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创立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该学说以《伤寒论》为依据,参阅《内经》等古医籍,运用病证归类方法,将人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表部、半表半里(中部)、里部,简称「三部」;各部存在的病证,按其阴(虚、寒)阳(实、热)的不同病性划分,共有六类证候群,简称「六病」,「三部六病」学说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部六病"中合病、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重新解读《伤寒论》中的条文,明确辨证关键,总结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对研究《伤寒论》具有重要意义。六病欲解时是《伤寒论》的点睛之笔,也是开启《伤寒论》的一把钥匙。《伤寒论》六病是以时间为提纲归类疾病的。六病时是定义六病的先决条件,六病欲解时是判断六病是否已愈的必要条件。《伤寒论》六病的诊断标准与治愈标准是统一的,六病时与六病欲解时两者是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相同时段。  相似文献   

4.
李国栋  李芳铭 《河南中医》2010,30(3):214-215
《伤寒论》"六病"具有特定的时间概念,"六证"具有特定的时间、病位和病性概念,由此构成"六病时位辨证"特色。六病是病时、病位和病性不相统一的非典型性六病;六证是病时、病位和病性相统一的典型性六病。弄懂六病与六证的确切含义,弄清六病与六证的关系,才能解除千余年来束缚学习《伤寒论》的瓶颈,使《伤寒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及“三部”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伤寒论》原文入手,结合历代医家的不同认识及临证体会,提出《伤寒论》的辨论方法是六病辨证,而非六经辨证,并进一步阐述了辨证的基础是由三部分来划分的,即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而每部又各有阴病与阳病之分,因而提出《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框架为“三部六病”这一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一部专门阐述急性外感热病的专著,该书将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伤寒论》对胃肠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对神志病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伤寒论·阳明篇》中也提到胃肠病对神志的影响,这对现代医学"脑肠相通"的学说奠定了理论根基。本文从《伤寒论》阳明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入手,分析胃肠壅滞与神志状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日晡潮热即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教材解释是由于阳明经气旺于申时;而按照子午流注学说申时应是膀胱经气旺盛之时。鉴于两者矛盾之处,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中六经概念的不同出发,得出《黄帝内经》所谓六经为六条经脉的总称,《伤寒论》之六经为三阴三阳六病,分别指代外感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所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混淆了六经经脉与三阴三阳六病的概念,有失妥当。  相似文献   

8.
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提出的崭新学说,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该学说把机体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每部以阴阳属性划分为六病。该学说对少阴病、厥阴病的认识及六病主方的选择与学术观点相近的胡氏伤寒学派有所不同。刘老晚年发展形成了整体气血论和局部结构观。其弟子因学习背景不同而分为三部分,其中师承弟子对刘老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的继承;西学中弟子将该学说与西医学理论进行了融合和创新;中医背景弟子将传统中医知识梳理和整合到三部六病学术体系中。  相似文献   

9.
浅谈“三部六病”说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部六病”说是山西省名老中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刘绍武在六十年医疗实践中对《伤寒论》理论研究的结晶。三部六病说是以《内经》《伤寒论》的理论为基础,系统地把整体划分为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按对立统一法则,每部以阴阳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群,谓之六病。机体病  相似文献   

