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生物安全的隐患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接触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及免疫学检验实验内容均在第二学年,该阶段学生的医学知识甚少,学生生物安全知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建立健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一直存在着生物安全隐患问题,所谓的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LBS)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随着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我们对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问题也要给予高度关注,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医学院校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以及研究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现状,探索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方法 ,选择江苏省5所全日制医学院校的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生共550人,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安全防护知识、感染途径、废弃物处理、生物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认知情况。结果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4.38%。其中生物安全法规、生物安全防护和病毒感染因素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7.58%、27.68%和10.23%;而试剂毒性的知晓率最低,为7.21%;防护规范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知晓率较高,为83.77%和76.90%;有96.30%的师生普遍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结论医学院校师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师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韦跃宇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2):28-28,30
按WHO的分类法医学院校微生物教学实验室危险级别当属Ⅰ级[1],生物安全级别属Ⅰ级,实验室操作系统为GMT开放性试验工作台(Guidlin of Microorganisms Tast)属相对对人危害较低.但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硬件滞后,微生物教学实验室普遍存在着学生实验班次密集、每班次人数拥挤,实验室空间狭小、实验用品使用频率极高等情况,造成其危险系数大大增加.故我们对高校教学微生物实验室内空气、物品表面以及学生手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旨在为改善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内环境,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浙江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制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评估指标.方法 对浙江省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按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市级疾控中心虽然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制定了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但有8家单位对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未做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5家单位未对实验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等.实验室最可能出现生物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反操作规程、个人不良习惯和存在侥幸心理等.结论 通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评估指标的制订,并应用于生物安全监督检查,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地相继发生了多次实验室感染事件,诸如2003年9月9日,新加坡出现的SARS患者为实验室研究人员,根据各国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小组的调查,认为本次事件是由于不恰当的试验程序及悉尼罗病毒与非典型冠状病毒在实验室的交叉感染,可能为该患者感染原因.2003年12月,台湾出现的非典型病例也是台湾地区医学院疾病预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根据调查认为,感染可能是由于实验室销毁标本工作的漏洞所致.2004年在台中地区发现的第1例台湾本土登革热病例已被确定为实验室感染,感染人员则为台中某大学研究所白腹丛蚊相关研究的学生.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出现意味着,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管理隐患造成了现实损害,也给各级各类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敲响了警钟[1].而各级各类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中涉及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也很多,我们旨在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现状,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4月,利用问卷星平台在线发布问卷,对西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一至四年级共414名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4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9份;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得分逐级增高(43. 68±15. 78 vs. 62. 66±22. 40 vs. 70. 82±18. 05 vs. 77. 53±16. 75);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正确率总体偏低,不同年级学生生物安全操作行为在安全事故、防护设施、废弃物处理、正确洗手、安全检查、清洗实验服六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 05)。结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从低年级开始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生物安全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依据调查表对郑州市20个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够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做到制度化;设施、布局及相关配置方面不够科学和规范.[结论]应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防护意识,进一步规范痛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加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学实验室污染.[方法]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特殊性,并结合本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常用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菌种、剧毒药品的管理方法等.[结果]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杜绝生物安全隐患,本室未发生实验室污染,也未发生1例因实验而被感染的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结论]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对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及消除生物危害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晓梅  李明成  顾世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52-4053,4056
目的 探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方法 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为主线,穿插到不同课程中,分段讲授.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室模拟实训及临床实践环节考核等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课间及生产实习阶段,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理论及实践应用教学改革.结果 通过4个阶段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强化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操作规范,流程正确,能及时发现和紧急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