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气管切开即从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壁切开,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建立人工气道。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临时气管切开术后套管放置的持续时间从8 d~46个月不等,平均为4个月~([1])。在一些报道中,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2-3]);切口周围皮肤浸渍、发红、皮疹发生率为40%~66%~([4-5])。临床上护理方法很多,但效果不满意,我科2014年起将3M皮肤保护膜用于气管切开切口周围皮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玲微 《护理与康复》2008,7(2):103-104
总结38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气管切开前准备,气管切开过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妥然固定体位;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局部出血,预防气管套管脱出,加强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3.
总结3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气管切开后常见的并发症为痰痂堵塞、气道黏膜损伤、气切套管脱出、肺部感染等。气管切开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规范实施切口、气切套管、吸痰的护理,并加强呼吸道湿化,控制医源性感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后常出现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及时有效的换药是预防关键。既往医护人员给患者换药剪"Y"字形纱布,而剪切口大而易被气流冲开、冲散,使患者的气管套管柄直接接触皮肤,摩擦皮肤,使皮肤容易红肿、破溃,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然而气切术后常出现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换药是预防的关键。我科自2006—11采用改良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共护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有效地降低了气切后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娟  刘芝萍 《护理与康复》2009,8(6):503-505
总结15例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的围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护理评估、用物准备及患者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防止气管套管滑出,加强气道湿化,预防感染,可提高置管成功率,保证气管切开临床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然而气切术后常出现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换药是预防的关键。我科自2006-11采用改良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共护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有效地降低了气切后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常规气管切开后24 h之内,切口以4 cm×9 cm凡士林油纱布填塞,再将一块9 cm×9 cm的开口纱布置于套管下面,24 h之后取出。每日换药两次,换药时选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及…  相似文献   

8.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对43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人工气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43例病人除1例发生气管套管脱落外,其余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做好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手术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建立呼吸通道、抢救生命的常用手术,它是从颈部正中将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插入一合适的气管套管,使病人通过套管呼吸,从而建立新的呼吸道.但是此呼吸道是有创人工气道,其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96例气管切开病人,其中有6例发生了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韦莉萍 《全科护理》2012,10(10):921-922
[目的]总结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对21例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同时加强一般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气道湿化、套管护理、气囊护理、拔管护理、鼻饲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结果]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翟荣霞 《全科护理》2011,(15):1387-1389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有效呼吸。近年来,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针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气管套管选择、气管套管的固定、气道湿化、切口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有效呼吸.近年来,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针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气管套管选择、气管套管的固定、气道湿化、切口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和颅脑疾病患者,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为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促进窦道的形成,切口需每日更换敷料2~4次。如切口护理不当将造成切口处皮肤感染、红肿等不良反应,导致拔管时间延长而延缓病情康复[1]。传统的气管切开敷料是8~12层的纱布块或2层夹棉块,更换时将中央剪成Y型,容易导致纱线、棉絮等黏附切口或吸入气道,且敷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控制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神经外科患者的自理能力差,抵抗力下降,气管套管保留时间长,导致肺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技术的发展,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尤为迅速,为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管理的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简述气管切开术后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方法选择108例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低压气囊套管;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套管,均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0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0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10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正>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1],是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插入气管套管,以利排痰,降低气道阻力,确保通畅,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气功能[2],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放置金属气管套管或一次性气管套管,待其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咳嗽有力,痰液减少,已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须先试行堵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气道充分温化、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以及预防堵管和拔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时,应做好基础护理,有效湿化气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是治疗呼吸衰竭和喉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措施。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大小合适的人工套管插入气道,在声门以下的气管重建新的呼吸道。  相似文献   

19.
马红  周敏  陈晓娟 《华西医学》2014,(4):770-771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10月1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通过气管导管口接人工鼻吸氧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5例使用人工鼻,均无气管导管堵塞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于伤后14~22d拔除气管导管;1例因伤后15d转入医院时已患多重细菌肺部感染,予积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同时使用人工鼻等治疗,于伤后38d拔除气管导管。结论人工鼻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中,能使开放式的人工气道处于封闭状态,温热湿化气道,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氧疗效果,有效预防气管导管堵塞及肺部感染,缩短带管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爱民 《现代护理》2007,13(20):1876-187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例)与实验组(B组,40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B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