10.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11):1419-1420
《伤寒论》是以病立论,以病统证,以证统方,以方统药,先辨病,后辨证,才用方药治疗.《伤寒论》六病即六大类型疾病的简称,包括了人体脏腑病、经脉病、络脉病、六淫病、营卫病、气血病、津液病等,可见《伤寒论》所论不只限于六经病.而近现代《伤寒论》研究中,概念的混淆使用已经影响了对《伤寒论》理论的正确表述,因此应该及时纠正误解概念,才能重新阐释《伤寒论》.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巨著,其突破了《内经》病位上只分表与里的限制,而是分成了表、里及半表半里三部,显示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病势。结合《伤寒论》具体条文,论述《伤寒论》"三部"的划分、证候的"三部"范畴及六病的"三部"分属:太阳属表、阳明属里、少阳属半表半里、太阴属阴之里、厥阴属阴之表、少阴属阴之半表半里。《伤寒论》中疾病病位的确定是依据表、里及半表半里进行分类,并以阴阳二性来确定疾病的性质,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辨证论治体系,不但为伤寒立了法,而且能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2.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 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 年)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它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3.
浅探《伤寒论》中平调阴阳的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的阴阳学说渊源于《内经》。仲景根据《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 ,认为疾病都是阴和阳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 ,即阴阳失调 ,疾病乃生。鉴此 ,《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就充分体现了平调阴阳 ,使阴平阳秘、其病可已的辩证法思想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如次。1 理论明辨阴阳《伤寒论》亦可称之为疾病论。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反映的证候是复杂的 ,无论证候变化多端 ,均可用八纲归纳 ,而阴阳为八纲的总纲。然而八纲就是从《伤寒论》中得到启发而加以系统化的。仲景遵循《内经》阴阳学说的理论 ,把疾病看成是机体阴阳失…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4):397-399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论》。应该使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或简称"六病辨证",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相似文献   

15.
<正> 《伤寒论》之辨证皆依对立统一法则,其理法方证具备,证候分类明晰,实为中医辨证法之精髓。绍师精究《伤寒论》60年,按病位有表、半表半里及里三部,每部之病各有阴阳二性,遂成六病,而倡“三部六病”说。实为仲师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陈建华 《北京中医》2010,(11):844-845
对《伤寒论》中六病定位的方法,张仲景并未明确说明,而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三阴三阳六病临床症候来具体体现。这就导致历代医家对三阴三阳六病的病位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少阴病及厥阴病的定位分歧。而经过研究,三阴三阳六病实际的定位应当是,太阳病与厥阴病主表部、少阳病与少阴病主半表半里部、阳明病与太阴病主里部。  相似文献   

17.
清以前大多研究《伤寒论》的学者都谈到了运气学说,把运气学说的"三阴三阳"精神贯穿其中。阎钧天先生《伤寒论纵横》一书贯穿两个中心思想,其一,《伤寒论》是疾病总论,是方法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纲领性全书;其二,《伤寒论》本身倡导的是"六气辨证",而不是"六经辨证"。在此,阎钧天先生用"六气辨证"阐释《伤寒论》,用五运六气学说否定"六经辨证",而倡导"六气辨证"之说,来还原《伤寒论》的本来面目。给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体质思想渊源,为现代体质学说厘清原始脉络,旨在更好地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养生及治疗,特别是对外感疾病的辨治。方法:查阅《伤寒论》原书相关条文及历代医家的解读,分析其相关症状、证候与现代体质之间的联系。结果:《伤寒论》桂枝汤证对应气虚质太阳病患者,麻黄汤证对应平和质太阳病患者,大青龙汤证对应阳盛的太阳病患者,小青龙汤证对应痰湿质太阳病患者,葛根汤证及桂枝加葛根汤证对应阴虚质太阳病患者。结论:《伤寒论》太阳病本证的演化确与患者的体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关注其平素体质,这对预知其病情演变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诠解》(以下简称《诠解》)是由刘渡舟、傅士垣主编于1983年1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伤寒学著作。笔者阅读数篇,认为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伤寒佳著,现初评于下。《诠解》分绪论、各论、附三部分:绪论有《伤寒论》的产生与演变,《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什么是六经,六经病的传变,六经病的主证、兼证、变证与挟杂证,《伤寒论》  相似文献   

20.
正伤寒钤百病,传承重守正。我有幸成为京豫宛三地共同举办的"仲景国医班"学员,聆听国内诸教授仲景学说课程感触良多。如何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理解应用仲景学说?如何看待六经的本质、六经六病、三部六病、厥阴胜复等学术问题?各层级医师怎样便捷学习《伤寒论》、快速步入经方殿堂?古方今病能否有机结合,推陈出新?诸如此类问题,是学友们日常讨论、共同挂碍的话题。一般认为,《伤寒论》是外感热病的专论,从六经角度,详细论述外感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及结局,是急性传染病从发生到结局的全过程。显而易见,其中包含了八纲、经络、脏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