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3)
目的观察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小鼠皮肤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予皮内注射盐酸博来霉素0.1 m L,连续3周,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第4~7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活血除痹汤44.8、22.4、11.2 g/(kg·d)灌胃,每日1次。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HE染色测量皮肤厚度,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PDGF-A、TGF-β和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真皮明显增厚,胶原纤维明显增粗,并有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可见肺泡间隔增厚,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并伴大量单核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皮肤厚度、真皮胶原纤维膨大增厚程度及肺泡间隔增粗程度均有所减轻。模型组PDGF-A、TGF-β、COL-Ⅰ及COL-Ⅲ蛋白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中药各剂量组上述指标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DGF-A、TGF-β表达与COL-Ⅰ、COL-Ⅲ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活血除痹汤可能通过抑制PDGF-A、TGF-β的表达,抑制胶原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生成,达到治疗硬皮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活血除痹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活血除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别嘌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降低血尿酸疗效与抗痛风药别嘌醇相似.结论 活血除痹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疗效显著,且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泄浊除痹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尿酸生成的前体物质次黄嘌呤(Hypoxanthine)为模型药物,制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观察泄浊除痹汤(由中药土茯苓、萆薜、生薏苡仁、威灵仙、木瓜、泽兰、王不留行、牛膝、生蒲黄、泽泻、车前草、山慈菇等药物组成)的作用。结果:口服泄浊除痹汤与别嘌呤醇均能显著地减少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泄浊除痹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味荆芩汤治疗玫瑰痤疮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加味荆芩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予背部注射40μl抗菌肽LL-37 (浓度为320μmol/L),每12 h重复注射1次,共注射4次,以制备玫瑰痤疮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同时间点背部皮内注射40μl PBS溶液。造模成功后加味荆芩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加味荆芩汤4.35、8.71、17.42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2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每日1次,持续5天。观察各组小鼠皮损变化,并进行红斑面积测定及红斑程度评分;取注射部位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皮损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RT-qPCR法检测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固有免疫关键因子[Toll样受体2 (TLR2)及下游分子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 (KLK5)、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与相关炎症... 相似文献
5.
6.
五痹胶囊抗硬皮病模型小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痹胶囊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硬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博来霉素皮下注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薄芝片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皮肤厚度、胶原含量的变化,并相互比较。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皮肤硬化程度可得到一定的改善,皮肤厚度变薄,胶原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尤以五痹胶囊高剂量组更为突出。结论:五痹胶囊对皮下注射博来霉素导致局部硬皮病小鼠皮肤的厚度、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大呈剂量—效应关系。五痹胶囊治疗系统性硬皮病与其抑制皮肤的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胶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CIA)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建立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蓬草除痹汤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及空白组,各组连续给药6W,观察对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评分,从滑膜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4个方面评价大鼠关节滑膜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蓬草除痹汤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组对滑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蓬草除痹汤可以降低CIA大鼠滑膜的病理学评分,抑制滑膜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活血蠲痹汤治疗局限型硬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4~55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18个月. 2 治疗方法 基础方:独活、防风、当归各10g,桑寄生、丹参、伸筋草、海风藤各15g,鸡血藤30g.加减:局部疼痛者加玄胡索、川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肾阳不足者加肉桂、附片、鹿角霜、淫羊藿;湿重者加薏苡仁、防已;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皮损较大者加昆布、海藻、炙鳖甲等.水煎服,1剂/d,分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将前方诸药研为细末,制成活血蠲痹胶囊,每次2~3粒,3次/d,口服.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活血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味地黄活血汤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添加天冬、川芎、莪术、鸡血藤组成的方剂,为本所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常规用方。经实验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活血汤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溶血索抗体生成量;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脾淋巴细胞内白细胞介素Ⅱ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仙除痹汤对大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二仙除痹汤低、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CIA模型。二仙除痹汤低、高剂量组于造模后第7日起分别给予二仙除痹汤8、16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评估发病率及临床积分,观察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和放射学改变,检测关节组织匀浆上清和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清炎症介质前列腺素(PG)E2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CIA发病率100%,关节炎最高临床积分8.2,踝关节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破坏等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面虫蚀样破坏等影像学改变,关节和血清中IL-1β、TNF-α、IL-6以及血清PGE2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二仙除痹汤低、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关节炎的发病率(分别为60%、40%)、临床积分(分别为5.7、3.8)和改善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二仙除痹汤高剂量组还能明显抑制骨破坏程度,降低关节和血清中IL-1β、TNF-α、IL-6及PGE2的含量,二仙除痹汤低剂量组的亦显著抑制血清中IL-1β、IL-6以及关节中IL-6的含量。