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静  汪琪  何侠  许建华  孔诚 《肿瘤学杂志》2011,17(2):126-129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方式(调强和普放)中采用非标准分割方案的疗程总剂量及分次剂量、总时间及分次数对鼻咽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经病理确认并进行放射治疗且随访到2009年12月的资料完整的Ⅱ~Ⅳ期鼻咽癌病例162例,调强组57例,普放组105例;调强组和普放组给予肿瘤的总平均物理剂量分别为72Gy和76Gy,所对应的生物等效剂量(EQD2T)分别是75.5Gy和70Gy。调强组采用鼻咽加上下颈淋巴引流区同期加速推量动态调强放疗技术,普放组采用面颈联合野加颈部切线野常规放疗技术。[结果]调强组和普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9%和70.5%,5年局控率分别为84.2%和78.1%,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7%和71.4%,均无显著性差异。5年并发症发生率调强组低于普放组(65.9%vs85.1%,P=0.016)。[结论]调强和普放照射方式中采用72~76Gy物理剂量所反映的生物效应对鼻咽癌疗效影响不明显,两组的生存率和局控率接近。调强技术降低放疗损伤与晚反应组织生物剂量无关,但和物理优化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放疗以及放疗参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能使约半数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然而,放疗是否会造成颈部动脉血管的改变进而造成颈动脉狭窄,特别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是否会造成此类损伤及损伤程度值得临床观察.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放疗对颈动脉损伤的状况.方法: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且生存达3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研究组)与初治尚未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狭窄状态,观察放疗后颈动脉损伤程度及影响其发生的临床因素.所有入组患者鼻咽部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双侧颈部血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有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血管狭窄的情况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和普遍,分别为80.0%和20.0%(P<0.001),其中以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发生狭窄的情况更为常见[颈总动脉(70.0%:20.0%,P<0.001):颈内动脉(63.3%:10.0%,P<0.001);颈外动脉(30.0%:3.3%,P=0.015)].有意义的狭窄情况仅出现在研究组人群中(颈总动脉36.7%、颈内动脉23.3%、颈外动脉10.0%).结论:接受颈部放疗后生存3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是常见临床现象.狭窄多见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3.
王体兵  王丽君  孔诚 《肿瘤学杂志》2013,19(11):862-867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初治鼻咽癌172例调强放疗后7例确诊为颈淋巴结复发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鼻咽癌调强放疗后3年颈淋巴结复发率为3%;N2+N3组发生颈淋巴结复发的概率大于N0+N1组(P=0.006);颈淋巴结复发以Ⅱ区复发最常见(100.0%,7/7),其中单区复发85.7%(6/7),多区复发14.3%(1/7),均为原部位高剂量区复发;复发淋巴结常见中央液化坏死,较大淋巴结多伴有包膜外侵犯;2例行PET/CT检查,病变处18F-FDG呈明显高摄取,SUV值最大为7.9和12.8;3例颈部复发淋巴结行单纯挽救性手术治疗,均长期无瘤生存,2例分别因合并鼻咽或多区淋巴结复发行二程调强放疗,1例行伽玛刀治疗,1例未治疗。[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低,治疗前高N分期易于复发,以Ⅱ区原部位高剂量区复发最常见;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陶华  孔诚  陆进成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0):1261-1264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调强放疗同步化疗(5-Fu+奈达铂)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44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5-Fu+奈达铂)方案进行治疗。调强放疗:GTV给量60 Gy/30 f,2.0 Gy/f;CTV给量54 Gy/30 f,1.8 Gy/f。同步化疗在放疗的第1周和第4周进行,具体为:5-Fu 750 mg/(m2·d),d1~5,奈达铂80 mg/(m2·d),d1。主要观察终点是1年生存率,次要观察终点是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6%(38/44)。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7%和60%。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6%和36.6%。放化疗期间出现Ⅰ、Ⅱ和Ⅲ度骨髓抑制的患者分别为16%(7/44)、50%(22/44)和34%(15/44);出现Ⅰ度和Ⅱ度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分别为45%(20/44)、55%(24/44);出现Ⅰ度和Ⅱ度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分别为77%(34/44)、23%(10/44),未发现Ⅲ度及以上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者。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化疗计划,无疗程中断或延迟者。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同步化疗(5-Fu+奈达铂)的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进行Ⅲ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cm但〈1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给予放疗剂量64Gy时的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66例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予以64Gy的放疗剂量,以MRI检查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放疗剂量达64Gy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缓解62例,有效率达93.9%,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均出现Ⅰ级放射性皮炎,并在5年随访过程中无颈部淋巴结复发,无颈部皮下组织纤维化患者。[结论]64Gy的放疗剂量对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能很好地控制,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以及毒副反应。[方法]将4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放射增敏组(A组,放疗加用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单纯放疗)。