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病人血管壁弹性降低或充盈不良或长期反复住院静脉损伤者,常需多次反复穿刺,这样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带来了不应有的创伤,为此,我们采用甘油、2%利多卡因、2%山莨菪碱混合液外敷静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PICC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星鳞  赵莉 《家庭护士》2006,(10Z):16-17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人,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蓉蓉 《护理研究》2006,20(29):2702-2703
PICC是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1]。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2],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1]。PICC因其安全、方便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3]。国外资料[4,5]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2年,但在长期保留使用过程中,随着病人的肢体活动,导管末端可…  相似文献   

5.
周围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途径。但由于浅表血管细且易痉挛,容易给护士在静脉操作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静脉穿刺率,减轻病人痛苦,我们自1997年12月选取2%的654-2外用于局部皮肤浅表血管起到扩张作用进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实践,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1997年12月至1998年8月,我们对32例静脉条件不好的病人应用2%654-2局部外用后行静脉穿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在38~64岁,平均年龄为sl岁。1.2病人长期静脉输液,周围静脉经反复穿刺而破坏显著者。长期静脉输人刺激性较强的药…  相似文献   

6.
输入液体直接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红岩  崔小雷 《护理研究》2005,19(17):1575-1576
静脉留置针的逐渐普及,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同时避免了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静脉留置针输液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在临床工作中,凡需连续输液数天,或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刺激性药物带来的痛苦,而由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并发症却不能忽视,其中置管所致静脉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约15%的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发生并发症,血栓形成位居第二(发生率约为2%~26%)。研究表明,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为21.5%,锁骨下静脉为1.9%,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栓形成的危险约为锁骨下静脉的4倍。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由于导管材质的改进,尚未见报道因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血栓形成。我科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10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病人中9例发生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输液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8月-10月在我科住院的静脉输液病人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指导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输液病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后的相关自我维护知识知晓率为26%;50%以上的病人担心留置静脉留置针后会带来不适感、认为静脉留置针的价格太高,主动要求使用的病人仅占34%。[结论]病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后相关自我维护知识知晓率较低,应提高病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汪新菊 《全科护理》2010,8(6):542-543
化疗是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方法,因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及反复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内膜损伤,平滑肌痉挛常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50%~80%的化疗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为4.65%]。发泡性能强的药物常规静脉给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57.65%~87.00%,这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也给护理人员再次穿刺带来了困难,因此静脉保护问题一直受到护理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会使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经外周静脉给药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60%,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需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据统计,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72~96h发生静脉炎者高达81.82%,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及反复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内膜损伤〔1〕,若化疗药物不慎外漏还可引起局部皮肤、肌肉、肌腱及神经血管坏死,甚至功能障碍〔2〕。为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并且可减少病人反复长期化疗静脉穿刺的疼痛,还可用于晚期肿瘤恶液质病人静脉营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选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108例,男40例,女6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2.
季德胜蛇药加食醋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觅觅 《护理研究》2008,22(4):1010-101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病人的周期性化疗、反复静脉穿刺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反复刺激使静脉血管遭到破坏,导致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科于2003年4月-2007年1月对32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人采用季德胜蛇药加食醋外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VPA可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能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1],甚至可终身携带[2],且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是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常用的输液方式之一。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给医务人员和病人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其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和纤维蛋白鞘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将给病人带来经济和心理  相似文献   

14.
晚期癌症病人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癌症病人由于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 ,使周围静脉管壁硬化、脆性增加、管腔狭窄、弹性丧失。反复的静脉穿刺既给病人带来痛苦 ,又增加护理工作量 ,影响治疗。为保证药物的静脉输注 ,使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 ,避免或减少输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减轻病人的痛苦 ,1999年 1~5月我们科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年龄 2 9~ 6 8岁 ;肺癌 5例 ,肝癌 3例 ,淋巴肉瘤 1例 ,直肠癌 2例 ,精原细胞瘤 1例 ,贲…  相似文献   

15.
肖玉兰 《家庭护士》2007,5(3):54-55
血液病病人常常需要多疗程化疗和长期静脉输液,由于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刺激引起静脉炎、硬化、闭塞,给周围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有的化疗药物由于刺激性大必须通过大静脉给药,颈内静脉置管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这一难题,现总结我科37例血液病病人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输血、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多次间歇给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4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彦  刘兵 《护理研究》2005,19(5):907-908
肿瘤病人因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中心静脉置管术是较好的选择.锁骨下、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等置管因其静脉解剖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以及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影响病人正常活动,使他们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局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我科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40例肿瘤病人进行了PICC和观察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常用静脉输液只适合疗程短、静脉状况良好的病人。而静脉留置针,具有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养支持、老年体弱病人的疾病治疗方面已广泛应用。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方便危重病人抢救用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临床上对静脉血管条件差、输入液体量多、间断多次静脉用药、组织水肿、抢救危重病人时,通常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便于维持静脉通道及躁动病人静脉通道通畅。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冯雅男 《护理研究》2003,17(10):603-603
周围静脉输液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的操作技术 ,可给病人带来不适[1] 。慢性病人长期输液血管破坏较严重 ,表浅静脉呈“阶段性显露”、“豆状膨出”、“屈曲成角”[2 ] ,能供选择的血管或较细或部位较深或不易固定。因此 ,穿刺后针头角度调整不好 ,极易出现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致使溶液输入反复出现自行变慢或不滴现象。病人及家属往往产生恐慌、急躁情绪 ,护理人员也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解决此问题上 ,费时费力 ,不仅影响溶液的输入 ,延误治疗 ,还使药物的疗效降低 ,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