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阐述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药疹患者会诊及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有效处理重症药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病例中治疗药物与不良反应因果联系评价,分析发生重症药疹的原因,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同时参考相关的医学文献,完善与优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程化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果经过停药、抗过敏、抗炎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的全身药疹得以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对重症药疹不良反应的判断、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和剥脱皮炎型(ED)3种类型;SJS和TEN则为重症药疹中同一疾病谱的不同阶段。重症药疹中以TEN最为凶险,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本病如抢救不及时常因继发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本文对1例重症药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进行总结,探讨药学监护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住院药疹患者临床分析与药学监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药疹的情况和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并对此提出药学监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 12 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确诊的药疹患者42例。结果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为抗菌药物类(50.00%),解热镇痛类(19.05%),生物制品类(4.76%),抗痛风类(2.38%);药疹疹型主要构成为红斑疹型(69.05%),斑丘疹型(14.29%),猩红热样型荨麻疹、麻疹样型荨麻疹、多形红斑荨麻疹型(共占7.14%),固定型疹(4.76%)及重症药疹(4.76%)。结论抗菌药物类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抗癫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对入院患者用药史要详细询问,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对其个体化用药并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重度烧伤患者药学监护,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以1例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为例,药师针对抗感染治疗,器官保护,营养支持以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良反应进行了药学监护,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提供了合理用药方案;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脱离了危险期,进入康复期继续巩固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药学监护非常必要,减少了药物的滥用,提高了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医、药、护、检”相互协作服务于患者,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临床药师通过用药调查排除的疑似他汀相关药疹病例,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疹诊断中的方法与作用。方法:冠心病患者,71岁,男性,在支架植入术后的长期他汀降脂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皮疹。患者既往无过敏性疾病及食物过敏史。医生疑其皮疹与他汀相关而调整降脂方案。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过敏史的调查,依据药疹发生的一般规律排除了患者反复皮疹与他汀类药物的相关性。结论:临床药师掌握药疹的鉴别与处理,可弥补非专科医生用药史采集、药疹诊断知识欠缺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慢性肾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在临床实践中临床药师如何发挥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积极查找病因,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提出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对明确病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尽早康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可为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合理用药提出有益的建议,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式。结果患者病情稳定,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1例小儿川崎病药物治疗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对患者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其作用。方法:结合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临床药师针对糖皮质激素,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宣教;对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饮食干预的重要性,耐心做好饮食宣教;对治疗的全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保证了患者应用各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过程中能对保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提供帮助,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药疹的药物分布情况。方法根据药疹类型、肝脏损害情况对94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主要有四大类;抗菌药物(55.3%)、解热镇痛药(26.6%)、中成药(9.6%)、生物制品(8.5%),药疹多表现为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形红斑型、固定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物仍为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药,但中成药及生物制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性肝损伤实施因果分析和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其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RUCAM评估量表对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排查可能引起急性肝损伤的药物,协同医生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建立详细用药清单,在护肝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监护。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数据和药物作用特点等情况提出建议,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控制。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联用,减少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ICU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药学实践切入点。方法: 通过参与1例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协助医师快速诊断药源性疾病并制定用药方案,针对患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开展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临床指标显著好转,顺利转出ICU。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使用药学思维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药物方案,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消化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回顾典型案例,详细叙述了临床药师在消化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结果:临床药师能针对临床各方面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在消化科开展药学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结论: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探索,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药疹的情况和重症药疹的皮疹特点,并对此进行药学监护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确诊药疹的患者42例。结果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为抗生素类(50.00%),解热镇痛类(19.05%),生物制品类(4.76%),抗痛风类(2.38%);药疹疹型主要构成为红斑疹型(69.05%),斑丘疹型(14.29%),猩红热样、麻疹样、多形红斑样荨麻疹(共占7.14%),固定型疹(4.76%)及重症药疹(4.76%)。结论抗生素类药物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抗癫痫类药是重症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故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研究ICU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方法: 通过参与1例脑胶质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制订用药方案并针对抗感染治疗、镇静镇痛、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抗感染治疗有效,顺利转出ICU继续巩固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 d;重症多形性红斑(SEM)、重症多形性红斑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EM/ TEN)各3例,轻症多形性红斑(MEM)、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各1例;成人重症药疹易出现肝肾等内脏损害;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重症药疹患者并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较理想; 在7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5例糖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等效于泼尼松平均为1.5 mg·kg-1·d-1。 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阻止患者向TEN或SEM/ TEN发展的关键;等效的泼尼松1.2~2.0 mg·kg-1·d-1的激素用量或并用较大剂量IVIG疗效较好, 且在4周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