结论二仙除痹汤能控制大鼠CIA病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对系统和关节局部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有效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宣痹汤对A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宣痹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治疗作用及对从大鼠模型关节滑膜病理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从模型,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并进行关节评分(AI),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HE染色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宣痹汤治疗组及雷公藤组大鼠继发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关节病理积分显著降低(P〈0.01或P〈0.05),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宣痹汤对从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小鼠急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中药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组)干预,并与氯苯那敏片(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红斑、水肿、表皮剥脱、苔藓化等症状,应用严重度指数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以严重度指数评分法比较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红斑、水肿、表皮剥脱以及苔藓化等各项数据,治疗组干预后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皮损明显改善,与本组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4%,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凉血祛湿止痒汤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凉血祛湿止痒汤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皮损具有控制红斑,消除水肿,促进破损表皮修复,抑制苔藓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女性生殖活动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补肾活血汤的兔含药血清作为培养基添加剂,分别与未交配小鼠的精、卵及交配后雌鼠体内回收的2细胞期胚胎共同体外培养,观察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变化。结果含药血清加入培养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受精率(P<0.01),并可促进其后的各期胚胎发育,尤其对4细胞及8细胞期胚胎的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对小鼠体内2细胞期胚胎的体外4细胞发育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其8细胞期胚、桑椹胚、囊胚、孵化胚的各期发育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提高卵子受精率和促进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萆薢除痹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研究萆薢除痹汤对细胞中以上炎症指标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萆薢除痹汤对尿酸性肾病防治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100 mg·kg-1)和盐酸乙胺丁醇(250 mg·kg~(-1))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别嘌醇组(5 mg·kg-1),萆薢除痹汤低、中、高剂量组(7.25,14.49,29.98 g·kg~(-1))6组,实验第21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NF-κB,MCP-1,ICAM-1,VCAM-1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体外培养NR 8383巨噬细胞,各组加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2.5%),中(5%),高(10%)剂量组5组,培养24 h后提取NR8383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olt法检测以上各指标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萆薢除痹汤低、中、高剂量组NF-κB,MCP-1,ICAM-1,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萆薢除痹汤低、中、高剂量组与别嘌醇比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体外实验发现萆薢除痹汤低、中、高浓度组各指标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其中、高浓度组下调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均证实萆薢除痹汤可通过抑制NF-κB,MCP-1,ICAM-1,VCAM-1所导致的炎症反应而保护肾功能,起到防治尿酸性肾病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减轻尿酸盐的沉积的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补肾活血汤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女性生殖活动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不孕的作用机现。方法:以补肾活血汤的兔含药血清作为培养基添加剂,分别与未交配小鼠的精,卵及交配后雌鼠体内回收的2细胞期胚胎共同体外培养,观察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变化。结果:含药血清加入培养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受精率(P<0.01),并可促进其后的各期胚胎发育,尤其对4细胞及8细胞期胚胎的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对小鼠体内2细胞期胚胎的体外4细胞发育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其8细胞期胚,桑椹胚,囊胚,孵化胚的各期发育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提高卵子受精率和促进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指数(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对照组、蠲痹汤高/低剂量组,制备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以不同剂量蠲痹汤灌胃,对照组代以生理盐水,检测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上升,IL-10、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蠲痹汤高、低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AI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P0.05或P0.01),对IL-4水平无影响(P0.05),蠲痹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IL-10水平(P0.01)。结论: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TNF-α等炎症因子具有干预作用,提示蠲痹汤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的表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RA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对小鼠硬皮病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对小鼠硬皮病模型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组(青霉胺200mg·kg~(-1)),蒿甲醚低,高剂量组(5,20mg·kg~(-1)),双氢青蒿素低,高剂量组(5,25 mg·kg~(-1)).以0.1 mL 200 mg·L~(-1)博莱霉素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持续3周,制备硬皮病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药物4周.给药完成后次日取皮肤和肺进行分析.观察HE染色后小鼠皮肤厚度和真皮纤维化程度,对皮肤羟脯氨酸含量,胶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药高剂量组皮肤厚度,胶原含量显著减少,其他各治疗组小鼠皮肤硬化程度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对预防性治疗硬皮病小鼠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硬化复方与青霉胺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C_3H 雌性小鼠52只,皮下注射博莱霉素造模分组给药。以 HE、Masson 染色法观察硬皮病小鼠皮肤厚度及真皮纤维化程度,测定其皮肤羟脯氨酸含量进行皮肤胶原分析,对各组的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小鼠皮肤厚度明显变薄(P<0.01),胶原含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尤其中西药结合组显著减少(P<0.01)。早予中药组不仅皮肤厚度、胶原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较 PBS 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硬化复方药物能明显抑制硬皮病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增生,减少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