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轻、中度EH患者40例,给予替米沙坦80mg/d,共6周,检测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另设28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t-PA活性降低(P〈0.01),PAI-1活性明显增高(P〈0.01)。EH组经替米沙坦治疗后,在血压明显降低的同时,其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H患者存在纤溶活性降低,替米沙坦降血压的同时,能改善EH患者的纤溶活性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对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口服吡格列酮15mg/d,共16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O-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24h动态血压。结果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二聚体抗原水平明显下降(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水平明显增加(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提高(P〈0、01),空腹胰岛素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1);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对PAI-1的降低影响最大(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纤溶系统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病人纤溶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止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55-105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活性(AT1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趋势,评估上述指标在脑梗死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D-Dimer、tPA、PAI-1和AT1A;采用ELISA法测定vW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组治疗前D-Dimer、PAI-1、vWF显著增高(P〈0.01),t-PA显著降低(P〈0.01),AT:A无显著性改变(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D-Dimer、PAI-1、vW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tPA显著增高(P〈0.01),AT:A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GCS〉8分组和GCS≤8分组血浆胁Dimer、PAI-1、vWF明显下降(P〈0.01),t-PA显著增高(P〈0.01),而AT: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纤溶系统指标和vWF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发生显著改变且与病程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纤溶活性变化。方法检测并比较47例ACS病人、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CRP、纤维蛋白原(FIB)、血脂、D-二聚体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及自细胞(WBC)总数。结果与SA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病人CRP、FIB、WBC、D-二聚体及PAI-1明显升高(F=6.027~2543.668,q=3.571~16.098,P〈0.05、0.01),tPA降低(F=4.138,q=3.043~3.913,P〈0.05);CRP与D-二聚体及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26、0.393,P〈0.05、0.01),与tPA活性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ACS病人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及纤溶活性降低,CRP水平升高与纤溶活性降低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及纤溶活性降低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纤溶和凝血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采用发色底物法,纤维蛋白原(Fg)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结果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g水平高于小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g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的高凝及低纤溶状态,在发生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后更为明显,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PAI-1和Fg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僵蚕注射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儿脐带静脉,选取生长良好的第2~5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将大、中、小剂量僵蚕注射液(浓度分别为600、300和150mg/L)加入5kU/L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中,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AI-1和t-PA的活性。结果:单用5kU/L的凝血酶组具有诱导内皮细胞分泌PAI-1增加、抑制t-PA释放作用,与无凝血酶和僵蚕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与凝血酶组比较,僵蚕大、中、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t-PA活性、降低PAI-1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僵蚕大、中、小剂量组对凝血酶诱导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影响率分别为96,8%、95.6%和55.1%,对PAI-1的影响率分别为92.5%、85。4%和29.3%。结论:大剂量僵蚕注射液可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释放作用,并能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运动后血清内皮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的变化,寻找运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机制,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3—07/09在扬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18只作为实验动物,按实验需要将动物随机分为运动组(10只)和安静组(8只)。运动组大鼠开始进行1周适应性游泳,然后进行10周的训练,5(L/周,60min/d的游泳运动。运动组游泳训练后,与安静组一起取静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结果:实验进行至第5周运动组死亡1只大鼠。共1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运动组9只,安静组8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经过持续的适量运动后,在第10周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高于安静组[(430&;#177;120),(280&;#177;77)IU/L,P〈0.01],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活性明显低于安静组[(310&;#177;30),(490&;#177;60)AU/L,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则大大高于安静组(1.46&;#177;0.42,0.52&;#177;0.19,P〈0.01)。 结论:持续一定强度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还可以降低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1,即改善纤溶活性,从而减少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内皮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血液凝固仪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PAI-1)、D-二聚体(D-dimer)、yon Willebrand因子(vwF)。[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系统功能下降和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Ⅲ级组〉Ⅰ/级组〉Ⅰ级组,但各组部分指标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尚存在其它机制对纤溶、内皮系统产生影响。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纤溶系统功能下降和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很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且各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内皮系统功能状态严重受损,并且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
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压疮缺血再灌注时氧化物歧化酶(SDD)、乳酸脱氢酶(U)H)活性和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1h组、再灌注2h组、再灌注4h组、再灌注6h组,建立大鼠压疮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测定6组大鼠血浆中90D、LDH的活性以及NO、MDA、ET-1的含量。[结果] 再灌注组各组较对照组和缺血组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MDA、ET-1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缺血组较对照组LDH活性和ET-1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时存在损伤,该损伤与氧自由基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凝血指标,探讨其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组和31例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溶酶原(PLG)并进行比较。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PAI-1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LG活性、D—D含量则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PT,APTT,Fg,A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纤溶功能降低,其发病可能与纤溶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9.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