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分析58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先行禁食、胃肠减压、灌肠、抗炎等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后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成功42例,16例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后手术治疗;死亡1例,57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2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如不能缓解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李春来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6):36-37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2例。结果 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等方法治愈。1例术中多发肠管破裂、术后肠瘘。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4天内,症状以腹胀为主,较少发生绞窄,保守治疗大都有效。 相似文献
3.
陆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1)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病因及治疗有其特殊性,一般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我院自199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8例,现就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来,对术后肠梗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术后炎性肠梗阻,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现就我科1998年6月~2005年3月诊治的2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方法治愈,2例手术治疗中1例并发肠瘘,1例开关手术,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2周,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2003年7月,我院开腹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病例14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诊治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42例腹部手术后而出现炎性肠梗阻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从中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2004年间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足量使用抗生紊、制酸药物、激素和生长抑紊,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均在两周内大部分治愈。1例由于再次手术探查,术中分离粘连时损伤了肠管,术后一周出现了肠瘘,住院72天治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手术后两周以内,临床上有较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小肠炎性水肿、渗出、粘连和肠蠕动减慢而引起,在治疗上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孙儆非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3):304
我科自2000年8月~2006年9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30例(其中9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不包括同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例),其中21例(70.0%)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4岁,平均52.3岁。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16例;直肠癌Miles术后4例;Dixons手术后3例;胆管癌切除术后2例;胆肠Roux—Y吻合术后2例;化脓性附件炎脓肿引流术后2例;大网膜囊肿术后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牟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腹部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次手术人数为1例,对照组3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重视,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rmn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发生的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大手术后,因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严重、或曾行手术的病例等多种原因引起,其诊断主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科自 1985年 8月~ 1999年 9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 2 5例 (其中 9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 ,不包括同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例 ) ,其中 15例( 60 .0 % )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 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治愈28例,手术治愈3例,恢复时间为12~25d,平均18d,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确诊后首选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择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进行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腹部手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治疗和肠道功能恢复总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77.6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治疗总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总时间为[(11.59±2.17)d,(8.05±2.08)d],对照组为[(15.21±3.06)d,12.11±2.58)d],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非绞窄性肠道梗阻。以往临床上反复手术而不能解除,并极可能因付损伤而出现并发症,或手术连续打击,病人难以承受,最终愈后不良。因此普外科医生应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本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1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护理.结果 1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密切观察、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中药注胃、保留灌肠、针灸、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痊愈12例...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近期 2 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结果 8例手术治疗 ;18例保守治疗 ,平均治愈 13 .3d ,最短时间 7d ,无 1例肠坏死。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保守治疗 ,无缓解再行手术 ,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临床并不少见,特征有别于其他类型,诊疗有一定困难和特殊性。我院自1993年9月以来共诊治3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的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平均分为A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接受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相同时间,相同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来确定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两者间何者更有效及其治疗的特点。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及观察以后经过最终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5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58例均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和营养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愈56例,好转2例,平均治愈时间12.5天,治愈率96.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