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美娜  刘超  王朝辉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33-2035
目的:通过文献探讨分析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gfang Database)及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2012年1月—2017年12月的所有中英文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并加以筛选、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建立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文献数据库,分别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经穴、经外穴、十四经穴及特定穴使用情况。结果:纳入文献27篇,针刺处方27首,使用经穴21个,使用频次116次;经外穴9个,使用频次31次;特定穴8个,使用频次17次。经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两个穴位为风池27次,百会19次;经外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个为颈夹脊穴17次,四神聪4次;十四经脉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个为足少阳胆经42次,督脉36次;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个为五腧穴中的输穴8次,络穴7次。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本方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多从足少阳胆经、督脉等与颈项部联系密切的经脉论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腧穴谱,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四大数据库,以手工翻检的方式作为辅助,筛选出符合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将年度分布、留针时间、对照模式、选穴频次、腧穴归经、腧穴属性、腧穴类型、取穴部位、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等信息录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信息采集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篇合格文献,留针时间大部分集中在30min,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廉泉穴、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结论:选取穴位和经脉频率前三位的分别是廉泉(45,93.8%)、风池(31,64.6%)、金津玉液(23,47.9%)、翳风(23,47.9%)和足少阳胆经(7,17.1%)、任脉(6,14.6%)、足阳明胃经(5,12.3%),特定穴中络穴应用最广,3条经脉均经过头颈部,其中以廉泉、风池为主穴,配合金津玉液、吞咽等穴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许磊  何玲  李慧  乔海法  王强  王渊 《中国针灸》2023,(4):471-47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失语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收录的针灸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腧穴频次及频率、腧穴归经、腧穴分布部位、特定穴使用情况,并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Gephi0.9.5绘制腧穴和经脉共现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40篇文献,包含146条针灸处方,涉及189个腧穴,腧穴总频次为1 211次。廉泉、金津、玉液、百会、哑门为针灸治疗失语症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经外奇穴和经验穴使用较多,使用频次前3位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和任脉,所用腧穴多分布于头面颈项部,五输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玉液-金津、玉液-廉泉-金津和风池-玉液-金津为针灸治疗失语症的高频穴对。因子分析提取的10个公因子为针灸治疗失语症的常用腧穴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腧穴配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相关临床文献;提取针刺处方建立相关数据库;通过SPSS Statistics 2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有效文献128篇,涉及腧穴111个。针灸治疗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选取腧穴的总频次为949,使用频次≥30的腧穴共10个,频次前三的穴位依次为阳陵泉穴(93次)、足三里穴(70次)、照海穴(63次),均分布于人体下肢部位。选取腧穴包含十二条经脉、任脉、督脉以及经外奇穴,频次排名前3的经络依次是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而足太阳膀胱经选择穴位种类最多,共21个腧穴。经络选取以足三阳三阴经脉为主,其中胆经使用率最高。特定穴重视五腧穴及交会穴应用,常用的腧穴组合是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局部腧穴为主,重视阳经的选择,同时辅以阴经,多使用特定穴以疏通气血,以期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199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严格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处方数据库,从腧穴选用、腧穴配伍、部位归属、经络归属等方面对用穴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3篇,针灸处方390条,腧穴以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翳风使用频次最高,高频腧穴间的相互组合是常见配伍形式,腧穴分布以头面颈项部为主;所选腧穴经穴、非经穴占比分别为73.78%、26.22%,经穴遍布十四经,以足少阳胆经、任脉、督脉最为常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局部选穴为主,配合远端选穴;优先选用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等高频次腧穴进行处方配伍;重视阳经腧穴的运用,并辅以针对性强的非经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索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瘿病的相关检索词,依据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考察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腧穴和经脉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分布情况。结果:古代治疗瘿病以近部选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天突、肩髃、气舍、天府、臑会,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任脉、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腧穴间配伍形式包括局部配穴、本经配穴及同名经配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颈项部和上肢部。