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受体α(ERα)在雌激素介导的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存在另一亚型——雌激素受体β(ERβ),也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ERd的作用不同,ERβ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中表现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文章从ERβ与ERd及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乳腺癌浸润与转移及对内分泌治疗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其与乳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1896年Beatson首次报道卵巢切除治疗晚期乳腺癌获得成功后,从此,开辟了内分泌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途径.1974年Bethesda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确认激素受体含量与内分泌治疗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后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更是得到深入的发展.内分泌疗法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仅用于某些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也可用于可手术乳腺癌的辅助化疗.但内分泌疗法仅适用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而不适用于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ER( )(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达50~70%,ER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的激素依赖性现象早在一个世纪前即引起学者关注。1986年Beaston首次报道卵巢可能分泌“某些物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900年Boya等报告,切除卵巢可使1/3绝经前晚期乳腺癌获得缓解,他认为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有选择性。直到60年代后,Jensen等发现了雌激素  相似文献   

4.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解答了单一雌激素受体ERα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能解释的部分问题.近年来,有关ERβ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的研究在国外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ERβ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内分泌治疗耐药及预后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α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中ERα和ER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主要是通过和靶细胞雌激素受体(ER)结合而起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ERβ的发现促使人们对乳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重新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配体通过ERα和ERβ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两者表达关系可能在肿瘤发生、临床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以及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甾体类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调节正常乳腺组织发育的重要内分泌因素,同时也在诱导乳腺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甾体类激素通过相应受体的介导对其靶细胞进行作用,这些甾体类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变化;另外近年还发现了新的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β.这些发现为研究乳腺癌发生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而雌激素受体-α( Estrogen re-ceptor-α,ER-α)是这种治疗的主要靶分子之一。乳腺癌中ER的功能受很多因素影响,如ER基因的改变、微环境的改变、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等等,而其中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引起ER表达量及功能的改变日益引起重视。在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中,ER启动基因的甲基化是发生几率最高的,也是研究最广泛的,它能导致ER表达的下调或缺失。组蛋白修饰也可影响ER-α的表达及功能。而特定micro RNAs( miR-NAs)能调节乳腺癌细胞ER-α的表达并影响乳腺癌对他莫昔芬( Tamoxifen,TAM)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被认为可提供使用激素治疗的依据并能监测激素治疗的效果。尽管如此,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阴性(ER-)的乳腺癌病人是否存在流行病学方面的不同目前尚不清楚。为得到乳腺癌危险因素在激素受体方面所起作用的详细资料,作者进行了ER+和ER-乳腺癌病人流行病学分布的调查,发现两者存在流行病学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某些人体肿瘤的发生和生长与激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用内分泌方法进行治疗。早在1896年Beatson 已应用卵巢切除使乳腺癌得到缓解,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肿瘤的内分泌疗法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直到70年代才可能对某些肿瘤通过生化测定预测内分泌治疗的效果。1961年Folca 给乳腺癌患者注入[~3H]标记的己烯雌酚(~3H-hexestrol),发现肿瘤摄取雌激素多者应用肾上腺切除的效果好,反之则差。在正常组织激素受体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推动下,1971年Jensen 确定一部份乳腺癌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缺氧是乳腺癌常见的现象,并可能诱导肿瘤的进展。雌激素受体(ER)-α状态是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本研究旨在揭示乳腺癌中缺氧与ER-α表达的关系。方法:51例患者经配体结合法证实为ER阳性的乳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ER-α的异质性表达与多种缺氧标志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本组有49例乳腺癌为ER-α阳性。无论乳腺导管内癌(n=29)还是浸润性癌(n=20),ER-α蛋白在邻近坏死灶的区域都出现了下降(P分别≤0.0001);ER-α的区域性下调还与缺氧诱导基因CA-Ⅸ和Glut-1的表达有关(P<0.0001)。结论:乳腺癌中ER-α区域性的表达下降与缺氧有关。因此缺氧可能促使乳腺癌在进展过程中向ER-α阴性的表型演变。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中ERα和ER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雌激素主要是通过和靶细胞雌激素受体(ER)结合而起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ERβ的发现促使人们对乳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重新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配体通过ERα和ERβ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两者表达关系可能在肿瘤发生、临床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及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解答了单一雌激素受体ERα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能解释的部分问题。