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完全相同,整体挡铅法体外常规放射治疗,鼻咽部DT(68~76)Gy/(34~36)次,6~7周,颈转移淋巴结DT(68~72)Gy/(34~36)次,6~7周,颈部预防量DT56Gy/28次,5~6周。A组在放疗前1h静脉滴注CMNa800mg/m2,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B组行单纯常规放疗。[结果]放射增敏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结束鼻咽癌原发灶CR率分别为87.5%、59.1%(P=0.028);颈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79.1%、45.5%(P=0.018),放疗后2~3个月,颈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87.5%、45.5%(P=0.002)。鼻咽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达部分缓解时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49和1.40,达完全缓解时SER分别为1.21和1.18。两组患者放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Na能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完全缓解率,降低达缓解时所需剂量,且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B组(对照组):调强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调强放疗加或不加下颈普放。原发灶及上颈采用调强放疗(IMRT),下颈采用IMRT或普放。采用逆向TPS。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72Gy。鼻咽预防区域阳V,处方剂量为60-65Gy。颈部预防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60Gy。常规剂量体积保护关键器官。化疗采用DDP60mg/m2 d,ivdvip,5-FU750mg/m。d2-4 iv dvip。与放疗同时开始,间隔3周,重复2—3个疗程。结果:A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81%(24/30)、96.67%(29/30),B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50%(15/30)、83.33%(25/30);A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73.33%(22/30)、90%(27/30),B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43.33%(13/30)、83.33%(25/30)。两组鼻咽病灶及颈部病灶CR率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效率及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较B组严重,但患者可耐受。结论:中晚期鼻咽癌(NPC)联合同期化疗短期疗效CR率较单纯放疗好。但长期疗效未显示优越性,不良反应稍增加。  相似文献   

8.
复发鼻咽癌35例调强放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疗效及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7年7月就诊的35例复发鼻咽癌患者,中位复发时间27个月(6~264个月)。单纯鼻咽局部复发10例,合并颈部淋巴结9例,单纯淋巴结复发2例(咽后外侧淋巴结1例、乳突根部淋巴结1例),单纯海绵窦复发4例,鼻咽合并颅底、海绵窦、桥小脑角及颈动脉鞘复发6例,单纯颈动脉鞘复发4例.其中合并化疗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局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放疗疗效以及相关副反应.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TV中位体积为43.68cm^3(5.91~181cm^3).GTV的D95为69.20Gy,V95为97.64%,平均剂量71.56Gy。急性反应轻,罕见Ⅲ度以上皮肤黏膜反应。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年总生存率73%。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94%。5例死于鼻咽大出血。[结论]IMRT是复发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疗效可靠,耐受性好。死亡原因主要是鼻咽大出血。GTV体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复发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初治鼻咽癌患者211例中,Ⅰ期3例,Ⅱ期44例,Ⅲ期96例,ⅣA期68例;Ⅰ、Ⅱ期行单纯根治性放疗,Ⅲ、ⅣA期化放综合治疗。鼻咽和上颈部采用IMRT技术,将鼻咽的靶体积划分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T)、临床靶体积1(CTV1)和临床靶体积2(CTV2);颈部的靶体积划分为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和上颈部淋巴引流区靶体积(CTV-N)。GTV-T、GTV-N、CTV1和CTV2、CTV-N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6-68Gy、60-68Gy、60-62Gy和54-56Gy,共(30-31)次/(6-6.2)周。下颈及锁骨上区常规切线照射。结果:211例患者中鼻咽复发2例,上颈部复发1例,鼻咽和颈部同时复发1例,近期复发率1.9%;鼻咽复发部位均在GTV-T内,1例上颈部复发于GTV-N内,1例上颈部复发因GTV-N脱靶于CTV-N内;2例分别于首程放疗后19和20个月死亡,2例健在。结论:IMRT对鼻咽癌能获得理想的局部控制,但仍存在复发问题。对鼻咽肿瘤的最佳照射剂量存在个体差异,照射剂量不足、乏氧细胞多、治疗中断以及对靶区认识不足等可能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B组(对照组):调强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调强放疗加或不加下颈普放。原发灶及上颈采用调强放疗(IMRT),下颈采用IMRT或普放。采用逆向TPS。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72Gy。鼻咽预防区域PTV1处方剂量为60-65Gy。颈部预防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60Gy。常规剂量体积保护关键器官。化疗采用DDP 60mg/m2d1iv dvip,5-FU750mg/m2d2-4iv dvip。与放疗同时开始,间隔3周,重复2-3个疗程。结果:A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81%(24/30)、96.67%(29/30),B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50%(15/30)、83.33%(25/30);A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73.33%(22/30)、90%(27/30),B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43.33%(13/30)、83.33%(25/30)。两组鼻咽病灶及颈部病灶CR率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效率及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较B组严重,但患者可耐受。结论:中晚期鼻咽癌(NPC)联合同期化疗短期疗效CR率较单纯放疗好。但长期疗效未显示优越性,不良反应稍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治性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4例鼻咽癌患者均接受全程IMRT照射,给予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处方剂量69.9Gy/30f,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69.9Gy/30f,临床靶体积1(CTV1)60Gy/30f,临床靶体积2(CTV2)54Gy/30f。