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长群  刘雪虹  杨本强 《肿瘤防治研究》2002,29(2):101-101,F002
目前CT在诊断髓母细胞瘤方面虽有经验 ,但也经常遇到一些非典型CT表现的特殊病例误诊为其他颅内肿瘤。为进一步提高髓母细胞瘤的CT诊断水平 ,对经CT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50例髓母细胞瘤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50例中 ,男 2 6例 ,女 2 4例。年龄2岁~ 37岁。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全部病例经CT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2 结果  CT表现 :肿瘤位于小脑蚓部 38例 ,小脑半球 8例 ,第四脑室 4例。CT平扫均匀稍高密度区 2 3例 ,见图 1。混合密度区 1 2例 ,等密度区 9例 ,略均匀低密度区 4例…  相似文献   

2.
髓母细胞瘤的术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母细胞瘤是多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 3岁~ 10岁 ,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15 %~ 2 0 % ,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为探讨提高髓母细胞瘤疗效的方法 ,现就我院 1978年 5月—1995年 5月收治的 35例髓母细胞瘤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由其他医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1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其中5例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6例仅接受单次伽玛刀治疗.伽玛刀共照射治疗35个肿瘤,边缘剂量13Gy~20Gy,中心剂量31.1Gy~42.5Gy.术后定期复查头部增强磁共振扫描,记录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全部随访至肿瘤复发.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平均复发时间为11.2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0.9%和72.5%.3例患者(75%,3/4)伽玛刀治疗后运动障碍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未观察到与伽玛刀治疗相关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出现.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胶质母细胞瘤近期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轻微,是有效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颅凹占位性病变CT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1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后颅凹占位病变病例,其中肿瘤114例,囊肿3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小脑桥脑角好发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往往有四脑室侧移和后移。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占82.4%,可引起四脑室前移。四脑室好发室管膜瘤,占80%,引起四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好发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多胶母细胞瘤、转移瘤,往往引起四脑室侧移及前移。后颅凹各种占位性病变都有CT影像学特征。可依据症状,与四脑室之间的关系,多可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本文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9.7%。定位诊断准确率提高,可进一步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例1 男,58岁,因间歇头痛1月伴呕吐3天行头部CT检查,发现颅内占位病变,行脑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组织,转移癌可能性大;全身检查未找到原发灶。开颅术后1月余患者出现胸闷症状,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后段一0.3cm×0.5cm肿物,行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结阳性。术后未放化疗。肺切除术后21月复诊时发现双肺播散转移,1月后死亡。例2 女,51岁,因咳嗽、发热1周入院,胸部X线片见右肺下叶基底段肺不张影,痰中查到腺癌细胞,头部CT发现颅内占位病变,诊断肺癌伴脑转移。遂去外地医院行头部X刀治疗,颅内病变…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恶性的胚胎性神经上皮肿瘤,成人则较为少见。本文总结报道成人髓母细胞瘤的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的11例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措施并进行随访。结果:11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小脑功能受损症状。均行MR检查,位于小脑蚓部4例,小脑半球4例,小脑蚓部+小脑半球2例,桥小脑角1例。表现为T1低或稍低信号,T2和水抑制多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肿瘤不均匀中度强化。行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病灶局部加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化疗6例,行头颅病灶局部放射治疗1例。7例患者获术后定期MR检查、随访1~8年,3例失访,1例术后放弃治疗出院。术后MR复查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原位复发并脊髓转移2例。术后2年生存率100%,5年生存率50%。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及放射学特点与儿童髓母细胞瘤有许多不同点,诊断相对困难,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农民。曾于1980年3月因突发头痛、意识障碍,门诊以“自发性颅内血肿”收住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左颞深部脑动静脉畸形,但因部位深解剖关系不清未能切除。术后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自1984年起又开始出现上述症状,经对症处理无效,至1997年9月再次住院。入院后行头CT检查,因病变广泛且部位深无法手术切除。脑血管造影显示巨大动静脉畸形,供血较多,且双动脉供血。因此栓塞疗法危险很大并且疗效不佳,故到本科要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重建病变体积为100.…  相似文献   