近年来,有关ERβ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的研究在国外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ERβ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内分泌治疗耐药及预后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甾体类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调节正常乳腺组织发育的重要内分泌因素,同时也在诱导乳腺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甾体类激素通过相应受体的介导对其靶细胞进行作用,这些甾体类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变化;另外近年还发现了新的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β。这些发现为研究乳腺癌发生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罗扬 《抗癌之窗》2014,(10):36-38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Beatson为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卵巢切除术,发现其中2例患者的肿瘤缩小,自此开创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先河,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雌激素受体(ER)的发现才使得内分泌治疗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并随着对乳腺癌细胞内激素受体复合物机制的深入研究,内分泌药物的应用日趋普遍和成熟,新的内分泌药物不断出现,并且随着肿瘤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纵深化和网络化,靶向治疗的介入必将极大丰富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贲勇  杨冬  高磊  白春学 《中国癌症杂志》2007,17(12):942-945
背景与目的:目前,甲状腺激素对乳腺肿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目的足研究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观察经甲状腺激素(T3)刺激后,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探索受体表达水平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测定7株乳腺癌细胞系中ER—α和TR—β的mRNA水平,观察T3刺激对ER-α、TR—β和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d(RXR—d)的表达水平的调节,并测定T3作用后在SK—BR-3细胞中多个基因表达谱。结果:在SK—BR-3、MDA-MB-231和MDA—MB-435中ER-35和TR—B低水平表达,MCF7、BT20、BT474和T47D中ER-α和TR—β均高水平表达.受T3刺激后,ER—α(-)的细胞系中ER—α、TR—β和RXR-α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在ER—α(+)的细胞系中术观察到该现象.SK—BR-3在1、3刺激后,E2FI、转化生长因子(TGF)一BlR、TGF-p2R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上调,TGF—β1和p21下调。结论:ER-α和TR—β的表达水平住乳腺癌细胞一}1密切相关,T3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与细胞内源性ER-α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诱导蛋白pS2与乳腺癌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6年Beatson发现,切除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卵巢后肿瘤退缩,为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奠定了基础。临床常用雌激素受体(ER)状态,预测乳腺癌细胞的激素敏感性。但单用ER来指导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尚欠精确,因此能够反映ER功能状态的雌激素诱导蛋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这些蛋白包括孕激素受体(PR)、pS2、雌激素调节24K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pS2基因又名雌激素诱导基因(breastcancerestrogeninduced,BCEI),其功能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楚,它可能参与细胞运动、粘液聚合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能是一种神经肽。1pS2的…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其中包括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 ;生长因子如表皮样生长因子、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等。其中 ,临床流行病结果和内分泌治疗的良好效果均提示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0 0年Boyd等报告 ,有 1/3绝经期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在切除卵巢后病情得到缓解 ,他认为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有选择性[1] 。 60年代后Jacobson和Jensen等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发现了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 ,ER) ,这种现象才得以解释[2 ] …  相似文献   

19.
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虽非治愈性手段,但对于不宜手术或放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急速恶化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急性炎性乳腺癌等),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一样,常可收到比较突出的姑息疗效。惜内分泌治疗仅宜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乳腺癌对于激素是否有依赖性,临床已有测定方法。用生化方法测定癌细胞浆和胞核内雌激素受体(ER),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提前,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长期以来,人们试图找出能预示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因子,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继1967年Jensen发现雌激素受体(ER)后又发现了孕激素受体(PR),从而揭开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将之分为两大类: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前者不仅较后者预后好,而且对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亦高。随着P.Masiakowski等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提取出、并命名为PS2的基因后,科研工作者又发现了雌激素调节系统,并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PS2是一个具有潜在意义的判断预后的指标,在选择是否使用内分泌治疗方面,它可能优于ER和PR。下面就PS2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功能和ER、PR状况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