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3、4周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明显减轻膝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度,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改善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在我科住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中西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中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干预后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14天膝关节ROM比较,以及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膝部疼痛时VAS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以及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4天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中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2%,8.62%,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循环和代谢,能够起到保证手术效果、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中医》2019,(8)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TKA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肢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进行理疗。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为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且以上两种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8天内静息痛及运动痛的评分成降低趋势,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8天膝关节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且增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TKA围手术期运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和康复锻炼干预,能缓解术后患肢早期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叶杨  曹谨茹  郑文浩 《新中医》2019,51(8):291-294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TKA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肢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进行理疗。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为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且以上两种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8天内静息痛及运动痛的评分成降低趋势,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8天膝关节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且增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TKA围手术期运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和康复锻炼干预,能缓解术后患肢早期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依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量)程度,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膝关节Lvshohn评分及半月板损伤治疗后疗效判定标准评分(JOA),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天、7天、2周、3个月、6个月休息时及活动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3天、7天、2周、3个月、6个月的关节积液量减少,关节活动度改善及Lysholm评分及半月板损伤治疗后疗效判定标准JOA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能减轻关节镜下半月板相应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关节积液,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则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肢疼痛、压痛和肿胀度,以及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肢VAS评分、压痛和肿胀度,出院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案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在接受膝关节镜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择期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应用骨科关节量角器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较低(P 0.01),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s评分较高(P 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有助于接受膝关节镜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消除疼痛,使患者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刺荥输穴联合运动疗法在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术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予以透刺法,取患肢远端荥穴、输穴进行透刺,两组均治疗45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9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荥输穴联合运动疗法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应用中药薰蒸与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2018年6月于厦门市中医院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单纯接受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联合中药薰蒸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接受康复治疗后4周、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后,在实施功能锻炼基础上联合中药薰蒸治疗,更利于减轻患肢疼痛程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散外敷配合术后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指导,干预组在术后康复指导基础上辅以祛风通络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内各时间点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术后6周后的治疗优良率,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干预组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恢复快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周疗程结束时干预组疗效优良率(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祛风通络散外敷配合术后康复指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3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手术2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进行科学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银飞 《中医正骨》2014,(5):70-70,7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70例患者中,髌骨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32例、胫骨上段骨折18例。均于术后6个月,测量患膝关节活动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结果:7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8.5周。术后6个月,患膝功能改善,HSS评分72~86分,中位数82.5分;关节活动度100°~125°,中位数113°;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损伤后导致的关节僵硬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对照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8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康复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膝关节屈曲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优于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且更适用于膝关节活动范围较大时改善关节终末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行膝关节镜术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8例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行膝关节镜术患者术后的病情观察要点、特殊用具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18例中14例行半月板缝合术患者,术后8周完全负重,6个月达到正常活动水平;2例半月板部分切除和2例半月板次全切除者术后2周完全负重,1个月关节屈伸完全正常。结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行膝关节术后康复护理重点为病情观察,膝关节支具的应用,患肢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的训练,遵循系统化、规范化、个性化,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膝关节镜手术+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整体护理的临床研究.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17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膝关节的功能观察组要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的临床结局优于传统护理,是对临床路径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4例,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另5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和膝关节康复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的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同时,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极大的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敷散配合按摩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关节镜术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73例,根据患者自愿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35例)和综合护理组(38例),分别于术后行基础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法。3个月后,观察各组康复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护理3个月时,综合护理组的有效率和膝关节活动度比基础护理组效果明显,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综合护理组护理效果有相关性的是关节软骨损伤、按时服药推拿、病程、术后负重、心理负担严重。结论:热敷散中药热敷结合推拿按摩的护理方法在关节镜术后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应注重心理干预和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予以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应用奥马哈系统进行康复和护理指导。于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8、12周关节活动度的达标率;分析股四头肌萎缩指数于术前及术后第4、8、12周的异同点;术前、术后第12周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用来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术后第2、4、8、12周患侧膝关节活动度的达标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4、8、12周的股四头肌萎缩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2周时,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存在的术后健康问题,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标率,降低股四头肌萎缩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本院择期行关节镜微创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口服;4周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四头肌萎缩程度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术后2周、4周,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术后2周、4周,2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给予中药内服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与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术后单纯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冷疗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具体选择60例各类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所致的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松动技术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术前中药熏蒸治疗及关节松动后冰敷冷疗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依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并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1.57±0.77)分,膝关节ROM评定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为(99.30±13.14)°,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为(106.43±12.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联合中药熏蒸及冷疗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在关节松动技术中的疼痛,可减少松动后软组织的微损伤,显著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