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证的临床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根 《江西中医药》2003,34(11):32-32
本文仅就痰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法用药谈一些粗浅的体会。1 痰证的产生原因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水湿不能运化是产生痰饮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在脏腑方面 ,则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王肯堂指出 :“中焦热隔 ,则肺与大肠不通 ,其热毒之气 ,必上蒸于肺而生痰 ,故患肺热者 ,多脾实得之。”(《证治准绳》)所以 ,出现痰证 ,可有诸多因素 ,如心热、肺热以及其它原因 ,但总是关系着脾胃 ,因为痰是水湿所化 ,如脾胃健全受纳运化功能都好 ,饮食就能化为精微而充实人体。如化为痰 ,就会留滞在肺、胃、胸隔 ,以致随气升降 ,流窜各处 ,经络四肢无处不到 ,引…  相似文献   

2.
汗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复杂,需要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尤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景岳全书·肿胀》记载:“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为土,故其制在脾。”程为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治疗汗证应从五脏虚实来调整全身阴阳,并将汗证分为痰热扰心、  相似文献   

3.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丹溪心法·痰》),所以可导致多种病证。如“咳嗽、呕吐、眩晕嘈杂、怔忡惊悸、寒热肿痛、痞满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四肢麻木不仁”(《丹溪心法·痰》),可见痰之为病,变化多端,症状不一。如痰滞在肺,可见咳嗽咯痰;痰迷于  相似文献   

4.
邓磊 《陕西中医》2004,25(6):566-567
痰证是体内水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部位的一类症证,临床中见之甚广。痰之为病,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可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痰之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性质上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风痰之分。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在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往往寒热虚  相似文献   

5.
治痰通气法源于《丹溪心法》、“善治痰者,小治痰而先治气”,“痰生百病食生灾”,“百病兼痰”的理论。痰病变化百端,症候复杂,所以丹溪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导致多种病证,故“诸病多因痰而生”。  相似文献   

6.
痰证泛指痰延停留于体内的病证。多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一般均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尤与肺脾二脏关系密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证的治疗应掌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1、治痰先补脾,脾健痰自化。李中梓《医宗必读》曰:“按痰之为病……皆因湿土为害,故先哲云:‘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疾自化矣。” 2、温脾强肾,为治痰之本。张荣岳云:“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原,水泛为痰也。在牌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来源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方以二陈汤为基础 ,加枳实以下气 ,竹茹以清热 ,全方温凉并用 ,清热而不寒 ,化痰而不燥。本方为治痰要方 ,所治病证广泛。祖国医学的“痰”为特征的某些证侯。痰的成因很多 ,内伤外感均可引起 ,一般由肺、脾、肾的病变而生。痰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 ,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痰可随气而动 ,痰上逆则头痛眩晕 ,在四肢则麻木疼痛 ,在经络筋骨可生瘰疠痰核。痰浊犯肺 ,可影响肺脾宣降 ,而致咳喘等证 ;痰浊犯胃 ,胃失和降 ,可致呕吐、纳差 ;痰浊痹阻胸中 ,心脉受阻 ,可产生胸痹心痛。痰郁久化…  相似文献   

8.
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证。痰是一种致病因素,痰之为病,变化多端,无处不到,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无痰不成症”之说。自古以来医家皆认为咳吐可见者为有形之痰,从症测知者为无形之痰。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脾常不足”,加之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当今冰  相似文献   

9.
顽痰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既是病机证候,又是辨证论治的依据。顽痰并非人生所固有,乃水谷精微化失其正的病理产物,随气而行,机体五脏六腑,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顽痰这一病理产物,可以广泛涉及各个脏腑,凝聚留伏在各个组织器官之中,变化多端,产生各式各样的病症。古代医家提出的“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百病皆为痰作崇”“顽痰一症,头绪甚多”“无痰不作眩”“痰热生风”“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痰消”等著名论点,至今仍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遵循,指导“顽痰怪病”的辨证治疗,临床确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古代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较多。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源于脏腑,阴阳失调,致津液凝聚成痰,同时又因气郁痰滞,影响血液运行,出现痰瘀交结,伏于肺,成为哮喘夙根,所影响脏腑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复因六淫外感、劳倦、情志因素引动伏痰,则痰随气动,聚于肺系而致哮喘发作,出现肺失清肃为标,痰浊胶结为本的证候特征。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是气道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