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13~2015年16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35%,主要集中在胃肠外科、胸外科及神经外科,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区出血(53例,占32.52%),其次为术中损伤(25例,占15.34%)、术后切口裂开(22例,占13.50%)、吻合口瘘(9例,占5.52%)、术后切口感染(9例,占5.52%)等问题.[结论]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病例和重点人群的监管,做好手术医师分级准入与再考核再授权制度是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重要保障.同时,加强手术医师对非计划手术发生原因的认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现状、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中心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 241例,术后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55例,对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2.45%,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瘘(45.46%)、肠梗阻(40.00%),其余原因包括出血(5.45%)、感染(5.45%)、切口裂开(1.82%)和腹腔引流管嵌顿(1.8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4.608;95%CI=2.116~10.035)、合并心脑血管疾病(OR=11.769; 95%CI=6.106~22.684)、低蛋白血症(OR=2.312; 95%CI=1.121~4.768)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OR=1.907; 95%CI=1.005~3.619)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拟合良好,ROC下面积为0.781。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腹腔镜下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PDCA管理模式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率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上海地区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的差异。[结果]非计划再次手术牢存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为0.64%,实施后为0.49%(x2=4.78,P=0.0288)。[结论]通过PDCA的有效监管可以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27例,其中术后早期(30 d内)再次手术患者17例(7.5%),男性1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岁.肠道相关的并发症6例,输尿管代膀胱瘘合并阴道瘘1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4例.结果 机械性肠梗阻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行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吻合口瘘合并回肠新膀胱尿瘘1例,行回肠部分切除再吻合和回肠新膀胱修补术;乙状结肠吻合口瘘1例,行结肠造瘘术后出现小肠瘘经6次手术治愈;直肠瘘合并尿瘘1例,行结肠造口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输尿管代膀胱吻合口瘘并阴道尿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无效,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伤口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均经二次清创缝合治愈.失访2例,15例随访1个月~10 a,平均42个月.术后肿瘤转移死亡2例,肾功能恶化需长期血液透析1例,余12例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30 d内)易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及时再次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头颈部肿瘤手术共15 113例, 其中非计划再次手术122例, 发生率为0.81%, 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集中在术后24 h内, 出血(65.57%)、淋巴瘘(15.57%)、血管危象(9.84%)是主要原因。患者性别、手术部位、首次手术级别、切口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有关。首次手术部位为扁桃体(15.79%)、牙龈(8.93%)、口咽(8.33%)、下咽(4.79%)、舌部(3.17%)的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概率较高。非计划再次手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121.66%, 住院费用平均增长99.35%。结论非计划再次手术提高医院运营成本和患者负担。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24 h内情况, 重点防范出血、淋巴瘘和血管危象的发生。针对男性、高龄、手术级别高、手术切口级别高、ASA分级高的患者, 尤其是手术部位为扁桃体、牙龈、口咽、下咽、舌部的患者, 要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力利  李勇  万顷 《肿瘤学杂志》2015,21(5):365-368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内再次手术情况的分析,探寻各种与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胃癌术后的再手术率.[方法] 11 616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其中行非计划内再手术的141例胃癌患者,统计分析基本信息、合并症、既往史、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再手术率为1.21%(141/11 616),再手术距初次手术的时间为(15.89±15.20)d.初次手术前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有腹部手术史、围手术期输血、术中出血量≥400ml的患者再手术率升高;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的再手术率高于开胸贲门切除和远端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均P<0.05).性别、是否高龄(≥60岁)、是否合并心肺疾病、根治度、术中是否使用防黏连剂和吻合器与再手术率无关(均P>0.05).导致再手术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消化道瘘.[结论]胃癌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有初次手术前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有腹部手术史、输血、术中出血量大、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等,根据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的处理可能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7.