结论:古代治疗瘿病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颈部经脉上腧穴,腧穴间配伍以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颈项部和上肢部,可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分析法对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配伍、分部、经脉、特定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针灸处方285首,涉及腧穴62个,腧穴使用总频次为588。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以太冲、曲池、风池、合谷、足三里、百会为主穴,并随证加减;高频基础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腧穴分布以四肢部为主,占53.2%;归经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共计占63.9%;腧穴使用以特定穴为主,占95.7%,高频特定穴有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基本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多从肝经、胃经、大肠经、胆经论治,多选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经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便秘优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2011年至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55篇,用穴47个,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特定穴中选用募穴、下合穴、合穴以及背俞穴最多。结论: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肯定,安全无副反应,以胃经、膀胱经、任脉及脾经腧穴最常用;多以俞募合配穴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归纳和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对照文献中的十四经腧穴的取穴规律。方法:主要搜集近5年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4篇,纳入腧穴41个,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腧穴是足三里、中脘;纳入腧穴中特定穴33个,涉及特定穴10种;纳入经脉8条,其中使用频率高的经脉前四条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膀胱经、脾经。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经取穴规律并基于此学习、探讨、领会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技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腧穴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6篇,腧穴84个,其中奇穴11个,腧穴总使用频次872次,主穴634次,配穴238次;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十四经均有涉及但其重要程度不一,其中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所用腧穴频次最多,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等;使用频次前五的腧穴依次为太冲(104次)、曲池(86次)、足三里(64次)、风池(60次)和合谷(45次);身体各部位腧穴选用频次最多的是下肢部(389次),其次为上肢部(175次)和头面颈项部(175次);选用特定穴的频次(735次)远高于非特定穴频次(137次),其中特定穴中五输穴(385次)、原穴(202次)和交会穴(199次)的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石学敏院士创立的"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选用的5对腧穴,4对与研究结果一致(足厥阴肝经及手足阳明经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和原穴,如太冲、曲池、足三里、合谷等穴),其所属的3条经脉亦与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惟一不属于高频率的经穴人迎穴,不仅有中西医理论支持而成为处方中的主穴,而且从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所在部位(头面颈项部)、特定穴(交会穴)方面都符合研究结果。结论: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人迎、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针刺技术,是大继承基础上的大创新,故对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必须重视对中医经典、疾病中西医知识和前人成果的深入掌握、融会贯通和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1.
鲁玥  古英 《新中医》2024,56(4):119-123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2000—2022年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次分析,分别利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 Statistics24.0进行复杂网络、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文献后纳入48篇文献,共囊括58组针刺处方,覆盖104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486次,其中使用频数前三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6.58%)、廉泉(5.76%)、太溪(4.94%)。涉及频数≥10次的高频腧穴有14个,频次共243次,占总频次的50%。使用频数前三的腧穴组合为三阴交-太溪、廉泉-三阴交、廉泉-太溪,出现频次≥10的腧穴组合有19组。选穴涉及十四经脉和经外奇穴,其中使用频次前三的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17.90%)、足阳明胃经(15.23%)、任脉和足太阴脾经(二者并列,11.32%)。通过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组合为三阴交-太冲-太溪。通过聚类分析谱系图得到5个针刺用穴处方。结论:针刺治疗干...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选穴规律及用穴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gfang)自1986年4月2日至2020年10月1日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处方数据库,进行腧穴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63篇文献,192条处方,涉及腧穴79个,总频次589次,腧穴使用频次前3位依次为风池、百会、太冲;使用最频繁的经脉是胆经和督脉;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部和下肢;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出风池-太阳-太冲-百会为重点穴位群集;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结论: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头部选穴为主并结合辨证取穴,总结出常用穴组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鲁秀蕾  戴萌萌  陈华德 《新中医》2020,52(6):117-12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1月-2019年3月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3篇,常用穴位53个,总共频次282次,最常用的5个穴位是肩井、膻中、乳根、期门、足三里;涉及经脉12条,除手少阴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外均有涉及,其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任脉出现频次最多。