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脑缺血预处理可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导致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缺血预处理及模型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前3 d用插入尼龙线阻塞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模型组第一次手术将线栓前推5 mm,不阻断血流,其他同预处理组。假手术组仅插入尼龙线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间神经细胞变化。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分别比较3组神经功能评分、光镜下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细胞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缺血面积及缺血程度均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而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损伤后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细胞种类、时相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Egr-1基因蛋白对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梗死灶周边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FGF表达出现双相增强.缺血1 h缺血边缘区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bFGF出现一过性增强,并见细胞外基质中出现bFGF点状着色.缺血6 h~1 d时bFGF染色再次增强,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有增强.但是经Western-blot定量测定发现脑组织bFGF含量仅在缺血后6 h~1 d时出现增强.缺血1h时,bFGF可能经缺血细胞受损的细胞膜到达细胞外,与细胞外硫酸肝素或相关分子结合,内化进入缺血边缘区细胞,从而造成bFGF免疫组化染色一过性增强.第二次增强可能是缺血损伤刺激及内化的bFGF诱导的蛋白合成的增加.缺血2~6 h bFGFR在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的边缘.由于bFGFR表达时程早于bFGF转录合成增加,因此限制了内源性bFGF发挥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这使得外源应用bFGF成为必要.Egr-1基因蛋白的表达在缺血损伤后1~6 h增强,其表达增高的时相早于bFGF蛋白转录合成的增加,并且因为其能够促进bFGF启动子的活性,因而可能在bFGF自分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bFGF,bFGFR及Egr—1基因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损伤后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细胞种类、时相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Egr-1基因蛋白对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梗死灶周边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FGF表达出现双相增强。缺血1h缺血边缘区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bFGF出现一过性增强,并见细胞外基质中出现bFGF点状着色。缺血6h-1d时bFGF染色再次增强,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有增强。但是经Western-blot定量测定发现脑组织bFGF含量仅在缺血后6h-1d时出现增强。缺血1h时,bFGF可能经缺血细胞受损的细胞膜到达细胞外,与细胞外硫酸肝素或相关分子结合,内化进入缺血边缘区细胞,从而造成bFGF免疫组化染色一过性增强。第二次增强可能是缺血损伤刺激及内化的bFGF诱导的蛋白合成的增加。缺血2-6h bFGFR在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的边缘。位于bFGFR表达时程早于bFGF转录合成增加,因此限制了内源性bFGF发挥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这使得外源应用bFGF成为必要。Egr-1基因蛋白的表达在缺血损伤后1-6h增强,其表达增高的时相早于bFGF蛋白转录合成的增加,并且因为其能够促进bFGF启动子的活性,因而可能在bFGF自分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内 bFGF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局灶性脑缺血病灶周围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表达水平 ,探讨bFGF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运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并结合图像处理对杂交信号密度扫描以反映bFGFmRNA相对水平。结果 缺血 6小时病灶周期组织即出现bFGFmRNA表达增强 ,1天后达到高峰 (P <0 .0 1)。 1周左右降至对照组水平 ,2周后再次呈现表达增高趋势 ,第 3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约 5 0 % (P <0 .0 5 )。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发脑内bFGF基因表达 ,它在保护病灶周围神经元、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创伤海马组织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颅脑损伤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损伤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改进Marmarou大鼠加速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取海马区创伤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VE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海马CAl区伤后6h,bFGF基因表达增加,12h达高峰;VEGF基因表达伤后24h达高峰,72h回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bFGF、VEGF基因表达与脑损伤密切相关,作为生长因子,bFGF、VEG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bFGF对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及再灌流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末端标记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再通1-72h脑组织HSP70表达与凋亡细胞的分布,侧脑室注射外源性bFGF,并观察对它们的影响。结果:bF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于6-48h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增高(P<0.05),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外源性bFGF可能诱导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大鼠脑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缩小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上给予生理盐水或bFGF后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GFR)的动态表达。结果 给药组在3h~3d各时间段梗死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对照组和给药组Egr-1表达均表现为3~6h的增强过程,但给药组更强于对照组。对照组12h见有bFGF表达增强,而bFGFR表达3h到达高峰,6h起下降,12h时bFGFR的表达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出现了配体和受体表达时相上不匹配)。给药组bFGF表达提前且增强,3h即见有bFGF表达增强,6h时出现第一峰,从而与bFGFR 3~6h的表达增强过程相吻合。结论 外源性bFGF能缩小梗死灶,该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Egr-1蛋白高表达使内源性bFGF的表达增高且提前,从而与bFGFR的表达增强过程重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PDGF-B在大鼠实验性囊性动脉瘤塑形机制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脉瘤的形成、生长与破裂就是血管塑形的过程.Skirgaudas首先研究发现在颅内动脉瘤瘤壁上有正常动脉壁上并不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提出了血管因子在动脉瘤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本实验在建立大鼠实验性囊性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其塑形过程中,局部生成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 PDGF-B)及Ⅲ型胶原蛋白在动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囊性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后不同时段,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bFGF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规律。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后者再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分5个亚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2h后断头取脑。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d、7d、14d、28d、42d断头取脑,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半影区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bFGF在皮层及海马部位的表达规律。结果 HE染色可见脑缺血3d时半影区有少量小胶质细胞出现,14d小胶质细胞增多达高峰,42d趋于稳定。脑缺血3d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开始表达bFGF,7d表达增强,14d达高峰,28d表达开始减弱,42d仍有一定表达,bFGF在海马的表达也有相同规律。结论 小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以及bFGF的表达,不仅发生于脑缺血早期,晚期仍显示持续性变化,表明小胶质细胞活动以及bFGF的表达贯穿于脑缺血的整个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大鼠局灶脑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和bFGF表达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bFGF的表达规律。方法老年(20~22月龄)雄性SD大鼠36只,青年(4~5月龄)雄性SD大鼠36只;假手术组12只(老年、青年大鼠各6只),脑缺血组60只(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各30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根据缺血的时间不同分为缺血后3、7、14、21、32d5个亚组,毎亚组各6只;分别取脑,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局灶脑缺血的不同时期老年大鼠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和bFGF的表达水平均低于青年大鼠,且表达高峰延迟。结论与青年大鼠比较,老年大鼠脑缺血后局部损伤严重,修复缓慢。 相似文献