按照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13~80个月)。全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93.8%、88.2%和77.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3.2%、91.1%、91.1%和84.1%,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8.6%、91.0%、86.8%和80.6%。不同临床分期和T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N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治疗失败的12例患者中,局部和区域失败分别占治疗失败病例的50.0%和16.7%,远处转移占58.3%。74例患者中3例出现3级口干,1例出现放射性颞叶损伤,4例出现3级张口困难,全组未发现颅神经损伤病例。结论 采用GTV照射剂量69.9Gy/30f IMRT治疗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少,N分期是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87例T1-4N0-1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三氧化二砷+放射治疗组(试验组),观察两组病人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消退情况,1、2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射治疗40Gy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5.45%(20,44)和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3,P=0.007)。两组的颈部肿瘤消退速度无统计学差异。40Gy时肿瘤消失组和残留组1、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0.9%和82.2%、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白细胞降低和恶心呕吐较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多为Ⅰ~Ⅱ度反应。其他毒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三氧化二砷增敏使鼻咽肿瘤消退更快,且无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50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5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全程IMRT治疗(IMRT组),同时50例行常规放疗(CRT组)。所有的L—N2-3病例均接受(顺铂或奈达铂每天30mg/m^2)同步化疗,分别于d1-3,d22-24,d43-45进行。肿瘤疗效参照WHO标准,急性期反应评价参照RTOG标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放疗,近期疗效IMRT组CR率为98.0%,高于CRT组的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0)。IMRT组口干反应较CRT组轻(P=0.000),两组骨髓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308)。[结论]IMRT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且降低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顺铂与多西紫杉醇每周方案联合调强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初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3例,年龄13—72岁(中位年龄53岁),男39例,女24例,其中Ⅲ期42例、Ⅳa期21例。随机分为两组,顺铂加调强放疗组(DDP组)32例,多西紫杉醇加调强放疗组(DTX组)31例,DDP组为放疗期间每周用顺铂25mg/m^2;DTX组为每周用多西紫杉醇25mg/m^2。共用5—6次。调强放疗给鼻咽部肿瘤(PGTVnx)70.6—76.6Gy/(31—33)次、颈部肿大淋巴结(PGTVnd)61.6—70.6Gy/(28—33)次。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按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第3版(CTCAEV3.0)分级。结果:DDP组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DTX组44个月;DDP组出现Ⅲ级血液不良反应为2例,无Ⅳ级血液毒性,DTX组出现Ⅲ级血液不良反应3例,Ⅳ级1例,两组均未见粒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及败血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11)。DDP组Ⅲ度急性口腔粘膜反应为18例,无Ⅳ度反应;DTX组Ⅲ度急性口腔粘膜反应为19例,Ⅳ度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04)。两组3年的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2.6%、81.3%、90.5%;93.1%、85.3%、91.8%;两组5年的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7%、72.6%、86.6%;93.1%、80.7%、91.8%。两组3年、5年总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与多西紫杉醇每周方案联合调强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不良反应多西紫杉醇组稍重,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疔加同期调强放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27例,2003年UICC分期Ⅲ期71例,Ⅳ期56例。104例完成新辅助化疗+同期化疗,23例完成同期增敏化疗(每周1次,共6—7次)。全组患者均采用全靶区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GTVnx69.0—75.9Gy/30~33F、PGTVnx69.0~69.9Gy/30~33F、PTV160.OGy/30-33F、PTV250.9—54.0Gy/28~30F、GTVnd 67.5~69.9Gy/30~33F。急性反应评价标准参考RTOG评估标准。[结果]中位随访8个月,远处转移5例;1年局部控制率100%,1年总生存率(OS)99.2%.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5.3%。[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是可行的,3~4级急性黏膜炎和3-4级血液学毒性是限制化疗进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替吉奥(S-1)同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诱导化疗联合S-1同步IMRT治疗3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采用TPF方案:紫杉醇(PTX)135 mg/m2,静滴,d1;顺铂(DDP)80 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 FU)750 mg/(m2•d),持续静脉泵入,d1~d5(120 h)。21天为1个周期,共行2个周期。同步化疗采用替吉奥(S-1)单药,40 mg/m2,口服,2次/日,d1~d14。21天为1个周期,共行2~3个周期。同步放疗PGTVnx(69.96~73.92)Gy/33 f,PGTVnd 69.96 Gy/33 f,PTV1 60.06 Gy/33 f,PTV2 50.96 Gy/28 f,PTVnd 50.96 Gy/28 f,1次/日,5次/周。结果 38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诱导化疗和2~3个周期同步放化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评价即刻疗效,获CR 29例,PR 8例,SD 1例,有效率(RR)为974%。