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八会穴使用频次较高。穴位分布主要集中在胸腹部、腰背部及四肢。结论: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以胸腹部局部取穴及四肢循经取穴、选用特定穴为主,经络选取主要为胃经、胆经、任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腧穴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穴与腧穴配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F)等8个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对腧穴归经、使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共33篇,涉及经脉前3位(总占比10%以上)依次是督脉、胆经、胃经;主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位于头面部,配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位于四肢部;单穴中百会穴出现频次最高;特定穴多选用交会穴和五输穴。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循经取穴以督脉、胆经、胃经为主;穴位多集中于头面部,以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为主,同时根据兼加证配以四肢部的腧穴,以足三里穴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梳理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临床论文,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刺选穴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维普、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21.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有效文献共计246篇,使用腧穴124个,总使用频次1 361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颈夹脊;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五输穴;使用的穴位主要分布于头颈项部与上肢部;最常用的穴位组合为颈夹脊、风池。结论:针刺治疗本病时,主要使用的穴位为颈夹脊配合大椎、后溪、合谷、风池等穴位;多使用头颈项部及上肢部的远近配穴法;经脉中使用最多的为足少阳胆经。  相似文献   

16.
张怡洁  赵毅  姚斐 《江苏中医药》2015,47(10):79-82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5年至2014年推拿治疗失眠的期刊论文,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24篇论文中的90个腧穴的应用进行文献研究,总结临床推拿治疗失眠的取穴规律为:(1)腧穴选择:在90个腧穴中,印堂、心俞、风池、脾俞、太阳、肝俞、百会7穴出现15次及以上,定义为高频腧穴;神庭、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胃俞、睛明、关元、内关等9穴出现10次以上,定义为常用腧穴;(2)腧穴归经:90个腧穴分属13条经络,按腧穴频次高低归经顺序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3)腧穴部位:90个腧穴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头部、背部和下肢。  相似文献   

17.
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干眼症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07年5月5日至2017年12月1日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文献并进行筛选、整理,再对腧穴归经、应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选穴规律。共有相关临床文献52篇,共涉及60个穴位,14条经脉,5个经外奇穴。穴位使用总频次共计541次,分别与膀胱经、胃经、胆经等经脉密切相关。针刺治疗干眼症选穴注重经络循行、强调配穴方法、凸显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和Pub Med 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MGH的临床文献,通过筛选,最终从纳入的153篇文章中建立针刺治疗MGH选穴频次及频次居前5位的选穴分析数据库,对选穴归经、分布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MGH的针刺组方共有85条,涉及穴位105个,频次居前5位的穴位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其中频次最高的是膻中;针刺治疗MGH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使用穴位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等;选穴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以近部选穴为主。结论针刺治疗MGH最常选用腧穴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等;多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取穴;主要以近部取穴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优选穴位和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2007-01-01—2017-10-01针刺治疗MGH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MGH的腧穴选用规律,包括腧穴使用频次、归经、分布、特定腧穴及关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篇文献,共使用腧穴60个,优选12个,分别为膻中、乳根、太冲、屋翳、足三里、期门、三阴交、肩井、合谷、肝俞、天宗和关元;优选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胸部和下肢;常用腧穴配伍有乳根和膻中、屋翳和膻中、足三里和膻中、期门和膻中、太冲和膻中、屋翳和乳根等17组。结论针刺治疗MGH取穴以膻中、乳根、屋翳为主穴,并以近治和远治相结合取穴,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及足厥阴肝经为拓展选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以"针刺"或"针灸"或"针"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主题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腧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及经外奇穴为主,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眼周,交会穴、原穴和五腧穴等特定穴应用广泛,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高的是合谷-太阳、合谷-风池,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视区-三阴交、瞳子髎-丝竹空、球后-睛明-风池、太阳-合谷。结论现代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尤其重视合谷-太阳、合谷-风池与其他腧穴配伍,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位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思想,采用远近配穴、上下配穴的取穴原则,重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