。1验案举例胡某,女,61岁,2015年2月14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阵作2余年,于当地服用益气活血之中药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近来症  相似文献   

6.
<正>乌梅丸首次出现在东汉医圣仲景所注《伤寒论·厥阴病篇》中,作为驱虫鼻祖之剂,又可治疗久泻久痢。《医方考》、《伤寒寻源》等古医典籍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方剂学》都将其作为驱虫剂使用。但事实上,自明朝至近代以来,很多中医大家都对此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医家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  相似文献   

7.
试探六经病“欲解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说的理论依据、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六经病之“欲解时”是指某经病邪在某种特定时间内有可能得以解除的观点。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有严格的时间节律,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很大的差异。在“欲解”的特定时间内辩证施治,则天时资助药力,祛邪却病,可望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古中医学以在天之时、气,在地之方、味,在人之事(理)、证为基础的"三元素"论,阐述六经欲解时乃是六经时序状态的综合表述,进而依据三阴三阳六经的气行之序、时象之变,对六经病欲解时的实质内涵作出阐释,深入剖析三阴中"以太阴为体之本,以少阴为用之本,以厥阴为象(生命之象)之本"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对《伤寒论》中三阴与三阳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实质内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方首见于《伤寒论》第338条,该条描述蛔厥的证候,并与病机属于脏寒的脏厥相鉴别。正因为张仲景以乌梅丸治疗蛔厥证,所以《方剂学》将本方归于驱虫剂,这显然是片面的。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多有发挥,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乌梅丸的应用范围,用之治疗各种寒热错杂之证,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探讨厥阴头痛的病机及分析乌梅丸的方义,以阐述乌梅丸对其确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欲识厥阴病,寒温合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医学界大多认为,晋代王叔和搜采仲景旧论而编成的《伤寒论》,显然是以论述外感伤寒为主。所以我们就应该着重从外感病方面来研究《伤寒论》三阳三阴证治,一般认为,《伤寒论》是详于寒而略于温的。我们认为,也就应该运用寒温统一的观点去继承发展它。因为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而温病学说则是伤寒学说的继续发展,它们都属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经痛欲解时的显示,是因卫阳在一昼夜间的消长出入中,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内为不同的经优先注入较强 的抗邪能力和自稳调节能力。卫阳在一昼夜间的消长出入时间节律不能完全与昼夜阴阳出入同步,原因是与人类一贯的 寤寐节律相关。各经病,在其欲解时内可欲解,也可明显增重。故而,了解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有助于临床有针对性的因经 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2.
“少阳病欲解时”用药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某,女,43岁。1985年11月7日初诊。患者每晚8时许(戌时)即发寒热往来,体温均在39"C以上,伴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翌晨洲许(卯时)不需用药其热自退。如此反复10余日。曾在当地某医院检查,未见异常。一医曾用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只能退一时之热;一医辨其为少阳证,投小柴胡汤亦乏效。刻诊:除上症外,察其形瘦神疲。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余思良久,认为前医辨证不谬,药证合拍,然其不效者或许给药时间不当也。遂仍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岑、党参、生地各159,半夏、甘草各sg,当归、知母各10g,大枣3枚。2剂,水煎…  相似文献   

13.
论“欲解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任 《河南中医》2005,25(3):9-10
《伤寒论》指出了六经病变的“欲解时”,即六经病变欲解的有利时辰。本人认为:“欲解时”其实质即是指出了环境因素对六经病变等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影响作用。仲景意在示人应抓住治疗的有利环境与时机,以取得最佳疗效。现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厥阴证失眠病程长,病机复杂,全身症状明显,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乌梅丸是厥阴证代表方剂,清上温下,调补气血,交通阴阳,安神助眠。乌梅丸联合针刺,疏养气血,调节阴阳,温寒泻热,治疗厥阴失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因时制宜"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特色,五运六气的学术思想正是体现了这一特色,其应用于临床指导辨证,治疗每获奇效。王兴臣教授在五运六气研究和应用方面见解独到,擅于"辨证"与"辨时"相结合治疗杂症。本文从"少阴病欲解时"治疗不寐一则验案入手,探讨王兴臣教授运用运气学说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对研究《伤寒论》具有重要意义。六病欲解时是《伤寒论》的点睛之笔,也是开启《伤寒论》的一把钥匙。《伤寒论》六病是以时间为提纲归类疾病的。六病时是定义六病的先决条件,六病欲解时是判断六病是否已愈的必要条件。《伤寒论》六病的诊断标准与治愈标准是统一的,六病时与六病欲解时两者是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相同时段。  相似文献   

17.
“少阳病欲解时”为《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之一,被束之高阁已久,近来得以重光。但目前存在理论机理探究不明确、临床应用指征不清晰的问题,因此临床运用时存在一定难度。该文从“开阖枢”“十二辟卦”“时间节律”等多角度出发探讨“少阳病欲解时”理论,发现该理论实则是恢复少阳生理状态的时间处方。寅、卯、辰三时存在与它经病欲解时交叠的情况,因此对应的处方亦有不同。通过对“少阳病欲解时”理论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厘清思路,在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抓住辨证眼目,从而做到灵活处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六经病欲解时所体现的天人相应思想最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它所倡导的时辰医学思想正处于现代医学的研究前沿。但六经病欲解时的思想一直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与欲解时相对的欲剧时则更是鲜为人知。六经欲解时与欲剧时无非是基于阴阳气的出入运行规律而提出的,将这种具有时辰规律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无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章浩军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治”治疗内伤诸病。其认为厥阴肝木疏泄失常,郁而不畅,可致阳明太阴气机升降失司为“痞”;厥阴肝木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可致阳明太阴气机不利,不通则“痛”;厥阴肝血不足而肝火亢盛,肝木乘土,土虚阳无以生,不得运化水谷,可致太阴虚寒为“利”。章浩军教授总结脾胃病厥阴证的病因病机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在临证中谨守病机,常采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厥阴证诸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作为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对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探索中。从乌梅丸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分析了应用乌梅丸的理论研究、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的现状,结果发现乌梅丸主要应用于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及厥阴病方面,并对其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也从单一指标扩展到了高通量的组学研究。乌梅丸应用于恶性肿瘤遵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精神,但其临床和作用机制还需更多的研究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