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证最早见于《内经》,载有水饮、积饮、溢饮等。《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痰饮病,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阐述最详,该篇将痰饮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大类。此外,痰饮还散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篇章。《金匮》虽然痰饮混称,但重在论述饮证。其治疗主要有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2.
痰饮是人体因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脏腑的功能,引起多种病变。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专门阐述了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证治,在各篇中还论及许多其他各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饮证,其辨证分类与施治方法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现就《金匮》中的饮证,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绍勤 《新中医》1991,23(7):4-5
饮病一名,出自《内经》,自《金匮要略》详加演析,前人称饮者有六,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伏饮。耳科饮病则先贤甚少述及。吾师谭敬书教授,学贯中西,将  相似文献   

4.
赖鸿春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108-1109
对《本草纲目》中方药应用中的溶媒--酒进行了整理研究,概括出烧煅淬酒饮、酿酒饮、酒服、煮酒等用法,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和发扬《本草纲目》药物学,制剂学的精华,更合理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5.
答:由结核性胸膜炎的炎性渗出形成的胸腔积液,临床上都参照《金匮》痰饮篇中的悬饮证辨证治疗。《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亦从此意,并参照现代医学关于本病的病理进展而分为四型。但是《金匮》所载治悬饮之  相似文献   

6.
本栏已办三年,现暂告结束。所载题解汇集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题解》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题103.《金医·痰饮篇》中的"支饮"应如何理解? 答:支饮之名,在《金匮》见于"痰饮篇"。对于支饮的含义,该篇作了明确的阐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相似文献   

7.
痰饮辨《内经》未曾言及痰饮。《金匮》始提痰饮作病名。然考其实际内容,则及饮者多,及痰者少。《千金》、《外台》则痰、饮均提。沿至后世,则言饮者益少,言痰者日多矣。《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谓:“夫饮有四,……有痰  相似文献   

8.
饮证创名于《内经》,至《金匮》首分痰饮、溢饮、悬饮、支饮。设温、逐、汗、利诸法,证治方药几臻完善。后世许多医著围绕饮证,颇多讨论,不断补充其病机、方药,但大多分类过繁,其治则鲜有超出《金匮》者。兹联系《金匮》等古代文献和个人实践体会,对饮证的病机、证治等有关问题,谈点认识,冀同道和前辈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9.
话痰饮     
痰饮是体内过量的水液,停聚住某一部分而发生的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一个类型。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千金翼》有五饮。如病久不愈,阳气衰弱、寒饮凝聚,  相似文献   

10.
失笑散是《重修政和经史类备用本草》中经典方剂.丹参饮是《时方歌括》中的经典方剂.2009- 01-2011 -12,我们采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并与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支饮证治浅识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饮证/分类,饮证/中医药疗法“支饮”之名最早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属于四饮之一。考《内经》有饮积之说,而无痰证之名,仲景所论痰饮实属《内经》“饮”的范畴,与后世所论之“痰证”有利...  相似文献   

12.
泽泻汤一方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篇》。这个方子治疗心下有支饮,头目苦于冒眩为其特长。“支饮”为四饮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它好象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邻于心下,而偏结不散,故名曰支饮。  相似文献   

13.
<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的痰饮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的总称,狭义者系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证。狭义痰饮病,按其"心下有留饮"的饮停胃腑和"水走肠间"的饮流肠道的不同病变部位,区分为胃饮证和肠饮证,其诊断治疗自成体系和特色。本文拟对《金匮要略》胃饮证的治疗特色作一探讨。1胃饮证之病因病机张仲景对胃饮证的病因病机认识,源于《黄帝内经》的水液代谢理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  相似文献   

14.
十枣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枣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名方。《伤寒论》云:“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电,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后世医家继承和阐发仲景该方之意,运用于临床,颇有效验。十枣汤由大戟、甘遂、芫花、大枣四味组成。大戟苦寒有毒,能泻三焦脏腑之水;甘遂性味苦寒,能逐经隧之水;芫花辛温有毒,善攻胸胁之癖饮,三药合用,其荡涤水饮之力更峻,故配伍大枣十枚,一则保其脾精,预培脾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在其所著的《金匮要略》(以下简称《要略》)里,提出了“痰饮”的证治。仲景所论“痰饮”,乃属“饮”病范畴,他在《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这一章里,列举了四种不同的“饮病”。究竟“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哪些疾病?现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体会作尝试性探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绿豆饮治疗急症举隅冯贤桂(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遂川343900)关键词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中暑绿豆饮验案《证治准绳》中的绿豆饮,由绿豆、黄连、干葛、甘草组成。主治误服热毒之剂,烦躁闷乱,作呕狂渴者。笔者用本方并结合输氧、输液、洗胃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金匮》论述痰饮内容丰富,有《痰饮咳嗽病》的专篇论述,还有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腹满、惊悸、呕吐、妊娠等篇也涉及痰饮。伍老认为,总体而言,《金匮》并未区分痰与饮,其论述是略于痰而详于饮的,并根据其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治疗痰饮病应首先分清痰与饮的观点。现摘录伍老治疗饮证验案4则,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痰、悬、溢、支字义角度,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对《金匮要略》中四饮之名加以解释。停于肠中如水摇之状为痰饮;留于胁下如悬空中为悬饮;浸溢于肢体如器满水溢为溢饮;滞于心下支撑心肺为支饮。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的柴胡饮系列方剂,是《景岳全书》中“新方八阵”的散剂中的主要方剂。主要选用具有发汗解表功效的药物。用于散表邪,解除表证。主要有六个柴胡饮。  相似文献   

20.
吴振国  江静  黄亚攀  张炜 《河南中医》2023,(10):1507-1509
张炜教授认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肾气虚弱为本,寒邪阻滞,痰浊瘀滞为标。“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以温养肾气、发散伏寒、化痰活血,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北宋赵佶《圣济总录》地黄饮、明朝韩天爵《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桃红饮加减,组成麻黄附子地黄饮合方治疗,方中麻黄附子细辛汤搜剔伏寒、地黄饮滋阴补肾、三子养亲汤温化伏痰、桃红饮活血化瘀。全方有温补肾气,宣肺散寒,化痰活血,止哮平喘之效,契合该病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