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辨察证俱,班格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温病的病因为六淫温邪,温病过程中由于四时不同温热之邪的作用,其出血见证有两类临床征象:即出血和瘀血。温病出血往往由于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或损伤肌络、血从外溢;或损伤田络、血从上浇;或损伤阴络、血从下溢,从而可见肌肤发斑、吐、扭、便、尿血等见证。而在热邪迫血妄行的同时,必然造成瘀血的形成。首先因热邪灼伤血络,血液外溢,势必使离经之血成为瘀血,郁阻脉外,进而由于脉外瘀血对血道的压迫,使血行受阻,运行失畅,郁阻不通而再形成脉内瘀血.故出血本身就意味着瘀血的产生,而瘀血的…  相似文献   

2.
2 湿热病——三焦辩证 三焦辨证是根据湿热邪气伤人之后在发展变化中上下相传的待点,结合所伤害的脏腑部位划分的。同时又标志着湿热病初、中、末三个阶段。因此三焦辨证不仅是湿热病发展中三类证候类型的概括,而且标明了这三类证候之间由上到下,向纵深发展的有机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2.1 上焦湿热:上焦湿热是湿热病初起阶段,一般热象不甚明显,重点在于湿。其来路有二:或因湿热邪气相结合侵袭人体,或因感受湿邪,久则郁而化热,渐成湿热之证。湿热邪气在上焦侵袭于肺,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障碍,卫外功能失常,而出现卫气同病。症见发热恶寒,身热不扬,头痛重胀,周身沉重,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或见大便溏滞、小便黄少,舌苔白腻、脉濡。治宜宣化湿热。方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上焦湿热的另一种特殊情况是,因湿热  相似文献   

3.
温病的辨治,祖国医学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著名医家叶天士、吴鞠通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使温病的辨证论治基本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然而,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对于温热病治疗确实具有指导意义,但对于湿热病的治疗指导意义不大,因为湿热病以伤阳为主,湿热未化燥化火之前,它很少伤阴而出现营血分证。同时,湿热病初起,在卫气界限往往不明显;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虽然对温热病和湿热病的辨证论治均作了详细论述,但它以三焦为纲,以病名为目,把卫气营血辩证穿插于三焦辩证之中,却使两类辩证纲领纵横交错、混淆不清,让人难以掌握。从临床实  相似文献   

4.
5.
血瘀 ,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 ,其对温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但其辨治方法却与内科杂病之血瘀辨治有所不同。故针对温病血瘀的形成原因、辨别要点、血瘀对温病转归的影响 ,以及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四、主要治法的运用《温病学》中每一温病的各种治疗方法都须了解,但掌握时宜抓住重点。另,风温、春温、暑温、秋燥等病机演变虽各有其特性,但亦有其共同的发展规律,在其病变过程中每可出现相同的证候,特别是邪在阳明、邪入营血、闭窍、动风  相似文献   

7.
三、治疗原则湿温、伏暑与暑温夹湿,因多具湿热性质,所以其总的治疗原则是,既要泄热,又须化湿。由于湿温、伏暑、暑温夹湿的发生、发展规律各有不同,因而其相应的治则也就各有特点。湿温是湿热相合之邪为病,故其治疗原則应重在分解湿热,使湿  相似文献   

8.
温病是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势急、发展快、变化多,临床症状表现错综复杂。若治疗不当,轻则病程迁延,重则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治疗温病尤当慎重。本文仅就其治疗禁忌,作一简要介绍。1 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1.1 忌辛温发汗:温热病是感受温热性质的邪气所致的温病。温(热)为阳邪,最易耗伤阴液,其与伤寒外感寒邪截然不同。其初起邪在卫分,多表现为无汗或少汗,这是由于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所致,治当辛凉透表。吴鞠通所云“辛凉清解之法,用意非在发汗,而在清透热邪,邪祛则营卫通,通则汗出而病愈”,叶天士所云“在卫汗之可也”,亦即此意。若无汗  相似文献   

9.
(六) 息风法是平息内风、制止痉厥的治疗方法,具有凉肝息风或滋阴息风的作用。凉肝息风适用于热盛动风证,属干清法;滋阴息风适用于阴虚风动证,属于补法。 1.凉肝息风 (l)概念:用清热凉肝之品以息风止痉。 (2)适应范围:温病牙吓热亢盛,引动肝  相似文献   

