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症(sepsi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病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份来自北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脓毒症的发病率大约是0.3%,所有患者中老年人的死亡率大约是30%~40%,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美国每年有75万脓毒症患者,约9%的脓毒症患者发展成重症脓毒症(severe sepsis),3%发展为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超过21万(28%)死亡,是ICU中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尽管早期积极地抗感染、液体复苏及相关脏器的功能支持,但总体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对脓毒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有助于阐明其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凌萍  陈建丽  周茉  唐熔  谭莉 《贵州医药》2016,(8):810-8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近期收治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及正常对照组(非脓毒血症组)各30例,入院第1、3、7天抽取外周血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WBC 计数、PCT 及 CRP 值。结果严重脓毒症组 PCT 高于脓毒症组(P <0.05),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组PCT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经积极抗感染治疗1周左右,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血清 PCT 水平逐步下降,血 CRP 有慢于 PCT 趋势。CRP 和 PCT 的灵敏度一样,为70%;PCT 的特异度为76.7%,高于 CRP 的63.3%。结论降钙素原水平在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时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PCT 的特异度高于 CRP。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动物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鸣  李学明 《江西医药》2012,47(10):937-939
脓毒症fsepsisl是感染、创伤及外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攻克脓毒症是世界一大难题。脓毒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8%-47%,治疗成本高昂,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近10年来脓毒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方兴未艾.脓毒症动物模型是研究脓毒症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所必须的实验平台.同时也是脓毒症研究的一个难点。目前.脓毒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腹腔感染的脓毒症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ELISA法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比率、IL-6、IL-18、PLT和TPO等指标,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的FITC—CD14阳性细胞(%)显着高于存活组(44.19±2.59VS33.71±8.54,P〈0.01),存活组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3.71±8.54VS16.27±2.25,P〈0.01)。死亡纽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25.65±3.34VS17.3±4.05,P〈0.01),存活组高于对照组(24.78±6.01VS17.3±4.05,P〈0.01),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68)。脓毒症患者IL-18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PLT低于对照组,TPO显着高于对照组,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PO则存在显着差异。结论脓毒症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晚期失代偿表现,常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很高。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IL-18和TPO等指标可以早期、准确地进行预后判断,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5.
重度烧伤患者46例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重度烧伤(〉50%TBSA)并发脓毒症患者46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重度烧伤感染的防治水平。方法利用1990—2007年共收治烧伤总面积〉50%TBSA青壮年患者136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期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烧伤患者136例,发生脓毒症46例,总发生率33.8%;第2阶段脓毒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第1阶段的39.1%(P〈0.05);第3阶段(12.0%)与前2个阶段比较又显著下降(P〈0.05)。总治愈率和不同烧伤面积治愈率均逐步提高。结论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主要经验是加强早期处理,包括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休克期切痂植皮、早期肠道营养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内毒素对于腹腔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感染脓毒症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存活和死亡)和病情严重程度(局部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PCT及内毒素水平,比较PCT和内毒素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 ,SO-FA)的相关性,并比较PCT、内毒素和两个临床评分系统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根据不同评分及预后分组,各组之间PC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CT与两个评分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内毒素与评分系统无显著相关。 PCT、内毒素、APACHE Ⅱ和SOFA评分对于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7%、56.3%、86.7%和86.0%。结论 PCT较内毒素能更好地评价腹腔感染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和大手术后等临床重症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引起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器官损害等问题,其发生率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病死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王萍  张丽丽 《河北医药》2009,31(22):3127-3129
