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心内科输液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采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采用输液泵调整输液速度;常规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3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情况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的输液滴速换算表应用于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6~9月住院的静脉输液患者1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试验组应用自制的静脉输液换算表进行输液速度调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同时对两组护士调节输液速度需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和健康宣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士调节输液滴速需要时间比较,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滴速换算表实施静脉输液患者,患者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提高,节省护士操作时间,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肖万英 《华西医学》2010,(2):422-424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方法严格按患者年龄、病情、输液总量、药性等综合因素提供正确的输液速度,成人一般40~60滴/min,儿童与老人不超过20~40滴/min。并强化输液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医护干预。结果通过相关措施,使患者认识到输液滴速是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及疗效安全等因素确定的,从而自觉遵守医嘱,杜绝随意调节输液滴速现象的发生。结论严格遵守输液程序,强化输液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医护干预,可以有效解决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问题,降低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输液滴速计数器,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输液滴速计数器由输液器卡扣、显示器、启动/模式切换按钮、电池、蜂鸣器、红外线感应区等组成。在试验室中,将该计数器测得的输液滴速与输液泵设定的输液滴速进行比较,评价该计数器滴数计数的准确率。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5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输液的200例患者作为应用对象,按患者输液时座位的序号分为试验组103例、对照组97例。试验组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对照组使用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计数。比较两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静脉炎、外渗、导管堵塞、回血的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收集护士使用该计数器的满意率。 结果 在试验室检测中,该计数器滴速计数的准确率为99.6%,计数器显示滴数与输液泵设置滴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9) 。临床应用过程中,试验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小于对照组,回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士满意率为96.1%。 结论 输液滴速计数器的准确性较高,使用该计数器有利于控制输液滴数,降低回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杨翠琴 《护理研究》2005,19(13):1142-1142
临床上静脉输液,必须对输液滴速进行控制。在没有输液泵的情况下,往往借用手表来计算输液滴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简便计数控制输液滴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此法为匀速数数法,即以每秒作为一个数,匀速数几个数就是几秒,然后用60除以两滴之间相差的数,即为输液速度。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一个数,那么其输液速度为60/1=6gtt/min;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两个数,那么输液速度即为60/2=30gtt/min。以此类推。如果想使输液速度为10gtt/min则两滴之间需相差6个数,即60/6=10gtt/min。2应用效果此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省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报警组、滴泵组和空白组。报警组将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上方,并设定滴速;滴泵组将使用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空白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手工调节滴速,比较三组患者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补液更换时间和堵塞现象。结果三组患者之间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补液更换时间和堵塞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警组与滴泵组在补液滴空后更换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报警组优于滴泵组;报警组与滴泵组在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堵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效果一样。结论采用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可减少补液的残留量、降低滴速误差率、减少补液滴空后更换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门诊小儿头皮输液滴速的质量管理,以提高输液滴速的准确率。方法针对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缺陷的问题,对300例患儿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归纳、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与实施PDCA循环前进行比较。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后,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有效地降低了输液滴速的缺陷,显著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的准确率,避免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阶段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手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86例,静脉输液途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法,输液总量按医嘱执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输液速度160~200ml/h,输液滴速保持不变,平均3500~4500ml/24h;调整组在输液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阶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观察心率/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及术前循环参数上无统计学意义;调整组患者术后早期循环系统参数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分阶段调整输液滴速和输液量能改善患者循环系统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临床护士准确计算输液滴速,我科设计了输液滴速查对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硬卡片,剪刀,胶水,鞋扣钉。2制作常规输液器输注1 ml液体=20滴。将硬卡片裁剪成直径11 cm的圆形,从圆的任意一点按顺时针方向以13°对应弧线制作0~160滴/min标识点,颜色由浅至深代表滴速由慢至快。圆的余下部分制作输液量区域的标识,按不同半径设置4种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飞机飞行时对伤员输液速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154密闭舱飞机上进行,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把飞机飞行中的输液滴速按飞机爬升阶段、平飞阶段、降落阶段分成3组,与起飞前地面调整的滴速(70±1.45)滴/min进行比较.飞行中输液架高度、输液手臂位置不变.结果 爬升、平飞、降落阶段3组液体滴速分别为(47±8.14)、(55±4.02)、(59±2.45)滴/min.飞行中的输液滴速与地面的输液滴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中飞行对输液滴速有影响,空中输液时,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