腮腺肿瘤患者再次行手术的病例 ,近年来有所增加。我们收集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间 ,治疗的此类病员 2 1例 ,对其再次手术的临床原因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年龄在 7岁到 72岁之间。均因腮腺肿瘤曾行手术治疗。 2 1例中 ,再次手术与前次手术间隔时间 :7年 4例 ,4年 3例 ,3年 8例 ,1年 3例 ,1个月内的 2例 ,1周内的 1例。其中 :1例 2年内行 3次手术 ;1例 1年内行 2次手术 ;1例 1月内行 2次手术 ;1例 1周内行 2次手术。麻醉 :4例采用全麻 ,其余均采用局麻。切口 :取“S”形切口 5例 ,其余均系耳垂…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近年虽有提高,但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多变及病理进程缓慢和隐匿性,故常造成甲状腺癌首次术式不当,以致癌复发或转移,因而重新探查甲状腺和完成合适的手术术式就很有必要。我院外科自1992年1月至1994年8月共收治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癌51例,其中再次手术探查30例,本文结合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就再次手术的时机和范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40例纵隔肿瘤再次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占肿瘤发病率的5%,以胸腺瘤为最多,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次之犤1犦。纵隔肿瘤一经发现,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将肿瘤彻底切除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口的选择。总结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间,纵隔肿瘤再次外科手术的病例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0例纵隔肿瘤患者,占同期纵隔肿瘤的5%,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恶性胸腺瘤24例,恶性畸胎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1.1再次外科手术的切口胸后外切口1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9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横断5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上部劈开3例。术中失血最多达10000ml,最少为600ml,平均为3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的原因并探讨避免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的策略。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骨病骨肿瘤科收治的105 例软组织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2岁;接受计划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患者82例(计划手术组),曾于外院接受非计划切除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23例(非计划手术组)。 计划手术组患者行广泛切除及根治切除术,非计划手术组患者行扩大切除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灶位置及大小、手术边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结果:非计划手术组达到广泛切除边界的比例明显低于计划手术组(P<0.05)。 非计划手术组患者3 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计划手术组(P=0.001)。 非计划手术组平均随访18个月(3~36个月),12例死亡(52.2%),其中9 例(39.1%)死于肿瘤转移,3 例死于其他疾病;计划手术组平均随访23个月(5~36个月),15例(18.3%)死亡,其中12例(14.6%)死于肿瘤转移,3 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与计划手术相比,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常导致手术范围不足、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可能增高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尽量避免非计划切除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再治手术治疗的方法 ,尤其是甲状腺单发结节的适当术式。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自 197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115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患者。结果 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首次手术方式失当 ;甲状腺癌单纯结节切除后约有 78 9%有癌残存。结论 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恰当术式是腺叶切除 ;复发及局部转移的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十分必要 ,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宜及早行再手术。  相似文献   

12.
13.
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其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8年2月-2003年10月231例甲状魄癌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甲状腺肿块切除术62例,行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128例,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41例。无一例行Ⅵ区淋巴结清扫。首次手术病理类型:乳头状癌158例,滤泡型癌67例,髓样癌6例。根据外院资料及我院B超及CT检查。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甲状腺残叶加峡部切除术55例。行甲状腺残叶加峡部加Ⅵ区清扫87例,单行Ⅵ区清扫9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包括Ⅵ区32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23例,行全甲状腺切除加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25例。再次手术后病理证实腺叶中癌残留的132例(69.5%),Ⅵ区淋巴结有转移81例,其中9例行Ⅵ区清扫者均有转移。颈部淋巴结有转移71例。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患者再次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甲状旁腺损伤情况进行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DTC,术后因甲状旁腺素明显降低导致手足麻木者5例,占15.62%。结论 DTC患者再次手术时较易损伤甲状旁腺;DTC的初次手术范围应规范,熟悉甲状旁腺的解剖变异并在术中对其精确辨别,发生误伤及时自体移植,可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10年2月6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相关资料,对二次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7.46%(11/63),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7.94%(5/63),暂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76%(3/63),2周后声音嘶哑逐步恢复,1例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先行呼吸机正压给氧待患者呼吸困难好转再行声带成形手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气管损伤发生率为3.17%(2/63)。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因解剖组织结构改变,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进行二次手术应熟悉解剖、掌握术中操作技巧及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10年2月6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相关资料,对二次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7.46%(11/63),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7.94%(5/63),暂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76%(3/63),2周后声音嘶哑逐步恢复,1例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先行呼吸机正压给氧待患者呼吸困难好转再行声带成形手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气管损伤发生率为3.17%(2/63)。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因解剖组织结构改变,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进行二次手术应熟悉解剖、掌握术中操作技巧及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以综述的方式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进而为改善临床癌痛治疗提供参考。对于癌痛治疗以及治疗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今后癌痛治疗的规范化、癌痛的正确评估以及加强癌痛治疗的宣教仍然是癌痛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再分期手术的价值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行再分期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9例,其中Ⅰ a期13例,Ⅰ b期1例,Ⅰ c期14例,Ⅱa期1例;上皮性癌22例(75.9%),颗粒细胞瘤4例(13.8%),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10.3%).[结果]29例患者中,11例(37.9%)经再分期手术证实期别提高,其中7例Ⅲc期,1例Ⅳ期.初次手术残留肿瘤的部位依次为盆腔腹膜7例,大网膜5例,腹膜后淋巴结3例(盆腔淋巴结2例,腹主动脉旁1例),阑尾1例,横膈、肝脏表面1例,腹腔冲洗液细胞学发现癌细胞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2.5小时,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ml.术中并发肠损伤2例(6.9%),术后并发淋巴囊肿4例(13.8%).[结论]对初次手术时未进行全面分期探查的患者常规进行再分期手术,有利于准确确定分期及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