8.
李廷 《现代肿瘤医学》2005,13(6):794-795
目的探讨CT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髓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93例患者全部行CT检查,其中65例经MRI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髓母细胞瘤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88%),且肿瘤位于小脑蚓部,成人则常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肿瘤血运较丰富,可有囊变、坏死(25%),偶有钙化(7%).其影像学特点是肿瘤呈高或略高密度肿块影,有中等度较均一增强,有8%增强不显著.结论髓母细胞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特点及次全切除术后的综合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手术完全切除的38例(手术组)及手术切除有残灶、术后辅以放疗的25例(综合治疗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和疗效总结。主要临床症状为颅内压增高(35例)、小脑机能障碍(20例)及颅神经损害(8例)。52例病灶位于小脑,肿瘤病理组织学特点由毛细血管网和间质细胞构成。结果 综合治疗组5例复发,4例死于复发,22例非脑干区术后残留肿瘤照射剂量50~55Gy;其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和89%。手术组6例复发,3例死于复发;其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5%、79%。结论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成人小脑部位,术后有残留者辅以放疗可能会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恶性度较高的肿瘤,转移早,预后差,虽采用综合疗法,但生存率很低。我们对1例晚期患儿采用手术切除并作术中放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患儿,女,4岁。入院前3个月因四肢无力及低热在多家医院就诊,后经骨髓穿刺检查,发现骨髓内有转移性神经母细胞,CT检查发现右肾上腺有一边界尚清实质性包块,查24小时尿VMA为72.4mg,诊断为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并骨髓转移(Ⅳ期)。经外地医院治疗,检查证实为上述疾病。采用OPEC化疗方案进行治疗:O(长春新硷)1.2mg/日,用1天;P(顺铂)5…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27岁.2005年或头晕、恶心和呕吐1个月,发现小脑占位病变,考虑髓母细胞瘤.于2005-10初入我院神经外科,于2005-10-25行颅后窝开颅小脑髓母细胞瘤切除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症状好转,术后病理示髓母细胞瘤(图1A).术后行头部伽玛刀治疗.此后病情平稳.2008-07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乏力,进而出现右腿乏力进行性加重,复查MR检查提示,胸5、胸9~11、骶1~2椎管内多发转移瘤.遂于2008 10-27行胸9~11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髓母细胞瘤.术后腰部疼痛好转,右腿乏力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及局部残留肿瘤放疗.  相似文献   

12.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实体肿瘤,有65~75%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或腹膜后。确定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及其扩散范围,大多数采用CT 检查,很少采用超声检查。本文介绍超声检查神经母细胞瘤的图象、诊断标准和处理。材料和方法1975~1981年用超声检查了21例在C.S.Mott 儿童医院治疗的神经母细胞瘤病人。使用手臂或静止B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和机械实时扇扫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14例在治疗前检查,7例治疗后检查,诊断经肿瘤活检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病人为1~5岁儿童,15例确诊时不满2岁,6  相似文献   

13.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影像与临床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李志远,党介一颅内蛛网膜囊肿系颅内少见的占位性病变,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一种良性病变。本病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经CT检查多可确定诊断(1)。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和...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王青马祥兴*赵福君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个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1岁。因颅内星形细胞瘤切除术+放射治疗后5年,发现左颈部肿块5个月,于1995年2月入院。既往史:因左下肢乏力2年,左眼视力下降,CT检查示右顶部占位病变,于1989年5月入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顶叶,中央沟后,分块切除约7c...  相似文献   

16.
詹怀义  叶建平  李鸣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0):775-776,780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8~2005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4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的好发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在小脑,多为囊结节型。本组所有患者的囊壁瘤结节和实质型肿瘤被完全切除。结论: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MRI对囊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选择,彻底切除肿瘤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34例儿童和成人(年在26岁以下)颅内髓母细胞瘤。其中儿童26例,占同年龄儿童颅内肿瘤的28.3%,占儿童幕下肿瘤的48.1%。临床表现有1.颅内压增高,如头痛(90.6%)、呕吐(84.5%)、视乳头水肿(84.3%)。2.出现小脑体征的占75%。25例脑室造影均能明确诊断病变部位。在治疗上肿瘤全切除者15例(44.1%),大部切除10例(29.4%),部分切除者8例(23.5%)。手术生存29例(85.2%),死亡5例(14.7%)。经随访的12例中,出院后1及6个月死亡各3例,9个月死亡1例。 虽然肿瘤对放疗敏感,但术前不应使用放疗和化疗,用髓母细胞瘤仅74.4%发生在蚓部。我们认为对于这种肿瘤,应全部切除瘤体为宜,并使硬脑膜开放。这样能使减压充分,脑脊液通畅。术后适当加用放疗和化疗可进一步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3岁,间断性头痛3个月,加重半天,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每日1—2次,持续约1分钟,自感行走不稳,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黑蒙及耳鸣等症状伴随。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颅CT及MRI检查诊断为左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未做其他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足月顺产,其哥哥曾患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及提高髓母细胞瘤治愈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7年2月~1997年2月我院用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方法治疗了61例病例,儿童50例,中位年龄4.5岁(1~12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成人11例,中位年龄19岁(13~36岁),男性4例,女性7例。完全切除肿瘤有8例,部分切除肿瘤有3例。所有病人都采用全颅全脊髓分野照射。全依照射30~35Gy,后颅窝局部增量20~25Gy。成人每次照射剂量为1.8~2Gy,儿童每次照射剂量为1.6~1.8Gy。儿童病人都采用联合用药,成人病人主要应用VM26+CDDP+CCNU。结果儿童髓母细胞瘤病人放疗结束时CT片检查均发现肿瘤有明显退缩约50%,但无一例完全退缩。经过化疗后CT片复查发现肿瘤退缩不明显,生存期为3个月~7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成人髓母细胞瘤放疗后肿病退缩没有像儿童髓母细胞瘤那么明显,几乎没有改变。放疗后CT片有肿瘤存在的3例病人平均生存期为1年。CT片无肿瘤的8例病人均存活5年以上。结论髓母细胞瘤对放射线仅有部分敏感性。有一部分髓母细胞瘤细胞对放射线具有抵抗性。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3岁,间断性头痛3个月,加重半天,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每日1-2次,持续约1分钟,自感行走不稳,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黑蒙及耳鸣等症状伴随.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颅CT及MRI检查诊断为左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未做其他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足月顺产,其哥哥曾患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