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灵枢》骨度研究:古今人体体表测量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枢》骨度研究——古今人体体表测量值比较陈钢薛红周艳杰黄健蔡新凤(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关键词体质人类学灵枢骨度人体测量值成书年代中医文献学中图分类号R221《灵枢·骨度》篇所记载的人体活体体表测量值,是迄今我国关于体质人类学中活体人体测...  相似文献   

2.
骨度分寸定位是腧穴定位的主要方法,它是以《灵枢·骨度》为依据,经过后人长期反复实践,根据人体实际,不断修改补充而成的。然而,为进一步完善腧穴定位方法,以适应针灸学的教学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骨度分寸改为解剖标志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骨度分寸经纬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灵枢·经水》对尺寸的描述可见,尺的度量当来自尺骨,应是特指人体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人体其他部位的度量多以尺来折算。骨度分寸描述于《灵枢·骨度》,首载于《黄帝内经太素》,自隋代开始已将其作为取穴的标准,后世医家多据此行穴位定位。目前常用的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体表标志及简便取穴法均是源于骨度分寸定位法,对于不同定位法的误差,应当探源溯流,借骨度分寸定位法重新确定,权衡规矩。  相似文献   

5.
临床运用简便取穴法取穴定位有较大的偏差。本文试以解放后一套统编《针灸学》教材为例,对其中简便取穴定位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例分析,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研制出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的“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继而生成“骨度等分测量法”来替代简便取穴法,使废止传统的简便取穴法定位和手指比量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灵枢·经筋》探讨刘金洪(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310009)关键词《灵枢·经筋》理论探讨中图号R224《灵枢·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专著,其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作为经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二经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现...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其针法是后人针法和补泻手法的标准,是指导针灸医疗实践的理论依据.其在<灵枢·官针>篇中记有应不同病变的"九刺",应十二经的"十二刺",以及应五脏的"五刺".这些丰富的针刺和配穴方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献资料.但当今针灸临床很少有人仔细去研究并运用它,现笔者根据自己肤浅的认识将其论述并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8.
《灵枢》十五络脉(以下简称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沟通表里经脉,输布气血于经筋、皮部,加强十二经脉循环传注等作用。然其分布规律易被忽视,故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且具一定的临床意义。1 起止、走向 经络皆起于其络穴,多脉穴同名。其起点分布有一定规律:手六经络脉起点均位于腕  相似文献   

9.
人自出生至死亡,健康状态与寿命长短因人而异。《灵枢·天年》对人体生命形成的起始条件、寿天不同的原因、百岁人生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都提出了简明的论述,强调“母基”、“父檐”、“得神”、“营身之事,各各无失,守常不已”等,对现代的优生与养生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探讨本篇经文的精神,可以加强对中医生理学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临床重新将《灵枢·官针》中较为模糊、易于产生歧义或以往注释多有谬误、脱离临床的多种刺法,如恢刺、输刺、短刺、阴剌、傍针刺、合谷刺等加以分析译注,以期还《内经》原义的本来面目。并将具体操作相似而容易混淆的几种刺法,如三种刺血法、合谷刺与恢刺、输刺与短刺等,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后世多宗《灵枢·经脉》篇所论 ,但《灵枢》其他一些篇中记载的某些经脉循行方向却与《灵枢·经脉》所论不同。如《灵枢·邪客》篇云 :“心主之脉 ,出于中指之端 ,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 ,伏行两骨之间 ,外屈出两筋之间……上二寸 ,外屈出行两筋之间 ,上至肘内廉 ,入于小筋之下 ,留两骨之会 ,上入于胸中 ,内络于心脉。”可见《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方向的认识是不一致的。1 十二经脉全向心性的循行《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所载的十一脉 (缺手厥阴脉 )皆为自手足向心而行 ,这种全向心性循行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研究总结《黄帝内经·灵枢》中关于邪气的记载,为研究《灵枢》的相关学术思想提供参考,也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医者的天职在于扶植生民尽乎天年寿限,文章根据《灵枢·天年》,提出了人生百岁抗衰却病整体治疗观。文中探讨了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及90岁各个时期的整体却病抗衰原则,并以临床经验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灵枢》回归北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初年杨上善编注《太素》30卷,将《灵枢》《素问》按照内容分类编排,唐中期王冰注释《素问》时大量引用《灵枢》,证明《灵枢》在唐代是完整存在的。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高保衡、林亿等校注《素问》称《灵枢》已经残缺不全。《调经论》林亿注:“王氏之意指《灵枢》为《  相似文献   

17.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异同。方法分别记录398名受测者拇指同身寸的长度、中指同身寸的长度、一夫法的长度、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长度、上肢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侧横纹(腕骨与尺骨、桡骨结合处,往手臂方向的第一条横纹)之间的长度、胸腹胁部采用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之间的长度、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之间的长度、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折成针灸学特定意义上的"1寸",最后用方差分析中的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中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短;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拇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和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分别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一夫法折成1寸的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小。结论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有差异。临床定位上肢穴位时,适宜采用拇指同身寸;胸背部穴位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头部、胸腹胁部、下肢穴位最适宜采用一夫法。  相似文献   

18.
以《灵枢》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论述"结"的病位、诊断、治疗三方面来阐述"解结"之法的具体含义。"解结"之法为疏通郁结、通达经气之法,可通过温运、刺络、刺气街等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骨度分寸相关古代文献为基础,总结人体各部位古今均有记载的骨度尺寸,并对记载不一的骨度尺寸探求其差异渊源。方法:运用《中华医典》以"骨度"作为主检索词进行初次检索;接着以人体各部位起止点关键词作为次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以对初次检索结果进行补充;最后将原始文献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基于"骨度分寸古代文献"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索出与骨度分寸相关条文44条,相关古籍28本;古今尺寸大小均未变化的骨度共7条,发生变化的骨度共6条。结论:历史因素、骨度名位的理解差异、体系不同是引起骨度尺寸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灵枢·官针》篇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痹证的刺法,有"九刺"中的毛刺和刺、"十二刺"中的恢刺、齐刺、短刺、傍针刺和"五刺"中的输刺、关刺、合谷刺。对痹证采取的针法多为近部取穴,但并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强调针刺的深浅,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