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检验“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对腹部外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救治效果。报道10年间明确诊断为腹部外科MOF的患者59例,提出了腹部外科MOF的临床特点、触发因素、首发器官、各个脏器衰竭发生频度、死亡原因和病死率及其MOF的预防和现代救治措施。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腹部外科MOF的触发因素为严重感染、败血症、重度复合创伤和急诊腹部外科大手术等;腹部外科MOF治疗的关键是要切实作到早期识别、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救治结果存活13例,死亡46例。作者提出MOF一旦发生要给予强有力的“四大一支持”综合措施的新疗法,本组11例MOF患者实施“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同时去除了致死性的病因,获救治成功。该疗法具有实用和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报道11年间明确诊断为腹部外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68例,提出了腹部外科MOF的临床特点、触发因素、首发衰竭器官、各个脏器衰竭发生频率,死亡原因和病死率及MOF的预防和现代救治措施。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腹部外科MOF的触发因素为严重感染,败血症,重度多发伤和急诊腹部外科大手术等,腹部外科 MOF治疗的关键是要切实做到早期识别,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救治结果存活17例,死亡51例,作者提出MO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外科疾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1)提出了短程大剂量联合应用大黄、山其菪碱、地塞米松为主的综合救治方案;(2)整体治疗与营养支持配合治疗。结果 216例MODS患者共有297个器官衰竭,死亡率为50%(108例)。其中应用传统常规疗法147例,死亡83例,病死率56.46%;采用综合救治方案69例,死亡25例,病死率36.23%。结论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MODS及MOF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采用大黄、山其菪碱、地塞米松为主的综合救治新方法能降低MODS及MOF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多脏器衰竭(MOF)是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但目前在阻断其发生、发展及早期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好的治疗手段.我院从1982年起,以外科ICU为依托,对其临床特征、触发因素、死亡原因、有效治疗措施及临床救治的新策略等进行研究.现将临床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功能衰竭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自1988年1月至1994年5月明确诊断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的39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首发器官、各个脏器衰竭的发生频度、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及其MOF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分析结果显示,MOF的首发病因为严重感染、多发性创伤和急诊腹部大手术。其首发衰竭器官并不一定,资料分析以ARDS较为多见,其次有胃肠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异,可能与导致MOF的病因不同有关。脏器衰竭的数目多为3—4个,四个以上器官发生序贯性衰竭很少。MOF的死亡原因为呼吸及循环衰竭,死亡率可达90%以上。由于对MOF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故一旦发病,治疗及其困难,所以MOF治疗的关键是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处理有可能引起MOF的病因,如加强抗感染,对多发性创伤和大手术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打断MOF发病的序贯过程,一旦发病,要给予强有力的呼吸及循环支持、营养支持并根据病人情况予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诊治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我科自2004-10~2008-10共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38例,采取病因及伤情判断、液体复苏、早期手术干预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临床诊治措施.结果 本组所有63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100%),其中轻度212例(33.22%),中度206例(33.29%),重度220例(34.48%).成功救治609例,成功率95.45%,死亡率4.55%.其中456例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71.47%).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休克发生率高,程度重,是患者早期和后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其诊治重点是动态观察病情以明确诊断,采取手术和液体复苏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改善组织细胞的血供和氧合,以降低早期死亡率并防止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衰竭(MOF)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脓毒症368例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降低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整体治疗时,在“炎性介质、细菌、内外毒素、微循环、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基础疾病、脏器功能”等方面进行兼顾和并治,相应实施14条具体治疗措施。提出了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为主的综合救治方案;提出并应用“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自制的“解毒固本汤”配合治疗,以改善免疫紊乱状态、调控炎性介质等。结果本组腹部外科脓毒症368例患者,总计死亡46例,死亡率为12.50%,死亡46例均为并发MODS的患者。结论腹部外科脓毒症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采用综合救治新对策能降低腹部外科脓毒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在救治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岳茂兴注:本课题为国防科工委卫生部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国防科工委首届科技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奖作者单位:100101北京市解放军第514医院普通外科多器官衰竭(MultipleOrg...  相似文献   

9.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MODS的临床救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 MODS是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探索有效合理的综合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①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②“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治疗;③采用自制的“解毒固本冲剂”配合治疗;④针对“炎性介质、细菌、内外毒菌”等8个方面,的出了多环节兼顾和并治的12条综合治疗具体措施;⑤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治疗等;⑥手术治疗等。结果 按KnausW.A教授MODS的诊断标准,118例中共死亡59例,病死率为50.00%。其中应用传统常规疗法的8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6.32%。采用综合救治策略的31例中,共死亡10例,病死率为32.25%。结论 MODS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采用综合救治新策略疗法能降低MO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科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17例MOF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是产后出血、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器官功能障碍以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为最多见.8例死亡,病死率47.06%.结论 预防和治疗原发病,积极去除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是降低MOF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0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及其中70例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重症急性胆管炎并发MOF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早期休克、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败血症及长期胆道梗阻等病例的MOF发生率明显增高。作者认为早期监护高危患者和综合治疗是降低MOF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春会  王士雯 《现代护理》2005,11(10):756-757
目的 通过对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患者发病诱因及首发衰竭器官的分析,为临床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其中肺部感染最多,占73.1%。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因此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连续肾替代抢救重症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衰竭50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连续肾代疗法(CRRT)地重症肾功能衰竭(肾衰)伴多器官衰竭(MOF)抢救效果,以求提高重症肾衰伴MOF的存活率。方法:总结我院1993年7月 ̄1、999年7月间使用连续动-静脉、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组)及连续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CVVHDF组)方法抢救重症肾衰伴MOF50例患者的资料,比较其疗效。结果:CAVH+CVVH组22例中存活5例(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其中98例为直接切开,22例为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成功120例,111例病情稳定后拔管,5例合并重度脑干损伤及2例高位颈髓损伤呼吸肌麻痹患者长期带管,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手术平均时间4.5min,平均切口长1.3cm,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死亡的发生。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具有迅速、微创的优点,可快速开放气道,且并发症较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病例特点、抢救措施及预后,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病情演变以及抢救治疗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结果 患者以妊娠晚期出现重度黄疸伴消化道症状起病,常规保肝、退黄等治疗未能逆转病情,并迅速出现肺、肝、肾等多器官衰竭以及DIC等严重并发症,经积极终止妊娠、辅助呼吸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综合抢救最终病情缓解,并经肝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妊娠急性脂肪肝病情凶险,极易并发多器官衰竭,早期诊断,多学科、全方位综合救治是提高本病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结果 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诱因为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宫破裂、产褥感染。6例死亡,病死率50%。结论 治疗和预防原发病,积极去除病因,是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20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及其中70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过程和可能的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循环休克、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败血症及长期胆道梗阻等使MDF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认为早期监护高危病人和综合治疗是降低MOF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s a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causes of which are 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in the early cour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the later cour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leading to organ failure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 after acute pancreatiti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studies that demonstrate the critical role played by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acute pancreatitis. Immunological disorder, immune suppression, also plays a role at high risk of seps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We have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immunological suppress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elucidation of key mediators in MOF and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 could be improved by the prognosi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产生尿崩症状的病例。方法 MOF14例,在病因治疗和程序化脏器支持的同时,监测其尿量、血、尿晶体渗透量、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观察使用垂体后叶素前、后的变化。结果 2例治愈,12例死亡。病程第2~9d出现尿崩症状,持续时间为43±2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