脓毒症(sepsi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大手术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MODS)的重要原因。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发病,发病率为0.3%,且患者数目每年以1.5%速度递增。美国每年有70万人患脓毒症,发病率每年增长达1.5%~8.0%,其中死亡21万,病死率为30%以上。鉴于脓毒症的危害性,2002年10月欧美国家多个组织共同发起并签署了“巴塞罗那宣言”,旨在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综合ICU病房67例严重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肝素组,前者36例,采用常规治疗;后者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确诊严重脓毒症当日开始持续应用小剂量肝素,疗程5~7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AVFT、PT、FIB、AT—Ⅲ的变化及出血倾向,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竭(ARF)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统计患者7d及28d病死率。结果肝素组患者的ARDS(38.71%vs58.33%)、DIC(16.13%vs27.78%)、MODS(32.26%vs52.78%)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素组患者28d病死率(29.03%)也较常规治疗组(44.4J4%)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APTT、PT、FIB、AT—III、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率、ARF发生率及7d病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10万人口中有50~300例脓毒症病例,且每年以1.5%~8.0%的速度增加,脓毒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 MEDS)和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及诊断试验研究。入选病例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组、非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非SIRS对照组。测定24 h内的炎症指标、MEDS评分及PCT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98例患者入选,其中对照组59例,SIRS组57例,非严重脓毒症组52例,严重脓毒症组30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诊断脓毒症中PCT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0.02。根据重症脓毒症组和非重症脓毒症组的 PCT、APACHE Ⅱ评分和 MEDS 评分数值绘制ROC曲线,由ROC曲线计算上述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PCT的AUC面积为0.586±0.065,显著低于APACHE Ⅱ评分0.941±0.023和MEDS评分0.791±0.049。结论 PCT是早期诊断脓毒症并能与SIRS鉴别的特异性较高的炎症指标;但PCT 不能将脓毒症进行危险分层,结合 MEDS评分和PC T可以预测脓毒症的发病概率及客观判断脓毒症病情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59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对血清甘露聚糖结舍凝集素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根据生存与否,将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6.98±3.14)mg/L]较对照组[(2.45±1.69)m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f相关系数(r)=-0.239,P〈0.01。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3.89±1.57)mg/L1较生存组f(7.17±3.84)mg/U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与脓毒症患者脏器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316例首次发生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人院时血糖的四分位数6.9、8.5、10.2mmol/L分为I组(n=61)、II组(n=82)、III组(n=93)及Ⅳ组(n=80)4组,分析各组血糖水平与脏器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16例患者中134例出现多脏器损伤,发生率为42-4%,其中99例住院期间30d内死亡,病死率为31.3%。人院血糖水平、糖尿病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APACHEII评分是脓毒症患者脏器损伤严重程度发生的预测因素。随着血糖的增高,30d内死亡的危险性增大。结论入院血糖水平对脓毒症患者脏器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ICU 收治的3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ICU 脓毒症病死率为46.5%(172/3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9.2%)为主,合并多部位感染者占12.7%;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致病菌[62.7%(175/279)]。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 ICU 24 h APACHE II 评分、并发脓毒症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P ﹤0.01)。结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 ICU 脓毒症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sepsis)是由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严重烧伤、创伤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病死率高达50%-60%。因此,深研究脓毒症的发生机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对寻找能够防治脓毒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非脓毒症患者血清游离甲碘甲状腺原氨酸(FL)、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脓毒症生存和死亡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CO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患者COR水平明显增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死亡组COR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O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T3、FT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CO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烧伤复合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烧伤复合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情况。结果:90例患者治疗后ALT、AST、BUN、C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例患者通过治疗89例(98.9%)痊愈,1例(1.1%)死亡,死亡原因是烧伤面积过大,多器官功能衰竭衰竭。结论:针对烧伤复合脓毒症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因多、影响因素复杂、救治困难,病死率高。脓毒症是危重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引起ALI/ARDS的最常见的病因,尽管对脓毒症致ALI/ARDS的机制研究较多,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魏威  唐元旭  杨聪 《云南医药》2010,(2):150-152
目的通过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研究cTnI在脓毒症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5例,按照cTnI的水平分为cTnI升高组(cTnI〉0.16ng/m1)57例和cTnI正常组(cTnI〈0.16ng/m1)28例。观察2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EICU人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结果85例脓毒症患者中有57例患者肌钙蛋白I升高,升高率达到67.06%。2组患者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升高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cTnI正常组(P〈0.05,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I的测定可以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进行病情判断,并且对疾病的预后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外科腹部脓毒症是全身炎症性反应,病情重,可能发生感染一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因此必须手术和采用抗菌药经验疗法,介绍了单用美罗培南抗菌疗法并评价其临床细菌学疗效,观察患者52名,主要是术后腹膜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和胰原性腹膜炎,其病原菌多数为大肠埃希氏菌,变形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球菌等。单用美罗培南3g/d,分3次静脉商注,疗程5-17d(平均9.3d)_,全部患者中,38名(73.1%)治愈,6名(11.5%)好转,44名(84.6%)临床有效,可评价的42名患者中,32名(76.2%)细菌清除,6名(14.3%)推断细菌清除,38名(90.5%)细菌学有效,上述结果显示,单用美罗培南是治疗外科腹部脓毒症的高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