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浊邪是指具有浑秽、稠厚、黏滞、胶结特性的一类内生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浊邪蕴久化毒,出现浊、毒的双重致病特征时,称为"浊毒"。浊毒致病,有浑秽、重浊、火热、广泛、危重、顽固的特征,符合慢性肾脏病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日久脾肾衰败,无力运化水湿,致浊邪壅滞,恋久化毒。浊邪"毒化",直伤脏腑,变证丛生,多见于慢性肾脏病3~5期,提示病情危重。浊毒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密切相关,治疗上宜用发表透浊、芳香化浊、渗湿利浊、通腑泄浊、辛开苦降等法,因势利导,驱邪以安正。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患,标实之邪即为浊毒之邪,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浊毒之邪密不可分。通过阐述浊毒理论的发展、浊毒产生原因以及致病特点,试析浊毒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基础。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原则,采取发表透浊、芳香化浊、渗湿利浊、清澡去浊、通络散浊、通腑泄浊等方法因势利导,驱邪扶正,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有诸多并发症,而心脏损害并发症为其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现代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与毒素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慢性肾脏病体内蓄积的毒素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与中医浊毒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故认为浊毒在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发病中担任重要作用.通过从对浊毒的认识、浊毒与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病机、浊毒与慢性肾脏病心脏...  相似文献   

4.
运用络病理论浅析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基于络脉与肾脏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关系,探讨肾络病证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络病理论认为肾络空虚,风、湿、瘀、毒等病理因素阻滞肾络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虚络瘀是其病机关键,并将"络以通为用"作为治疗总法则;"通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补虚通络为基本治法,邪实为主时则辨证予祛风通络法、化痰祛湿通络法、活血化瘀通络法、解毒泄浊通络法等祛邪通络法治之,标本兼顾。将络病理论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诊疗中,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琼  孙伟 《吉林中医药》2010,30(1):14-16
孙伟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多是在正气不足基础上,复感外邪或内伤因素导致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湿热、湿浊、瘀血等,形成本虚标实的病机。治疗上强调通过平补肾气、健脾和胃、宣肺解表等法扶助正气,并根据湿热、瘀血、浊毒的不同,分型论治。对于慢性肾病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强调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宜守方治疗。  相似文献   

6.
吕帆  李伟 《河南中医》2019,39(10):1482-1484
肾虚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浊毒是其发生的关键环节,瘀血贯穿慢性肾脏病的始终。慢性肾脏病中,肾虚、湿热浊毒、瘀血互为因果,相干为病。因此,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当以肾虚、湿热、瘀血立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肾化瘀清泄"为治疗大法,扶正以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阴阳,祛邪以利水渗湿、泄浊排毒、活血化瘀,根据肾气、肾阳、肾阴虚的程度灵活运用补气、温阳、益肾滋阴的药物,同时适当增强健脾之功,补后天以养先天;化瘀时应当注意寒热虚实之不同,酌情配伍利湿化痰、理气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伏毒的定义及致病特点,发现从伏毒角度能更全面认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伏毒具有双重身份,同时扮演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角色,既可外致也可内生。慢性肾脏病的伏毒以内生为主,从伏毒的隐匿性、缠绵性、暗耗性、杂合性、蕴结性、多变性进一步阐述慢性肾脏病病机的复杂性。伏毒因正虚不足以驱邪所致,邪聚谓之毒。慢性肾脏病的伏毒包括“湿浊、痰瘀、热毒”,将伏毒理论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是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有明显的优势。孙升云教授从事肾脏疾病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认为慢性肾脏病乃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随着病情进展,水湿、浊毒、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互为因果,逐渐形成慢性肾脏病“虚、毒、瘀”的基本病机,孙教授在治疗上以补肾固肾、益气健脾、祛湿降浊、活血行血、凉血化瘀为原则,辨证施治,现通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常用配伍药对、验案举隅方面探析其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李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把肠道菌群作为“肾-肠轴”的中心环节,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靶点、新窗口。根据中医学理论,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治疗作用;探究肠道菌群与脾,脾与肾在生理上互依互存,病理上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时在治疗时,以从脾论治为原则,补虚扶弱而泄浊;以“通”为用,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泄浊毒、化瘀降浊,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主要病因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瘀血、湿浊等病理产物为标。陈氏肾复汤是全国名老中医陈扬荣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方,吴竞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在临床中灵活运用陈氏肾复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延缓肾脏纤维化和终末期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尿蛋白的漏出,从而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叶景华,全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擅长中医药治疗多种急慢性肾脏病,尤其长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叶教授认为,多种慢性肾病,究其病程,是一个从虚致实、虚实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的过程,其病机多本虚标实,实则为邪,为"湿、浊、瘀、毒",其本为虚,乃为脾肾亏虚、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时也以扶正祛邪立法[1]。笔者就叶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客观分析,以期进一步探明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肾脏病3期是延缓肾功能进展的关键时机,如不能延缓3期患者的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进程,易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多采取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疗效,但总体疗效尚待提高~([2])。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脾肾阳虚、浊毒壅滞。对此,中医主张予温补脾肾、泻浊祛毒之治法~([3])。本观察采用自拟附子温阳泻浊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阳虚证4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病情绵长,故虚实互见、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的情况都可出现。于俊生教授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运用"和法"(和解少阳、泄浊解毒;和解少阳、升降枢机)调治,不仅可避免大补大攻致矫枉过正现象,还可延缓慢性肾病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6.
肠-肾轴学说认为肠道菌群的紊乱能够引起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及全身微炎症反应,进而加重慢性肾脏病进程,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腑泄浊法是通过加强肠腑传化功能,使蓄积于肠道的湿浊毒邪从大便排出,进而调节脏腑气机,祛邪以扶正,与肠肾轴理论不谋而合。本文基于肠-肾轴理论,讨论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胜容教授认为“肾衰一病,脾胃先伤”,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两脏相互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并伴有湿、浊、瘀、毒等邪实混杂,贯穿全程.张胜容教授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4种证型,分别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证及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治疗上主张早期就应顾护脾胃,并根据慢性肾...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中的浊毒指的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导致各脏腑功能紊乱的致病因素。通过中医历代文献以及现代医学研究对慢性肾衰竭浊毒与脾胃中土在病因病机、致病特点等的认识,从而提出从"补土"治疗慢性肾衰竭"浊毒"之邪。  相似文献   

19.
陈权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两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的病理基础,湿浊瘀阻为贯穿于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的一个基本病理特点。在治疗中重视脾肾二脏,或调或补,注意阴阳偏颇;强调清利通瘀应贯穿始终,重在中、下二焦;兼顾外感、蕴毒邪结病灶。  相似文献   

20.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