10.
考虑管壁对气粉两相流的摩擦阻力作用和壅塞现象建立了等截机摩擦管中气粉流的数学模型,并用马赫数检验法确定了临界管长,对不同的粉气比λ=0-0.9,进行了气粉流行为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等截面摩擦管的临界管长随粉气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血瘀理论始于《内经》,书中虽无血瘀之名,然有“血凝涩”、“脉不通”、“血著”等记载,但都是限于对寒凝致瘀的认识。直至《伤寒论》中提出外感热病热瘀结于下焦的蓄血证后.各医家才开始重视温病血瘀理论的研究。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对温病血瘀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说源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日趋完善于明清。近代医家叶天士、吴鞠通各有创建,可谓温病之大师。温病内容浩瀚,病发多见,类型繁多,有风温、温热、瘟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除此尚有春温、伏温、寒湿、湿疟、湿痢、暑风、暑厥、大头瘟、蛤蚂瘟等,概括起来不下二十余种,温病名称繁多而杂,对辨证和治疗均有不利。从临床实际出发,为执简驭繁,温病可以概括为温热和湿热两类,其中近而分为风温、春温、暑温、湿温四种,对辨证施治均简单明了,凡属四时温病,均可包函其中。  相似文献   

13.
李剑松 《新中医》1997,29(5):48-49
治咳从血瘀辨证李剑松咳嗽分外感、内伤,其机理不外六淫、七情所致肺不宣降,逆而上行。故治疗上多以宣肺、理气、化痰为法。然对久咳、顽咳则效差。近年来,笔者从血瘀辨治久咳、顽咳,有可喜效验,现录病例如下。例1∶林××,女,24岁,因感冒发热后咳嗽已月余。...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病机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唐旭东 《中医杂志》1998,39(11):687-689
为深入开展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CAG)的研究,笔者曾对80年代以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45首现代验方的用药进行了统计分析,按中药的功效分类整理,药味和频次排在前4名的依次为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化湿化痰药。其中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延胡、莪术、没药、蒲黄、当归、川芎、五灵脂、三棱、乳香、红花等20余种。把现代对于CAG的治疗用药与  相似文献   

15.
温病血瘀实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温病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浆内毒素检测,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热、厥、毒、瘀存在。热、厥、毒皆可致瘀,具有相关性(P<0.05~0.01),揭示了造成温病血瘀的主要原因是热、厥、毒,其病理实质是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17.
支气管哮喘与血瘀关系的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温习文献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哮喘的发病及其剧变与血瘀密切攸关。故往往在辨证方中加入活血化瘀药常能提高疗效,尤其对于哮喘持续状态的抢救,如能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常能顿挫病势、转危为安。因此认为,哮喘与血瘀之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该病的发病规律、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征 《陕西中医》1990,11(9):385-386
<正> 先父张鹏举先生(1916~1988),早年投师于塞北名医张鸿儒,熟读岐黄,临证详诊细察,辨证精当。凡病主张辨证论治,溯本求源,故疗效卓著。此就其治疗四时常见温病的经验简述于下。1.春季温病春月为人体肌肤疏泄之始,若气候不调,极易感受邪气而发病,如叶天士云:“风温者,春月受风”。证见发热恶风、鼻塞头痛,咳嗽,周身不适,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先父多用自拟清热散方:柴胡6克,半夏、僵蚕、芥穗各10克,青蒿、秦艽、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发热甚者加生石膏15克,前胡8克。如高热神昏,面赤肢冷,头痛如劈,谵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温病五大死证的现实意义.指出五大死证基本上概括了温病过程中常见的各种危象,其理论对正确认识、预测诊断温病危急症,仍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中医在外感急性热病危急症的抢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车卫东 《陕西中医》1989,10(7):305-306
<正> 温病血分证血瘀主要是指热入血分后,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不行;也包括热邪迫血妄行,血液瘀积于脉外的病理过程。血瘀作为温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基础,不仅与血分证主症密切相关,而且对血分证的病情轻重和预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温病血分证中血瘀形成的机理,血分证主症与血瘀的关系及活血化瘀药在血分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做一论述,以冀对血瘀在血分证中的地位有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一、血分证病机与血脉瘀滞直接相关血为运行于脉管中的有形物质。热邪深入血分,势必引起血液和脉络的各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