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2.1%,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1.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比单纯常规治疗,在改善症状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李凤鸣 《陕西中医》2013,34(4):449-450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斯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对照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O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均优与对照组的72.5%、57.5%(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结合西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冯文煦 《光明中医》2015,30(1):106-10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91.67%,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1个疗程,治疗3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优于对照组的72.5%、57.5%(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膏穴位贴敷为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增加排便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武 《光明中医》2007,22(12):80-81
目的:观察通痹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各型的疗效.方法:将9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通痹散穴位贴敷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型、心梗型、心律失常型、心衰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7%、86.7%、81.2%;对照组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71.4%、50%、76.4%、6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通痹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穴位敏化学说,以颈肩肌筋膜炎为研究对象,通过灸感法探查热敏态穴位,比较中药穴位贴敷热敏穴位与西医常规治疗颈肩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合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穴位贴敷热敏穴位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各30例,分别施以中药穴位贴敷、西医常规治疗。观察4周,疗效标准为《中药新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表以及简化McGill量表。结果:试验组MPQ评分为(9.78±2.33),对照组为(12.41±2.22),两组比较t=4.48,P0.05;软组织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试验组(3.02±1.45),对照组(4.68±1.60),t=4.21,P0.01。经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与常规西药比较,中药贴敷热敏穴位治疗颈肩肌筋膜炎有疗效优势,主要表现在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改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斑通脉冠心方配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消斑通脉冠心方配合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的73.68%;治疗组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T、ALD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消斑通脉冠心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有助于增强心功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有助于降低血清醛固酮保护血管内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肾气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中药煎剂及配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探讨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肾阳虚证的再发性尿路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肾气丸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气丸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刺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内关、心俞、膻中、至阳)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7、14 d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7、14 d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测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明显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3,(9):1144-114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胸痹贴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9.0%,两组疗效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赪辉  范秀风 《陕西中医》2012,33(3):348-34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肉桂、附子、延胡索、细辛、白芥子、川芎、乳香、没药、丹参等)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半夏厚朴汤加减以及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证候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血气分析值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用药前提下,半夏厚朴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5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急性发作期,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缓解期治疗组在三伏天予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AQ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穴位按摩及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一周为一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穴位按摩及穴位贴敷治疗喘病,有利于缓解患者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傅燕  张喜军  陈燕 《中医药研究》2013,(12):1521-152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1例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