治疗结束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获CR 33例,PR 5例,RR为100%。诱导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同步放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放射野内皮炎、吞咽痛。其中3级口腔黏膜炎、放射野内皮炎、吞咽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9%、2.6%、2.6%,均无4、5级毒副反应。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同步替吉奥化疗联合IMRT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4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鼻咽原发灶处方剂量70 ~ 78.2 Gy,32 ~ 37次,41 ~49 d,颈部淋巴结65 ~ 76 Gy,32~37次,41 ~ 49 d;放疗同时每周应用尼妥珠单抗;全身化疗方案以(多西)紫杉醇+奈达铂(TP)、复方氟尿嘧啶+奈达铂(FP)及(多西)紫杉醇+复方氟尿嘧啶+奈达铂(TFP)为主.结果 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和口腔干燥.其中1~2级、3级口腔黏膜炎分别有29例(69.0%)、2例(4.8%),未出现4级黏膜炎;白细胞下降1~2级、3~4级分别为25例(59.5%)、16例(38.1%),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性发热.全组无痤疮型皮疹、过敏反应及治疗相关的死亡.治疗结束后1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率90.5%(38/42),部分缓解(PR)率9.5 %(4/42),总有效率100%;其中鼻咽原发灶CR率92.9%(39/42)、PR率7.1%(3/42),颈部阳性淋巴结CR率97.6%(41/42),PR率2.4%(1/42).中位随访22.5个月,1年局部区域控制率100%,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2.7%,1年总生存率95.2%.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杨燕光  王金云  张珏 《中国肿瘤》2014,23(10):873-877
[目的]分析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及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2例,其中52例采用3D-CRT,50例采用IMRT治疗,处方剂量PTV:56~64Gy/28~33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其中10例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IMRT和3D-CRT计划,给予DT:64Gy/32f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10例IMRT计划中肺的V20、V30及肺平均剂量低于3D-CRT,而V5高于3D-CRT计划(P〈0.05),V10无差异(P〉0.05)。IMRT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均匀指数(HI)均优于3D-CRT(P〈0.05),IMRT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较3D-CRT低(P〈0.05)。IMRT组与3DCRT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6.0%、28.0%和76.9%、36.5%、19.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8个月(P〉0.05),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0%、34.0%、16.0%和63.5%、25.0%、9.6%,中位PFS分别为18个月和16个月(P〉0.05)。同步放化疗患者1、2、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5%、71.4%、47.6%和85.7%、52.3%、33.3%,与序贯化放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MRT组与3D-CRT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76.0%、55.8%(P〈0.05),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  相似文献   

19.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布野及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投照方式、近期临床疗效,以及单纯放疗和放、化疗结合的耐受性。[方法]2003年12月 ̄2005年12月157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前7野IMRT。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1)、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2)、临床靶体积1(CTV1)和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70Gy、66Gy、60Gy、50Gy,共32分次。88例患者行联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治疗计划结果显示,靶区内GTV1、GTV2、CTV1和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0.5Gy、67.0Gy、60.1Gy和51.2Gy。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4.9%和93.6%、89.4%及96.4%、92.7%。放化综合治疗组的口咽、黏膜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患者近期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口干症状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结论]IMRT使靶体积照射剂量提高,而周围器官受照剂量降低,对初治鼻咽癌可获得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放化综合治疗对控制远处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116例鼻咽癌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应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116例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患者,根据福州分期:Ⅰ期4例,Ⅱ期22例,Ⅲ期45例,ⅣA期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咽和全颈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具体剂量为:GTVnx61.32~75Gy,GTVnd65~80Gy,中位剂量均为70Gy;CTV156~60Gy,CTV250~52Gy。21例单纯放疗,95例合并化疗,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期28个月(6~60个月)。3例局部复发,3例颈淋巴结复发,16例远处转移。1、2、3、4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6% 、92% 、92%、84%及91%、85%、80%、80%。12例死亡患者中6例死于鼻咽癌远处转移,其余6例死于其他疾病。预后因素分析,临床分期、T分期与3年无疾病生存率、3年无转移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随访满2年的65例患者中,6例出现3级以上口干(9.2%),4例出现放射性脑病(3.4%)。全组未发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及张口困难病例。结论 采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分期、T分期是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