11.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on hippocampal CA1 neuronal damage following 3 min of forebrain ischemia in the gerbil. Continuous infusion of b-FGF (24 or 240 ng/day over 4 days) using an implanted osmotic minipump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prevented CA1 neuronal damag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的纯合二聚体(PDGF-BB)在人脑血管母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观察PDGF-BB在32例人脑血管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10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结果 PDGF-BB在人脑血管母细胞瘤组织中的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结论 PDGF-BB在脑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抗PDGF-BB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颞叶缺血大鼠空间认知障碍的改善和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丹参对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技术导致大鼠左侧颞叶皮层缺血,术前30分钟及术后第3天分别给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10g/kg,用Morris迷宫及图像自动监视系统监测大鼠行为。然后取脑进行梗死体积测定及PDGF-A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丹参使颞叶缺血大鼠在Morris迷宫中搜索目标的反应时和行程显著缩短,使用正常认知策略增多,由随机式过度到趋向和直线式策略的进程加快,颞叶梗死体积缩小,PDGF-A表达减少。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的空间认知障碍,其机制与丹参减小颞叶梗死体积和下调PDGF-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ecently, grape seed procyanidin (GSP) has been shown to be exhibit antioxidant effects, effectively reduc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hibiting brain cell apoptosi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SP on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ex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ased on SD rats. SETTING: Weifang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 MATERIALS: Forty-eight healthy adult SD rats weighing 280-330 g and irrespective of gender were provided by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Shandong University. GSP derived from grape seed was a new high-effective antioxidant provided by Tianjin Jianfeng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ing Company (batch number: 20060107). Rabbit-anti-rat NGF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provided by Beijing Zhongs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and SABC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kit by Wuhan Boster Bio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Functional Laboratory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from April 2006 to January 2007. Forty-eight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high-dose GSP (40 mg/kg) group, or low-dose GSP (10 mg/kg) group (n = 12 per group).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threading embolism method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Rats in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group were given saline injection (2 mL/kg i.p.) once daily for seven days pre-ischemia/reperfusion, and once more at 15 minutes before reperfusion. Rats in the high-dose and low-dose GSP groups were injected with GSP (20 or 5 mg/mL i.p., respectively, 2 mL/kg) with the same regime as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group.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were as the same as those in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group, but the thread was approximately 10 mm long, thus,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not block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NGF expression in the 相似文献
15.
经鼻给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的血管和神经再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鼻给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对脑梗死后神经和血管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FGF组(n=12)、对照组(n=12)和假手术组(n=6);aFGF组和对照组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经鼻分别给予10μg aFGF(200μl)和等容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7d;同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50mg/kg,1次/d,连续13d;假手术组操作过程和给药与对照组相同,但不用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7、14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并于术后第14d经尾静脉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采用免疫组化及激光共聚焦方法分别检测梗死灶周、室管膜下区和纹状体BrdU阳性细胞及微血管的数量。结果术后第7及14d aFG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d aFGF组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纹状体BrdU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假手术组仅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激光共聚焦显示aFGF组梗死灶周微血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经鼻给予aFGF能增加Brdu阳性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百分比,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给予aFGF能有效促进神经和血管再生,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对于治疗脑梗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局灶脑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bFGF和生理盐水。测定缺血前后血压、心率,缺血前、缺血后30分钟~24小时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缺血24小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观察缺血24小时病理学改变和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发现bFGF可降低血清NSE,改善组织病理和rCBF,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不影响血压、心率。结论bFGF能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PDGF—B)及其受体PDGFR—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濒危神经元存活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6h、24h、3d、7d、14d和21d处死,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PDGF—B和PDGFR—β蛋白在脑缺血区及其周围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4h,PDGF—B和PDGFR—β在缺血区及其周围的神经元的表达开始增强,并分别于3d和7d出现第一个高峰,其中PDGFR—β的表达还可见于反应性胶质细胞;两者的第二个表达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14d,主要表达于梗死区增生的胶质细胞、新生血管和胶质疤痕周围的神经元。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PDGF—B及其受体蛋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表达,说明它们对濒危神经元的存活、胶质疤痕形成和血管发生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组后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bFGF、EGF以及bFGF EGF;每日1次,共3d,此后每3d1次。采用免疫组化法,以5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标记神经干细胞,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制模后第7d、14d、21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制模后,各组大鼠双侧SVZ和海马齿状回均出现Brdu阳性细胞,且阳性细胞数随时间递减;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0.01);与单药组相比,bFGF EGF组(联合组)Brdu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P<0.05~0.01);各药物干预组在制模第7dBrdu阳性细胞数最多(P<0.05~0.01)。结论皮下注射bFGF、EG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